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在登陸科創板時,往往要面臨專利無效或專利侵權訴訟等糾紛,IPO可能因此被迫終止。在登陸科創板失敗的企業中,約有50%是由于知識產權問題導致失利的,因此知識產權問題是企業登錄科創板的面臨的主要風險之一。AI技術在知識產權領域的應用潛力非常大。利用AI技術,可以高效地實現全覆蓋的知識產權風險識別,并建立核心技術、專利保護、主要產品和主營業務之間的強關聯性,滿足科創板上市的知識產權和科創屬性要求。近日,墨丘科技CEO黃偉才就科創板頻現的知識產權問題進行了揭秘。全面解析科創板背景、IPO過程中的知識產權風險、IPO知識產權糾紛應對策略、風險預警是積極應對知識產權糾紛的關鍵、服務機構助力企業進行知識產權糾紛應對和風險預警、基于AI的知識產權服務助力企業登錄科創板等六大部分,為科創企業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做好充足準備。
一、科創板背景
科創板作為面向科技創新型企業的注冊制證券板塊,具有科創屬性和信息披露雙重屬性。科創板的定位決定了它主要服務于符合國家戰略、具有關鍵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科創”企業。2020年3月,中國證監會制定的《科創屬性評價指引(試行)》規范了在科創板上市企業必須具有的科創屬性,其中對知識產權尤其是發明專利的數量以及對主營業務的關聯性有了明確的要求。另外,早在2006年業已公布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管理辦法》規定:發行人不得有下列影響持續盈利能力的情形,其中包括“發行人在用的商標、專利、專有技術以及特許經營權等重要資產或技術的取得或者使用存在重大不利變化的風險。”
在科創屬性和重大知識產權風險信息披露的要求下,知識產權糾紛成了影響企業順利IPO的知識產權關鍵問題。知識產權風險防范一般包括風險識別和風險控制兩個主要步驟。面對大量的存在潛在侵權風險的知識產權,企業自己或通過外部知識產權服務機構需要逐一分析并識別出高風險專利,然后再對高風險專利進行風險控制。知識產權風險防范工作效率低、成本高。因此,高效地進行知識產權風險防范是企業順利登陸科創板的關鍵。
本文將介紹基于專利大數據分析和AI技術提升企業專利風險防范能力的一些思考和實踐。
二、IPO過程中的知識產權風險
企業在IPO過程中非常容易受到競爭對手或非實施主體(NPE,Non-Practicing Entities)發起的知識產權訴訟狙擊。截止2020年5月25日,有29家企業終止科創板IPO申請,因知識產權原因終止的為15家,占比超過50%。比如,因受到重慶金山科技發起的8件專利侵權指控,2019年11月安翰科技主動撤回科創板IPO申請。
IPO過程中知識產權訴訟多發,主要有如下原因:
1.企業有可能通過IPO獲得更多的競爭優勢,因此競爭對手竭力通過知識產權訴訟的方式阻止企業IPO成功;
2.利用企業急于解決知識產權訴訟的需要,通過知識產權訴訟獲得更多的經濟收益。如果企業未能在規定時間內消除可能帶來重大不利影響的知識產權訴訟,IPO可能被迫中止。企業有可能為了盡快解決知識產權訴訟而付出額外的訴訟和解費用,起訴方可以獲得最大的經濟利益。
IPO過程中發生的知識產權訴訟主要包括專利侵權訴訟、商標權權屬訴訟、商標侵權訴訟、侵犯商業秘密、知識產權無效、知識產權權屬糾紛等,其中尤以專利侵權訴訟為多見。
要完全避免知識產權訴訟既不必要也不可能。一旦遇上知識產權訴訟,首先要及時開展積極的應對。更重要的是在IPO申請啟動前至少1-2年就應該開展知識產權風險防范工作。如果知識產權風險防范工作做得足夠充分,可以顯著降低惡意知識產權訴訟風險發生的概率;即使真的發生了知識產權訴訟,因為事先做了風險防范措施,訴訟給企業帶來的影響也完全可控,對企業IPO的負面影響可以控制到最小。
三、IPO知識產權糾紛應對策略
存在專利糾紛等知識產權問題,并不一定會影響沖擊“科創板”。敏芯微科創板IPO上會審議原定于4月30日,但由于其與歌爾股份之間的專利訴訟案件,被科創板上市委員會取消審議其上市申請。但由于專利訴訟糾紛應對得當,6月2日,科創板股票上市委員會通過了蘇州敏芯微電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敏芯微”)的IPO申請,敏芯微科創板IPO最終有驚無險地得以通過。其中主要的原因包括,涉訴專利以實用新型為主穩定性不足,2019年7月侵權訴訟涉及的歌爾的3項專利已經被整體無效或核心權利要求被無效,其中一項訴訟歌爾已主動撤訴。因此科創板上市委有理由相信其構成侵權的可能性非常。
