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各種大小黑天鵝事件的出現,都將為未來我們的生活留下難以抹滅的影響。全球一體化、命運共同體的世界,因為一個小小病毒的狡計就變得嫌隙不斷、隔閡叢生,而原本全球共享、互惠互利的科技產業,也成為各國利益博弈中首當其沖的沖突地帶,變得敏感而復雜。
今年 4 月,軟銀將 ARM 掛牌出售的消息,猶如一顆巨石投入全球科技產業的池塘,引發了一波又一波的漣漪,將主要的半導體產業的巨頭都牽扯其中。現在,人們在把像蘋果、三星、臺積電、高通、英偉達等可能接手 ARM 的買家挨個猜測一番之后,英偉達成為那個最后亮出底牌的接盤手。
作為當前剛剛超過英特爾成為全球市值最高芯片公司的英偉達,宣布以 400 億歐元,也就是約合 524 億美元的天價,從軟銀公司手中買下 ARM 這家全球最大的芯片 IP 企業。
據報道,現在雙方已經進入到實質性的排他談判階段,最快能在這個月底完成收購。但這筆巨額收購是否能夠通過雙方開展業務相關國家的反壟斷調查,暫未可知。
不過,這家賣身日本投資企業的英國半導體 IP 企業,如果委身美國企業的英偉達,就將失去在全球半導體產業當中的中立身份,也可能形成新的壟斷。
對于這筆巨額收購,ARM 聯合創始人 Hermann Hauser 語出驚人,他表示:英偉達收購 ARM 將會是一場災難。Hauser 所謂的災難,可能主要是指 ARM。但這一“災難”也可能既是指英偉達,同樣也可能是指的整個半導體芯片產業。其中的利害關系,雖然當下我們難以說清來龍去脈,但 ARM 被英偉達時候之后的種種可能結果,仍然值得我們探討。
英偉達收購 ARM 的“鯨吞”野心
買下 ARM 對于當時的軟銀很重要,賣掉 ARM 對于現在的軟銀也很“重要”。
2016 年,軟銀花了 320 億美元買下 ARM 公司,成為當時堪稱天價的科技收購案。但孫正義對買下 ARM 信心滿滿,因為他從 ARM 這里看到了世界未來的樣子,那就是掌握未來物聯網的核“芯”,一統物聯網江湖。
如果用長期眼光來看,孫正義決心收購 ARM,顯然更看重 ARM 在未來十年、二十年對于軟銀的投資回報。事實也證明,在過去的三年里,ARM 的營收幾乎沒有增長。即便是今天以 500 多億美元的價格賣出,三年增加 60%的投資回報,也可能無法達到孫正義當初設想的 10 年 10 倍的目標。
不過另一方面,由于軟銀的主營業務并不在半導體、計算機硬件領域,被軟銀持有的這幾年當中,ARM 除了不計成本地擴展業務線外,并沒有得到實質性的發展,估計軟銀內部也在評估自身能否駕馭 ARM 這樣的頂端芯片企業。
現在軟銀決定“忍痛割愛”,確實是到了不得不賣的地步。由于之前一系列糟糕的失敗投資和當前疫情雪上加霜的沖擊,軟銀陷入上百億美元的巨額虧損,之前已經不得不通過出售阿里巴巴的股權來還債,現在則到了不得不出售 ARM 才能扭轉經營壓力的地步。
不過也有分析人士指出,英偉達收購 ARM 中間這筆 200 億美元的溢價實在是不值,因為只有屈指可數的買家,而現在只有英偉達一家感興趣,現在非常缺錢的軟銀其實并沒有多少談判余地。可見,如果不是軟銀和他們的代理商高盛有超高的“忽悠”能力,那就說明收購 ARM 對于英偉達來說非常重要。
眾所周知,英偉達在 GPU 芯片領域的主導地位,使其在人工智能芯片、自動駕駛芯片、HPC 等領域占據一席之地,特別是在 AI 芯片領域,將競爭對手英特爾遠遠甩在后面。
