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Zoom在其中文官網上發表聲明,將于8月23日起不再向賬單地址為中國大陸地區的客戶直接銷售新的Zoom服務或升級服務。直銷服務停止后,Zoom將僅提通過合作伙伴銷售的模式。Zoom列出了三家合作伙伴,會暢Bizconf、隨銳矚目以及尚陽Umeet。Zoom聲稱這些合作伙伴的產品中嵌入了Zoom的技術,可以幫助其客戶順利過渡。
而就在8月7日,Zoom中國官網再次發表聲明,稱“中國市場,不會停售,更不會撤離”。但是聲明中再次明確了一點,8月23日之后,Zoom中國代表處將不再直接向中國地區的企業或其他組織出售Zoom賬號。去年9月,zoom國際版客戶端無法登錄,原因可能是因為不合規。中國有明文規定,在境內提供網絡服務的企業或個人,對于運營中收集和產生的個人信息和重要數據,應當在中國境內存儲。
Zoom提供音視頻關鍵技術和SDK,由中國代理商做二次開發,這種類似于“套殼”的產品被代理商“舶來”作為自己的產品品牌,有的代理商甚至對外宣稱擁有核心技術的自主研發產品,靠著“國產自研產品”的身份進入到不少原來ZOOM以“美資身份”難以切入的大客戶領域。但是溯本追源,這些產品的底層技術,至少是部分關鍵技術是由Zoom提供,收益需與Zoom分成。
疫情“黑天鵝”讓Zoom的業務量突飛猛進,也讓其看到了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Zoom加大了在中國市場的直接投入。今年上半年,Zoom在中國成了家喻戶曉的“香餑餑”。好景不長,Zoom在安全性方面接連出現漏洞,五月份甚至被曝“數萬視頻被公開圍觀”。同時,Zoom的“中國血統”也頻遭質疑。
有行業人士分析,迫于美國的輿論和日益嚴格的審查壓力,Zoom現在不得不與中國市場保持距離,這也被認為是時下“無奈”的選擇。實際上Zoom其實是一家非常純粹的美國公司,成立于加利福利亞,總部位于特拉華州,超過一半的員工在美國工作,創始人袁征更是早在2007年就取得了美國國籍,并多次公開強調“Zoom是一家美國公司”。
Zoom由直銷服務轉代理服務,最直接的影響肯定是目前正在使用Zoom的客戶,尤其是對系統穩定性、可靠性要求高的客戶。Zoom聲稱通過三家合作伙伴,也就是此前的代理商模式,能夠幫助其客戶順利過渡,實則不然。由于各代理商的技術水平、產品形態、運營模式等多方面能力的參差不齊,會導致各自對客戶提供的技術開發能力、服務范圍和服務質量難以得到同樣的保障。
同時,對信息安全性要求高的部分客戶,如政府、金融客戶,也會面臨安全方面的壓力。此前,Zoom的產品安全性就備受爭議,而近期有國外的安全研究人員公布了 Zoom的一個新的安全漏洞,通過該漏洞任何人都可以加入受密碼保護的 Zoom會議,六位數字密碼可在幾分鐘內被破解。
近兩年,“自主創新”的概念被越來越多的提及。而在逆全球化趨勢已由經貿領域向科技領域延伸的當下,“自主創新”是我國信息產業的必由之路,亟需建立自主研發生態鏈、擺脫核心技術依賴。對于云視頻通訊企業而言,亦是如此。在中國,云視頻通訊行業已經有了騰訊會議、釘釘、飛書等一批優秀的企業。
短期看,嵌入Zoom產品的三家經銷商會有一段時間的“紅利期”。但是從中長期看,基于Zoom的安全隱患,真正“自主創新”、掌握核心技術的中國科技企業勢必會更加受到市場的青睞。
fqj
-
音視頻
+關注
關注
4文章
478瀏覽量
29896 -
網絡服務
+關注
關注
0文章
42瀏覽量
964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