最關鍵的一點是要想辦法證明“發行人在用的商標、專利、專有技術以及特許經營權等重要資產或技術的取得或者使用存在重大不利變化的風險”不存在或影響不大。如果擬上市企業已經存在專利等知識產權問題,采取知識產權風險預警等戰略性舉措就已經來不及了,因此只能果斷采取被動應對措施,具體的措施包括:
1.降低被訴負面影響。一般可以采取風險聲明、實控人承諾、風險剝離等手段在第一時間降低知識產權訴訟對IPO造成的影響。比如,通過數據說明無論訴訟結果如何,對發行人的財務狀況和持續經營能力影響都較小;再比如,實控人或其他股東承諾承擔因訴訟造成的一切直接經濟訴訟,降低訴訟對業經營的影響;再比如,迅速切割涉嫌侵權的產品或業務,起到棄卒保車的作用。但訴訟風險聲明或風險承擔承諾并非萬能。比如,晶豐明源因為競爭對手發起的專利訴訟, 實際控制人做了訴訟損失風險的補償承諾,但仍然被上交所臨時決議取消審議,成為科創板第一家被取消審核IPO的企業。
2.對涉案知識產權進行無效或異議。針對涉案專利或商標進行高強度的無效或異議,這幾乎是知識產權糾紛發生之后的必然選擇。為提高無效或異議的效率,建議一次性委托2-4家甚至更多服務機構并行工作,爭取一次成功。比如,公牛電器在A股上市過程中受到通領科技的專利侵權起訴,IPO被迫中止。但隨著公牛電器成功地對無效了通領科技涉案專利,公牛電器IPO得以重啟并最終順利登陸A股。上面提到的晶豐明源被取消IPO申請的第二天,涉案專利就被宣告無效了,為后來重啟IPO提供了基礎。
3.不侵權或不視為侵權抗辯。不侵權抗辯的理由包括:被控侵權產品/方法不落入專利保護范圍、先用權、專利權用盡等。 2017年5月,因專利訴訟,“共享單車第一股”永安行在路演前夕宣布暫緩IPO發行。直到2017年6月7日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法庭做出不侵權判決,隨后永安行重啟IPO。企業在被訴后,一般都會進行不侵權抗辯。然而由于法院判決結果具有不確定性,而且持續時間很長,給企業IPO進程帶來很大的不確定性。
4.發起反訴或尋求和解。利用自己的知識產權或購買第三方知識產權對競爭對手發起強有力的反訴,并擇機尋找和解的機會。但反訴是雙刃劍,有可能應發雙方曠日持久的知識產權糾紛。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也可以跟起訴方進行知識產權使用許可談判,盡快消除訴訟對IPO的影響。
四、風險預警是積極應對知識產權糾紛的關鍵
與不侵權抗辯等事后應對措施相比,在企業IPO之前1-2年提前開展知識產權風險防范是企業應對潛在的知識產權糾紛更有效的手段。知識產權風險排查和控制一般是結合企業IPO或產品出海的需要,針對特定的產品和地域進行,主要圍繞侵權風險進行。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風險識別和風險控制。主要步驟如下:
1. 產品技術特征分解。利用反向工程,或結合產品說明書,對目標產品進行技術拆解,梳理出包括外觀、結構設計、電路、控制等方面的技術特征,把有可能存在知識產權侵權風險的要素完整地列舉出來。
2. 知識產權篩查和風險識別。圍繞所拆解的產品技術特征,將相關行業的所有相關知識產權進行統一篩查,并識別其中存在較高侵權風險的知識產權。其中尤其要關注直接競爭對手和NPE的知識產權。這里涉及的知識產權主要包括商標和專利。
3. 知識產權風險控制。針對對所識別出來具有較高侵權風險的專利,可以采取如下三種措施。針對未授權專利,可以提交第三方公眾意見;針對已授權威脅專利,進行穩定性分析,提前準備好無效材料;針對已授權威脅專利,無效前景較差,可以考慮規避設計。規避設計是為了避免產品侵權,有意識地采用替代技術方案,繞開某些關鍵專利技術的掣肘,需要產品研發部門的配合。針對所識別出來具有較高侵權風險的商標,可以提出商標異議申請。對于已經面臨知識產權擁有人發起警告或威脅的,還可以考慮主動發起不侵權確認訴訟。
