盡管距離首次提出已經兩年之久,但“新基建”今年以來突然成為了熱門詞。而伴隨著新基建的“破土動工”,包括BATH(百度、阿里巴巴、騰訊、華為)在內不少科技公司也開始加大新基建領域的布局。
6月19日,百度宣布未來十年將繼續加大在人工智能、芯片、云計算、數據中心等領域的投入。預計到2030年,百度智能云服務器臺數超過500萬臺。根據市場測算,約等于 3000億人民幣加碼新基建。
百度將云服務器規模擴容到500萬臺,是中國建設算力基礎設施的重要一部分,視頻、在線文娛、在線教育、在線辦公、智慧醫療等領域將會受益。同時,作為數據中心建設的重要一部分,百度的投入有利于推動產業規模化,從整體上降低云計算成本,從而降低企業上云的門檻、提高使用AI技術的積極性,加快各行各業產業智能化進程。市場認為,百度為新基建相當于投資3000億人民幣,還能夠起到拉動上下游產業鏈發展,間接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作用。
而此前,百度還首次公布其AI新基建版圖。
阿里則在今年4月宣布未來三年布局包括云操作系統、服務器、芯片等在內的新技術、新基建;5月,騰訊同樣宣布將加碼新基建布局,并隨后首次公布AI新基建“一云三平臺”架構。華為則持續在5G、云、AI、工業互聯網、數據中心等領域發力,參與新基建建設。
巨頭混戰下,新基建格局初顯。那么接下來,它又將如何進一步演變?它的致勝要素是什么?
搶灘新基建
目前,新基建主要涉及一些高科技領域,如以5G、物聯網、人工智能、云計算、數據中心等在內的信息基礎設施,以深度應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支撐傳統基礎設施轉型升級的融合基礎設施,以及支撐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產品研制的創新基礎設施。
風口之下,包括BATH在內的科技巨頭們也早有所動。不過從目前來看,各家也有自己的側重點。
百度早在2010年就開始人工智能技術布局,2012年宣布將成立深度學習研究院,后陸續發布百度大腦和阿波羅計劃、推出AI芯片等,可謂開啟國內人工智能領域的先河。
如今,百度正在依托包括百度大腦、飛槳、智能云、芯片、數據中心等在內的新型AI技術基礎設施,推動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智慧金融、智慧能源、智慧醫療、工業互聯網和智能制造等領域實現產業智能化升級,目標直指中國新基建AI服務最大提供商。
阿里巴巴則以阿里云為起點和支撐。2017年,阿里巴巴成立達摩院,宣布致力于探索科學未知,同年推出結合城市管理、工業優化等全局能力為一體的ET城市大腦,2018年成立平頭哥半導體有限公司并于次年推出玄鐵910及含光800AI芯片,但阿里的優勢和著力點依然在云計算業務上。
騰訊目前的新基建布局同樣從自身擅長的社交領域出發,推出騰訊云、騰訊會議、企業微信等產品。不過近日騰訊亦宣布將加大投資,并提出包括騰訊云、算法平臺、服務平臺及開放平臺的“一云三平臺”架構。
華為的出身是網絡設備商,因此在布局新基建的時候更偏重在5G端,包括參與制定5G標準、供應5G模組設備等。同時,華為提出新基建的核心是建設數字基礎設施,其亦推出鯤鵬、昇騰等計算芯片,在數字生態上均有布局。
“國內幾家互聯網巨頭在數字化轉型方面也都各有布局,但側重點各有不同,”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研究院副院長邱瓊表示,“從未來走勢看,這幾家互聯網巨頭都各有優勢,同時各有側重,不論最終誰為贏家,但贏家一定是能解決好技術與業務的協同歸一化問題。”
落地成熟期?