而 ARM 早已是移動終端芯片市場的主導廠商。作為全球領先的 RISC 架構的半導體上游廠商,ARM 通過其獨特的 IP 授權模式占據著移動終端芯片 90%以上市場份額。現在 ARM 芯片正在朝著 PC、服務器等原本屬于英特爾 x86 系統的領域進展,近日蘋果宣布在其 Mac 電腦上專用 ARM 架構的自研芯片正是這一趨勢的一大表現。
通過對 ARM 收購,英偉達能夠獲得的直接好處包括:
首先,英偉達可以直接擴展自己的產品陣容。英偉達可以利用 ARM 在移動端芯片領域的技術造出更高性能的 CPU,與英偉達的 GPU 產品形成良好的技術互補,打造更為先進的、更為靈活的芯片解決方案。
其次,英偉達早已開始布局 ARM 生態,去年,英偉達開始推動向 ARM 生態系統提供全堆棧 HPC 軟件,推動 ARM 架構的高性能服務器的實現。而收購 ARM 之后,使得英偉達成為 ARM 的在推進超級計算機的實際主導者,從而真正與英特爾一爭高下。
最重要的則是,英偉達自身的 GPU 業務正在遇到增長瓶頸,必須依靠新的技術路線,擴寬業務線,才能持續保持高速增長的趨勢,也能夠在半導體產業牢牢扎根,鞏固其基礎核心地位。
但是風險是與好處相伴而生的。一方面,英偉達這次可是直接動了眾多競爭對手的“奶酪”,ARM 現在所建立的中立、開放的生態能否持續,ARM 的 IP 業務授權模式是否會發生變化;另一方面,英偉達是否也能夠同樣駕馭 ARM 生態,達成強強聯合實現雙贏的局面,還需要看黃教主的后續努力。這些正是英偉達需要回答的問題。
英偉達沒法忽視的“災難”考驗
當初,ARM 被來自日本的軟銀收購,雖然也引發一些爭論,但絕沒有今天英偉達從軟銀手中接盤而引起如此大的爭議。首先軟銀的性質是一家全球性的科技投資公司,自身沒有半導體業務,另外英國政府對于軟銀的收購做了一系列約束條件,軟銀也同意將 ARM 總部繼續留在劍橋,并增加 ARM 員工。當時 ARM 創始人 Huaser 對此次收購的批評是,認為“金錢味道”太濃,英國將“其最有價值的資產出售給出價最高者”。
而這一次英偉達就不再有軟銀這樣的“人畜無害”的資質了。英偉達本身就是一家半導體設計制造企業,正在不斷擴大其半導體產業線,與英特爾、高通、三星等公司在 PC、服務器、移動終端、AI 以及自動駕駛和物聯網等所有領域展開競爭,一旦收購 ARM,既會繼續侵占英特爾的芯片市場,又會對 ARM 生態中的同行形成根本性威脅。
同時,英偉達又是一家典型的美國企業,在當前日益嚴峻的國際貿易和地緣政治競爭下,英偉達自然不能獨善其身,現在把原本還有一絲“中立”色彩的 ARM 納入麾下,這就讓 ARM 的中立性蕩然無存。原本受美國的長臂管轄的影響,ARM 已經宣布終止對華為進行新架構的授權,未來這一授權禁令將更加難有轉機。
顯然,盡管很多影響并非英偉達本意,但是這兩個無法更改的現狀,將使得 ARM 直接出現巨大的信任危機。
Huaser 的最大擔心就是英偉達掌控 ARM 后,會對 ARM 的中立性造成影響,迫使那些英偉達的競爭對手開始考慮逃離 ARM 的生態,尋求 ARM 的替代方案。而一些分析人士也表示,可能會有越來越多的 ARM 客戶轉頭 RISC-V 陣營。
熟悉半導體產業的人都知道,RISC-V 是一套完全開源的精簡指令集,由于精簡、靈活和模塊化特點,能更好地滿足物聯網、AI 等應用的差異化需求。雖然沒有 ARM 指令集架構如此巨大的市場影響力,但也正在成為包括中國半導體企業在內重點發展方向,為開發區別于 x86 和 ARM 的全新操作系統提供了一種新的選擇。
也就是說,離開 ARM,很多企業并不是沒得選,RISC-V 可能是像中國這樣的新興半導體力量的一次突圍機會。反之,對于 ARM 的長期發展來說,失去中立性和開放性,可能將是其能夠抓住物聯網時代的主要威脅。