有效的風險預警和風險控制有三個要求:快速、準確、全面。快速就是在較短的時間內識別風險并迅速采取風險控制措施;準確就是風險識別要精確,風險控制針對主要風險進行,不在無關知識產權上投入太多不必要的資源;全面是專利風險篩查無重大遺漏,尤其是針對競爭對手和NPE(非專利實施主體),要盡量做到全覆蓋。一個企業如果處于專利密集型行業,那么它所面臨的具有侵權風險的知識產權種類和數量將是非常可觀的,比如一部智能手機就可能涉及到數十萬項目相關專利。要在大量的專利中識別高風險專利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控制專利風險,其工作量、對技術要求、投入的成本將是非常高的。
因此,如何在成本可控的前提下提高知識產權風險排查的覆蓋率和風險控制的有效性是企業知識產權風險預警的難點。
五、服務機構助力企業進行知識產權糾紛應對和風險預警
科創板是國內乃至全球范圍內第一個對知識產權尤其是專利提出明確要求的板塊,對提升擬IPO企業,乃至全國所有科創企業對知識產權的認識起到非常重要的意義,促使他們投入更多資金布局高價值或高質量知識產權,反過來也能從高價值或高質量知識產權中獲得受益,對整個中國的知識產權質量和知識產權運營水平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這對于優秀的知識產權服務機構而言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機會。
企業在準備或正在申請IPO過程中,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可以重點在以下方面幫助企業。
1.通過在先技術檢索等方式幫助企業無效涉案專利。在專利侵權訴訟中,通過專利無效破壞起訴方權利基礎是非常有效的應對手段,其中很重要的工作就是通過檢索到的在先技術以破壞專利的新穎性和創造性。企業在IPO過程中,時間機會成本非常高,因此為了盡快解決專利糾紛,往往可以同時委托多家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并行開展在線技術檢索。
2.通過技術特征比對等手段提供不侵權分析。服務機構通過技術特征比對、標準對應性分析、在先使用證據搜集和分析等工作,為企業做不侵權抗辯提供支持,并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包括不侵權抗辯、許可談判等。值得注意的是,不侵權分析往往不能局限于涉案知識產權,對競爭對手的其它知識產權也需要做一個全面的風險識別篩查,以整體判斷競爭對手是否發起更多的訴訟。也可以對企業自己的專利進行梳理,在第一時間做好競爭對手的侵權證據收集和特征比對材料,并視訴訟進展擇機發起反訴或和解。
3.提前進行知識產權風險預警。如前面所述,知識產權服務機構根據企業產品、主要的生產和銷售地域、主要競爭對手,對相關知識產權進行系統化風險篩查,把其中侵權風險較高的知識產權識別出來,并采取無效、異議、規避設計、不侵權確認等方式把訴訟風險消除在萌芽狀態。
4.提前開展有效的知識產權布局。知識產權布局是降低知識產權訴訟風險最根本的手段。知識產權布局要圍繞產品賣點和技術亮點進行,把主要資源聚焦在能帶來更多主營業務收入的產品賣點上,把保護的重點放在關鍵核心技術上,并保證足夠的前瞻性和系統性。通過這種方式做知識產權布局,既能滿足企業科創板IPO的要求,也能給競爭對手形成強大的威懾力,減少知識產權糾紛對企業IPO的影響。
5.幫助企業建立完善的知識產權管理制度。知識產權管理制度是保證企業穩定、有序、高效開展知識產權工作的基礎。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可以幫助企業完善知識產權管理制度體系,其中包括:企業知識產權激勵制度、基于知識產權的員工績效管理制度、知識產權風險防范制度、專利提案流程規范等。
知識產權糾紛應對和預警服務市場在快速增長之中。全球知識產權運營市場規模達數萬億,以中國為例,每年給國外機構支付的知識產權使用費逆差就達到2000多億。專利布局和專利預警是知識產權運營的基礎服務,即使按交易額的10%計算,也將有數千億的市場規模。然而,我國有數千家知識產權服務機構,但其中具備成熟知識產權糾紛應對和預警服務能力的并不多。
面向準備或正在進行科創IPO的企業,優秀的知識產權糾紛應對和預警服務機構至少需要具備如下條件:
