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第四屆“芯動北京”中關村IC產業論壇——投資論壇在北京舉行。在該論壇上,璞華資本投委會主席陳大同發表《迎接中國半導體產業的2.0時代》主題演講。
集微網消息,8月14日,第四屆“芯動北京”中關村IC產業論壇——投資論壇在北京舉行。在該論壇上,璞華資本投委會主席陳大同發表《迎接中國半導體產業的2.0時代》主題演講。陳大同表示,中國半導體產業正進入2.0時代,未來十年到二十年中國半導體將迎來蓬勃發展的新時期,讓我們共同擁抱中國半導體產業的黃金時代。
陳大同將中國半導體產業分為兩個時代,1.0時代是指2000年至2013年,2.0時代從2014年開始。
在1.0時代前夕,即19世紀90年代,中國半導體產業迎來了至暗時刻,曾經的中國半導體設備、材料、設計、制造等企業在改革開放浪潮中受到巨大沖擊,絕大部分都在國企改制后被國外企業淘汰出局。陳大同回憶說,當時中國在半導體產業上有過兩次嘗試,一次是908工程,另一次是909工程。上海華虹NEC就是909工程項目代表之一,總理基金砸了100多億元,以為投資了最先進的半導體工藝,但是華虹NEC所有的技術、專利和產品都是NEC的,當2000年與NEC合作合同到期,NEC的人員撤掉之后,華虹NEC失去了方向,不知道往哪走,到底是做DRAM呢,還是做代工廠呢?當時中國半導體設計產業主要做交通卡芯片,后來才涉足身份證卡芯片,半導體設計行業產值不到10億元。
至暗時刻意味著黎明即將來臨。2000年,黎明時刻來臨有兩個標志性事件,一個是信產部發布18號文件,該文件第一次將集成電路企業納入政策支持范圍,在海外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很多在海外工作多年的中國集成電路設計人才考慮回國發展。但是他們回國之后發現中國大陸缺乏晶圓代工廠,推動中國大陸本土代工廠成為當時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的關鍵。當時在上海張江,中芯國際和華虹宏力進入晶圓代工領域,推動了中國大陸本土半導體設計企業的蓬勃發展。“沒有中芯國際就沒有中國上千家設計企業。”
陳大同指出,2000年18號文件就像打響了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第一槍,短短的幾年間,中國集成電路設計公司發展到五六百家。當時創業者以海龜、工程師為主,經過粗放競爭、野蠻成長、叢林法則,最后剩下來基本變成現在耳熟能詳的企業,例如,瀾起、匯頂、韋爾等。這些公司每一家都有自己的絕招,就像打不死的小強。
到2013年,中國集成電路設計企業產值已經達到1000億元了。國家在半導體產業上并沒有進行大筆投入。863計劃和工信部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基金在半導體產業的投入只有幾億元,但是半導體產業的所需投資額遠遠超過這個數。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半導體產業很長一段時期都是由民間資本推動的。陳大同透露,1.0時代中國半導體企業與海外企業競爭,進行初期的國產替代,練就了超強的生存能力,在與歐美企業競爭的過程中幾乎無往不勝。但是中國半導體企業很容易遇到發展瓶頸,因為光靠民間資本無法推動戰略性、長期性投資,例如,蓋一座晶圓代工廠需要幾百億元至上千億元的投資,回報周期長達十年以上,這風險民間資本是無法承擔的。
2014年,國家資本終于出手了,成立集成電路產業大基金,各省市也成立各自的集成電路產業大基金。這些產業基金基本按照市場化運作,推動國際并購,除了一些戰略性項目之后,都具有良好的投資回報。陳大同認為,只要國家資本出手,按照市場化方式運作,有可能推動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在過去幾年間,中國集成電路設計產業獲得進一步發展,至今中國集成電路設計企業數量超過2000家。
2019年,對中國半導體產業產生重大影響的兩件大事分別是科創板注冊制的建立、中美關系的變化。陳大同表示,科創板注冊制的建立改變了中國半導體企業上市的窘境。在2019年之前,中國審批制導致半導體企業上市周期比較長,像兆易創新經歷了三年半才成功上市,不利于資本鏈條的正向循環和創新發展。
但是科創板注冊制推出之后,中國半導體企業平均上市時間在6-7個月,與美國納斯達克差不多時長。上市效率提升之后,半導體領域上市企業暴增,從過去每年一兩家左右上市公司,到2020年20多家。市值也跟著攀升,陳大同指出,在過去兩年,半導體企業一兩百億元市值已經非常高,500億元市值不敢想象,現在已經出現10家以上千億市值企業。
