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最被贊揚的,是其互聯網思維,早期“饑餓營銷”被玩得出神入化,這也給人以小米互聯網公司的印象。
正因為如此,小米常常被人詬病為沒有制造,產品都是通過代工模式制造出來,自身沒有制造實力。當大家都在談智能制造之時,小米很著急,雷軍也很著急,嘗試扭轉人們對其印象。
在剛剛過去的小米十周年慶典中,雷軍不得不將主調切換成智能制造,他在回顧過去的十年時,其實是在給人們強調小米一直都有智能制造,小米的十年,就是其智能制造的十年,為此還把小米工廠搬出來證明。
再炫耀智能制造
8月18日,雷軍在其微博上發布一則消息稱,因新手機需求火爆導致供不應求,其和小米集團總裁王翔、小米集團副總裁曾學忠組隊欲去給工廠幫忙擰螺絲,卻被產線負責人拒絕了,理由是小米智能工廠已經實現了全自動化生產,不需要人工擰螺絲。
不可否認,小米非常擅于玩互聯網,雷軍也是強于制造話題。屢屢被詬病的制造問題,終于隨著小米智能工廠的投產開始轉變。雷軍是否真的要去工廠擰螺絲不得而知,但卻引發了更多人對小米智造工廠及小米手機的關注。
雷軍微博中所指的小米智能工廠位于北京亦莊,是小米用互聯網賦能制造業的產物,總建筑面積1.86萬平方米,投資金額6億元,已經成為全行業領先的智能化“黑燈工廠”,設計年產能達百萬級,大規模使用自動化產線、5G網絡、機器人、大數據等技術。
除作為小米高端旗艦專用生產線,該工廠還在新工藝試制開發、預研項目、標桿標準工藝輸出、自動化裝備研發著重發力;其已于2019年12月31日正式開工,小米10至尊紀念版正是該工廠的首個量產超高端機型。
小米智能制造投入杯水車薪
從該工廠的介紹中我們不難發現,其設計產能僅為百萬級別;而小米自2011年以來,出貨量從27萬臺一路狂漲,至2019年,手機出貨量達到了驚人的1.246億臺,亦莊工廠的產能相對小米當前的產量,連個零頭都不到。
小米手機歷年銷量(來源:小米,OFweek維科網整理)
即便說該工廠專門生產高端機,其產量也很難滿足市場需求,小米9在整個生命周期中的銷量是249萬臺(數據來自安戶);小米10雖然剛出來半年,據知乎上多位網友推測,銷量大約為350萬,都遠遠高于該智能工廠的產能。
如果未來小米要加大高端機型的銷量的話,該工廠也是遠遠無法滿足需求的。因此,該工廠的作用也被諸多行業人士質疑,認為該工廠主要是為小米研發中心小批量生產概念機使用。
另外,從工廠投入看,小米該智能工廠投入為6億元人民幣,對普通人來說,這是一筆非常巨大的投入,但對小米這家全球第五大手機制造商來說,簡直可以忽略不計,要知道,現在的高端裝備,價格動輒幾百萬上千萬,億元級別的設備也不在少數。
要知道三星近年撤離中國轉投越南過程中,僅廠房投入就高達12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840億元;即便是國內的智能制造廠房建設,十億元級別的投資也屢見不鮮。
因此,小米投入的6億元,只能說是試水,遠不能說這是在為小米的制造服務;網友@起個名真費勁 甚至這么說:小米沒有工廠。
否認營銷為王,“饑餓”卻相隨
相較前三位手機大廠,小米歷年研發費用都比較低,2016年小米研發投入為21億元;2019年小米研發投入為75億元,遠不及該年度華為的1317億元(含其他領域投入)、蘋果的16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107億)。
小米研發投入低,與其缺乏智能制造脫不開,沒有產線、廠房等制造環節的牽絆,也沒有在芯片領域的巨額支出(據傳澎湃芯片投入了10億元),小米確實不用在研發上過多的投入,目前亦莊工廠的規模相對于小米的制造需求來說,根本不值一提。