第二大問題是,英偉達“鯨吞”ARM 之后的兼容問題。一是,英偉達能否讓 ARM 的授權生態保持獨立運作,比如利用對 ARM 的掌控,提高某些競爭對手的 IP 授權費用,甚至直接禁止為某些企業提供新的 ARM 架構,這些都將是未知數。當然,面對各國對收購展開的反壟斷調查,英偉達自然要保證對于 ARM 開放生態的維護,但行勝于言,沒有企業會把自己的前途交到強敵手中。
再是,英偉達如果開始涉足 ARM 的 IP 授權模式,能否很好的與自身業務進行整合。據了解,英偉達曾經考慮過 GPU 核心的 IP 授權業務,但實際上除了將早期 GPU 核心給 Sony 應用于 PlayStation 3 游戲機,英偉達從來沒有真正授權任何 GPU 核心給其他客戶,主要是低估了 IP 授權的難度。對于這種費神費力又不太賺錢的業務,英偉達此后能否繼續打理好,確實是不小的考驗。
當然,這些“災難”還是英偉達事后要考慮的。現在這場交易最終是否達成,可能還要經過有業務往來的各國反壟斷調查,這也是蘋果、三星選擇即時退出收購的原因之一。那么最終能否完成收購,還存在一定的變數。
那最終萬一要收購成功了呢?
半導體市場的風云詭譎
有專家評價,這(收購 ARM)會是黃仁勛作為英偉達 CEO 以來最魯莽的行動。不過,從目前英偉達積極主動的收購意向來看,任憑外界如何分析,也無法改變黃教主已經構想好的 CPU+GPU 雙核心的超級芯片平臺,成為未來半導體領域一枝獨秀的那個 NO.1。
在英偉達描繪未來發展藍圖的時候,整個 ARM 生態將存在巨大的不確定性。半導體產業生態也可能發生重大的變化。
業界猜測,ARM 的 CPU 和英偉達 GPU 的整合優勢,會使其擁有更為領先的服務器芯片解決方案,直接成為以 x86 為核心的英特爾和 AMD。那么這兩家長期爭斗的企業將有可能走向聯合,一起來對抗英偉達的新攻勢。
另一方面,三星和 AMD 也在合作推出獵戶座 GPU,試圖在移動端對 GPU 市場發起攻擊,未來也許能夠看到諸如蘋果、高通等企業涉足 GPU 領域,搶食英偉達的市場。
最終影響最大的還是 ARM 的生態系統。由于“賣身”英偉達,ARM 作為唯一非美國的中立優勢消失,迫使 ARM 老客戶開始轉向 RISC-V 這樣的開源指令集架構。至少對于我國的芯片設計廠商來說,已經是一個不得不考慮的發展路線了。
整體來看,從這次英偉達對 ARM 的巨額收購,以及一系列的半導體產業的并購來看,巨頭之間通過整合并購來保持技術的壟斷優勢,同時實現企業的規模擴張,已經成為整個產業的發展趨勢。
這一趨勢顯然對新興的半導體企業和地區是極為不利的。核心技術產業的收縮使得技術所在國家擁有更強的操控力,新玩家的減少也讓半導體技術創新變得越發艱難,這些企業想要從小到大實現逆襲的機會已然渺茫。
未來半導體產業會日漸“無聊”,而現在能夠打破這種“無聊”趨勢的機會,只能掌握在吾輩手中。而從這次 ARM 被賣身英偉達的時間點來看,已經有種“時不我待”的緊迫感了。
責任編輯:pj
-
ARM
+關注
關注
134文章
9164瀏覽量
368659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4文章
27687瀏覽量
221551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12文章
44915瀏覽量
37597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