經歷過中國半導體1.0時代和2.0時代的陳大同對兩個時代的特點進行了總結。他認為,2.0時代是對1.0 時代的升級,呈現出四大特征:創業模式升級、國產替代升級、產業并購整合以及政府與民間相結合。
創業創新升級:在1.0時代初期,創業者大部分是海歸,曾在國際大企業擔任工程師,開發過產品,掌握先進技術,但沒有市場經驗和管理經驗,更不了解國內市場。他們往往想開發下一代創新產品,但很不幸,在國內找不到敢試用的客戶,大部分都失敗了。只有少部分公司了解國內市場,果斷轉型,發展迅速,成為龍頭企業。這個時期,中低端國產替代、農村包圍城市(先國內再國外)等策略,幾乎是創業公司制勝的法寶。
在2.0時代,經歷了十幾年發展,國際大公司(及國內龍頭企業)已經培養了大批人才,不單有技術研發人才,更有市場銷售及公司管理人才。當這批人出來創業,起點很高,往往是一個完整團隊,市場定位準確,敢于開發高端產品。同時,他們客戶信任度高,資源豐富,往往發展很快,有些4-6年就能IPO。
這些公司產品往往不是簡單模仿,而是在技術或功能上有所創新。例如,片上系統集成,把幾顆芯片集成為一顆。這種模式創新,能夠顛覆產業形態,橫掃市場。恒玄公司在TWS耳機市場的創新,就是一個典型案例。
國產替代升級:在1.0時代初期,國內市場幾乎完全被國外產品占領,這是芯片創業公司第一次跑馬圈地的機會。當時,絕大多數創業公司選擇了技術門檻低、客戶接受快的消費類電子市場,如手機、MP3、PAD 等。幾年后,這些市場迅速被國內產品替代,國內眾多公司之間也開始了血腥的競爭,最終勝者為王,成就了一批佼佼者,如展訊、銳迪科、兆易、匯頂等。
近年來,國際形勢發生了劇烈變化,特別是受中興、華為事件及疫情影響,突然間國內各行業的龍頭企業們發現,國產替代已經不僅是節省成本的問題,而是關乎供應鏈安全,決定公司生死的關鍵因素。因此,他們國產替代的需求暴漲,幾乎一夜間出現了許多空白市場,包括家電、工業、汽車、電源、通訊基站等。這是芯片公司們第二次跑馬圈地的機會,窗口期只有兩三年。此后,在每個細分市場中,都會有一兩家企業站穩腳跟,國內半導體產業的格局也就會基本確定下來。
產業并購整合:在1.0時代,國內有上千家半導體創業公司,普遍小而散,野蠻成長,激烈競爭,但鮮有同行間的并購整合。同時,國內證券市場效率不高,科技公司上市極為困難,這嚴重地影響了龍頭企業的出現,也制約了產業的整合。
2019年,科創板的設立,極大地改善了這種情況。一年來,有二十多家半導體公司成功上市,并出現了一批市值過千億元的龍頭企業,他們也開始布局產業、積極并購。可以預見,5-10年之后,半導體產業會進入發展成熟期:幾十家龍頭企業的周邊會圍繞著幾百上千家初創公司。初創公司們聚焦于新技術、新功能的創新,一旦技術、產品成熟后,大公司會高價收購,并利用自己的市場渠道、供應鏈、品質保障和品牌優勢,迅速打開市場,形成產業的良性循環。所以未來初創公司的主要退出渠道將是被并購,而不是獨立IPO,這是被歷史證明的產業發展規律。
政府與民間相結合:在1.0時代,國內的半導體產業大部分是民間資本在推動。從2014年開始,政府開始成立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大基金,與民間資本相結合,以市場化的方式,投資優秀企業,推動產業進入高速發展期。
對于投資額巨大、回報期長的戰略性項目,如,晶圓代工廠的擴產、半導體存儲器企業的建立等,民間資本很難投資,而政府的積極出手,正好補上這塊空缺。
在演講的最后,陳大同向半導體產業投資者提出了2.0時代的六點建議:第一,要按照市場規律,讓政府做政府的事,市場做市場的事,發揮民間資本快和靈活的優勢,與政府形成互補;第二,不能跟風,風口上的豬還是豬,風過去之后是豬總會掉下來的;第三,要有長期、艱苦的心理準備,不能貪圖賺快錢;第四,團隊要深入研究行業,提升專業性,同時積累產業經驗與資源;第五,要分清財務性投資,還是產業性投資;第六,投資要與其他專業機構合作,眾人拾柴火焰高,后來者最好向有經驗的前輩學習。
-
集成電路
+關注
關注
5388文章
11561瀏覽量
362006 -
中芯國際
+關注
關注
27文章
1418瀏覽量
65383 -
半導體產業
+關注
關注
6文章
509瀏覽量
34360
原文標題:璞華資本陳大同:中國半導體產業正迎來黃金2.0時代
文章出處:【微信號:gh_eb0fee55925b,微信公眾號:半導體投資聯盟】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