小米歷年研發及營銷費用(來源:小米,作圖:OFweek維科網)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互聯網營銷玩得好,支出的費用也很少。2019年小米營銷支出僅33.55億,遠遠低于蘋果、華為這兩家千億級營銷支出大牛。Morketing研究院今年5月發布的《3C &家電行業2019年營銷花費榜單》顯示,小米營銷支出僅排名23位,是全球排名前四手機大廠中最低的。
不過小米的知名度并不比華為、蘋果、三星低多少,在部分人群中反而最高。小米能以這么低的營銷支出獲得如此高的市場知名度,不得不說小米互聯網營銷做得非常好。
在十周年慶典演講中,小米除了大談智能制造外,也對“饑餓營銷”質疑進行了側面回應,在反駁“說我們小米不懂研發,只靠營銷”時說:“我做了幾十年研發”。
不可否認,小米確實通過自己的開發,將高大上智能手機做成了千元機甚至百元機,讓中國百姓對智能機觸手可及。
但縱觀其一路走來的營銷套路,始終逃不出“饑餓營銷”的影子,起步時如此,小米9推出時也是這樣;現在的小米10,雷軍直接用“因市場火爆到需要他帶領高管擰螺絲”在互聯網上推助一把,說白了,還是陷入“饑餓營銷”的循環中。
在網友cat maomao看來,缺貨依舊是小米的慣用套路,不值得相信。
5%背后卻是拋棄制造業
小米口碑好,一大原因就是物美價廉,小米手機在同等性能產品中有價格優勢,率先建立中國一流手機品牌之路;雷軍更是在2018年鄭重做出硬件利潤率不高于5%的承諾。小米依靠互聯網營銷模式,可以大大縮減常規渠道的營銷支出;良好的供應鏈管理也大大壓縮了制造環節的成本投入等確實讓小米有此底氣。
所不知的是,在中國包括華為、OPPO、vivo在內硬件利潤率超過5%的企業鳳毛麟角,小米只是說出了一個難以實現的真實情況而已;它沒告知公眾的是,小米互聯網服務業務營收凈利潤率高達40%這一事實。
兩相比較,一個天上,一個地下。硬件利潤這么低,小米也就失去了對制造業的興趣。如果跨入生產環節,小米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與資金,這有可能會讓小米的互聯網優勢失去鋒芒。
再者,如果小米真的全身心進入制造環節并實現了智能制造,那么小米將可以把富士康、英華達賺取的利潤扣除下來,甚至會延長到芯片制造環節,那么小米可節省下來的費用將會大幅上升,所能賺取的硬件利潤也將遠不止5%,雖然能讓消費者獲益,但不符合小米“硬件利潤率不高于5%”的承諾。
如果將利潤空間降至5%以內,那么小米在制造環節的投入相當于白干,不符合小米作為一家商業公司的本性。
種種原因,使得小米在制造環節上并不是很上心,5%的承諾結合當時背景也不過是為上市做背書而已。
而從小米將亦莊智慧工廠定性于“高端機制造+新工藝試制開發、預研項目、標桿標準工藝輸出、自動化裝備研發著重發力”,可以看出小米更多的是把該工廠當成實驗室,用于降低研發成本。如果是這樣一個定位,那么6億元的投入還算是合理的。
做局生態,小米不缺制造之心
不過,小米不癡迷制造,不等于說小米不想做制造。
目前小米已經在開始推進二期工廠的建設,從已透露信息看,小米二期工廠同樣是要打造成為智慧工廠,繼續延續高端自動化之路。
從這可以看出,小米心存從制造環節分一杯羹的念頭;而支撐小米不放棄智能制造的,正是其布局的生態鏈。
截至2020年,小米生態鏈企業超過200家,年營收超過300億元,小米AIoT也成為了全球最廣泛的物聯網平臺,每年創新設計的產品、推向市場的產品數以億計,如此龐大的產業鏈,每年投入的制造成本不計其數;加上小米自身數以億計的產品制造需求,將生態鏈延伸至制造環節,對小米來說,也是一筆不錯的收入。
對目前的小米來說,制造尚未成型,但布局已現端倪。
-
智能手機
+關注
關注
66文章
18516瀏覽量
180647 -
小米
+關注
關注
70文章
14380瀏覽量
144563 -
智能制造
+關注
關注
48文章
5596瀏覽量
7642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