新基建無疑將帶動巨大的投資。
賽迪研究院電子信息研究所《“新基建”發展白皮書》對新基建相關領域帶動的投資進行了估算。其中,預計2025年5G全產業鏈相關投資將超過5萬億元,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4000億元,工業互聯網帶動相關投資超萬億元。此外,到2022年,大數據中心將帶動相關投資超3.5億元。
投資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產業成熟度的問題,它也決定了巨頭解決“技術與業務協同歸一化”的贏面。何謂技術與業務協同歸一化?“也就是說數據產業鏈和產業價值鏈能實現良好耦合,最后形成新的經濟形態。”邱瓊指出。
經歷了數次起伏、近年來開始提速的人工智能,無疑將成為更容易落地的領域。早在去年,便有多位業內人士在公開場合判斷,人工智能已進入應用落地期,相關應用場景也正在加速落地。
無疑,百度正是這一協同過程非常好的觀察樣本,隨著今年以來新基建的提出,百度也形成了自身的AI新基建版圖。
“未來十年,智能經濟將成為中國經濟的新標簽。而新基建則是讓智能經濟火箭加速升空的燃料艙。”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指出,“新型的AI芯片,便捷高效的云服務,各種應用開發平臺、開放的深度學習框架、通用人工智能算法等,正在成為這個時代新的基礎設施,推進千行百業的智能化轉型。”
據百度方面介紹,目前百度大腦對外開放250多項領先 AI能力,開發者數量超過190萬,日均調用量突破1萬億次,語音、人臉、NLP、OCR調用量國內領先;百度自主研發,也是國內首個開源開放、技術領先、功能完備的產業級深度學習平臺飛槳,目前服務企業8.4萬家,發布了超過23萬個模型數量。
百度智能云數據中心則覆蓋10個地區,擁有100T級別帶寬近千個邊緣節點,位于國內公有云第一陣營。6月19日,百度宣布加大新基建投入,預計到2030年百度智能云服務器臺數超過500萬臺。這意味著百度的數據中心能夠提供更加強大的計算能力,是當今全球可統計的top500超級計算機算力總和的7倍。
此外,百度還推出國內自主研發的AI芯片昆侖和鴻鵠,并在前沿技術布局上推出云上量子脈沖系統、核心自主可控的百度超級鏈XuperChain等。
而這些底層技術布局的目的,都是為了落地。據介紹,百度的AI技術目前已在智能交通、智慧金融、智能客服與營銷、智慧醫療、智能汽車、智慧能源、智能制造等領域進行應用。
在新基建重要的融合基礎設施——智能交通方面,百度Apollo依托百度領先的AI能力,接連中標重慶、合肥、陽泉等地車路協同新基建項目,Apollo Robotaxi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也已在長沙全面開放試運營。第一季度,知名研究公司Navigant Research將百度Apollo列為全球四大自動駕駛領域領導者之一。
百度智慧城市則已經逐漸落地北京海淀、重慶、蘇州等城市,成為新一代城市智能基礎設施,讓城市變得更智慧。例如,北京市朝陽區早在前幾年便與百度合作建設依托于百度智能云技術開發的智慧朝陽城市管理系統,城市管理者可借此理解城市布局與產業發展,并基于技術手段給出相應的治理方案。
“對于百度而言,我們既是AI基礎設施建設者,也是AI技術及應用創新引領者和推動者。”百度CTO王海峰表示,“以百度大腦、飛槳、智能云等為代表的AI平臺,已經成為智能時代的重要基礎設施,正在幫助國家社會發展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同步提升。”
但不光是百度,其他巨頭的布局也同樣值得關注和分析。目前,阿里巴巴旗下的達摩院XG實驗室、平頭哥半導體有限公司等的最新研究成果將率先應用在阿里云下一代數據中心,包括“飛天”云操作系統、“含光800”芯片、“神龍”服務器、高性能低延時網絡、大計算系統集群等核心自研技術,將在云數據中心大規模部署。
在人工智能領域,騰訊則建立了優圖實驗室、AI Lab、微信人工智能實驗室等多個AI實驗室。華為則依靠5G領域的絕對優勢,向芯片、AI、云等技術能力延伸。
應用前瞻
互聯網企業豐富多樣的商業模式,為AI新基建應用場景落地提供了更多可能。尤其是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多家公司技術應用落地表現突出。
今年2月17日,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教育部“國家中小學網絡云平臺”正式開通。它也是面向全國近1.8億中小學生、1千萬老師的居家學習平臺,免費供全國各地小初高師生使用。鮮為人知的是,這一平臺運行在百度智能云上。這也意味著,突如其來的疫情令百度成為保證“停課不停學”的主力軍。
據了解,百度在接到需求的第一時間,迅速組建了重大專項保障團隊,包括十多個產研團隊,連夜部署,僅用七天時間就完成大量基礎云資源準備和調試工作,確保國家中小學網絡云平臺在2月17日正式上線。
疫情期間除了“停課不停學”保障外,百度的AI技術還落地在方方面面。比如,百度智能外呼平臺可提供流動人員排查、本地居民排查及回訪、特定人群通知三大場景的外呼服務,在多個城市及地區投入使用,截止4月,外呼總量達500萬次;百度AI測溫方案在多個火車站、機場等公共場所落地,其非接觸、可靠、高效且無感知的方式快速測量體驗,能夠實現人流密集處的快速篩選。
阿里巴巴達摩院則聯合阿里云,針對新冠肺炎臨床診斷研發了一套全新AI診斷技術,可對新冠疑似案例CT影像做出判讀,分析結果準確率達到96%,時間不超過20秒,大幅提升診斷效率。
不僅是疫情期間,技術應用的落地也在其他很多領域落地開花。如騰訊云AI與華星光電合作,在制造液晶面板的檢測環節利用AI代替人工,將檢測環節的效率提高了5倍至10倍。
而百度的AI技術也在包括智能交通、智能汽車、智慧金融、智慧城市、智慧能源、智能制造等多個領域落地。
從各大巨頭進入的領域可以看到,盡管大家都在新基建這一賽場上競爭,但細分賽道卻是大不相同,百度憑借人工智能的搶跑優勢及多年積累,AI新基建無出其右,從底層到應用層均有全面布局,阿里專注發力云計算,以此進行延展布局,騰訊更偏重自身業務所在的應用領域,華為則以5G為起點進行發力,新基建的人工智能領域很難構成完全競爭關系。
“各家在自身所處領域提供人工智能能力輸出,結合自身優勢給出相應的解決方案,”有業內分析人士指出,“但最終還是需要看各家具體的落地情況。”
責任編輯:gt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0936瀏覽量
424672 -
云計算
+關注
關注
39文章
7837瀏覽量
137540 -
百度
+關注
關注
9文章
2272瀏覽量
90488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2文章
47409瀏覽量
23892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