1.有大量的知識產權糾紛處理經驗。其中最好同時具備大量的專利侵權訴訟和專利無效經驗。
2.具有同時精通知識產權法律和技術的團隊。國內很少有具備多年研發經驗的資深技術工程師或研究員進入知識產權服務團隊,服務機構對技術的理解不夠,尤其是在電信、音視頻編解碼、微電子、生物醫藥等技術門檻較高的領域,導致知識產權糾紛應對和預警服務的效果還有待提高。
3.高效的情報挖掘與運用能力。在知識產權無效檢索和風險預警工作中,如何從海量數據中能否快速、準確檢索到有用的在先技術或高風險知識產權非常關鍵,這就要求知識產權服務機構有高效的情報挖掘與運用能力。
4.精通科創板對知識產權的要求并具有系統性知識產權服務能力。科創板提出了對專利數量的最低要求,但要順利IPO這還遠遠不夠。比如,能不能通過專利布局中體現企業核心差異化技術、所布局的專利能否對主營業務起到正向的推動作用?這就需要服務機構能能力提供包括知識產權管理、技術研發、專利布局、風險防范、糾紛應對在內的系統性的知識產權服務。
六、基于AI的知識產權服務助力企業登錄科創板
前面提到,知識產權無效檢索和風險預警工作的關鍵之一就是如何從海量數據中能否快速、準確檢索到有用的在先技術或高風險知識產權。傳統的做法基本都是靠大量的人力,存在效率低、效果不可靠的局限,而大數量的挖掘和運用恰恰是以NLP技術為代表的AI技術所擅長的。例如,為進行有效的在線技術檢索和自主專利風險識別,墨丘科技利用知識圖譜技術,建立產品、技術、專利之間的關聯數據庫,一旦相關專利或商標出現,第一時間觸發風險預警。在下圖中,以在先技術檢索的應用為例,只要輸入“人工智能”,系統自動利用“機器學習”、“人工神經網絡”等下位概念對“人工智能”這個關鍵詞進行了擴展,檢索式的構建就變得非常簡單了。
墨丘還為了創新機會導圖的原理是通過大量的技術分類對某一專題的全部專利進行歸類,可以快速發現較合理的專利布局方向,難點在于如何生成這些數十數百個有意義的技術分類,人工是無法完成的。下圖是SIM技術創新機會導圖,可以看到在有些技術方向上專利布局已經非常密集,而另外一些技術方向仍存在持續創新的機會。
墨丘每年為近30家擬IPO或已經上市的企業提供常態化知識產權布局和預警,為凸顯企業核心技術、保護企業核心技術、第一時間識別并消除知識產權風險起到積極的作用。其中包括OPPO、公牛、拉卡拉、旋極、TCL、康佳等企業。
例如公牛在IPO收到競爭對手專利狙擊后,專門要求墨丘對公牛的其它產品線開展常態化專利預警。墨丘利用AI技術挖掘了數萬件相關專利,從中確定了一組最可能形成侵權風險的專利,并分別采取了有效的風險控制措施。這個預警項目,利用AI技術和人工篩選,基本實現了相關專利的全覆蓋。墨丘為此專利建立了一個常態化專利預警專題庫,完成一次專利風險篩查后,每年針對新增相關專利進行增量風險排查,保持一個常態化專利風險預警的機制,而成本完全在企業可以接受的范圍內。
在電子信息等專利密集型行業,基于AI技術和專家服務的專利風險排查就更加有必要了。高通在2016年上半年曾經向魅族發起了17個國內專利訴訟,并提供了一份1817項無線標準必要專利許可清單。墨丘利用AI技術,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就完成了全部專利的標準對應性分析和專利無效檢索,為魅族最終與高通和解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條件。
魅族利用AI技術支持,每年可以完成數萬項專利分析,為企業應對專利糾紛、開展風險預警、大幅度降低專利許可費用效果是非常顯著的。
(作者:中國知識產權信息聯盟常務理事,發明人、專利布局和運營專家
知識產權AI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墨丘科技CEO黃偉才)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0728瀏覽量
268892 -
魅族
+關注
關注
7文章
2673瀏覽量
45610 -
知識產權
+關注
關注
1文章
79瀏覽量
13542 -
ai技術
+關注
關注
1文章
1266瀏覽量
24287 -
科創板
+關注
關注
4文章
896瀏覽量
2757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