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擬全面支持半導體產業
在美國限制華為等中國公司獲取芯片的背景下,中國正在大力支持本國半導體產業發展。彭博社3日援引知情人士的話稱,中國正在規劃制定一套全面的新政策,以發展本國的半導體產業,應對美國政府的限制,而且賦予這項任務“如同當年制造原子彈一樣”的高度優先權。
報道援引不具名的知情人士消息稱,北京正準備在到2025年的5年之內,對“第三代半導體”提供廣泛支持。他們說,在中國“十四五”規劃草案中增加了一系列措施,以加強該行業的研究、教育和融資。相對于傳統的硅材料,第三代半導體以氮化鎵、碳化硅、硒化鋅等寬帶半導體原料為主,更適合制造耐高溫、耐高壓、耐大電流的高頻大功率器件。
報道稱,中國即將制訂下一個五年計劃,包括努力擴大國內消費,以及在國內制造關鍵技術產品。中國已承諾到2025年向無線網絡到人工智能等技術領域投入約1.4萬億美元。半導體實際上是實現中國技術雄心的各個環節的根本,而日益激進的美國政府正威脅要切斷對中國的供應。研究公司龍洲經訊的技術分析師王丹(音譯)表示,“中國意識到半導體是所有先進技術的基礎,該國不再能依賴美國的供應,面對美國對獲取芯片加緊限制,中國的對策只能是繼續推動自己的產業去發展。”
據中國海關數據統計,2019年我國芯片的進口金額為304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80億美元,同比下降2.6%。國務院發布的相關數據顯示,中國芯片自給率2019年僅為30%左右。近日, 國務院印發《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強調,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是信息產業的核心,是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關鍵力量。
通信專家項立剛3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的國際環境已發生變化,美國不斷利用其在全球芯片產業的優勢地位對中國進行封堵,這也讓全國上下意識到,對于芯片這種“卡脖子”的核心產業,必須要有主動權,不能再受制于人。中芯國際創始人兼原CEO張汝京日前則表示,5G領域常常會用到第三代半導體,中國在5G技術上保持領先,并在通信、人工智能、云端服務等領域超前發展,這些高科技的應用都將推動第三代半導體發展。
半導體產業或中國納入“十四五”規劃
從最早的中興禁令事件,到限制華為等公司獲取芯片,再到中芯國際向荷蘭ASML購買7nm EUV光刻機設備卻遲遲難以交付。近日,更有消息傳出,美國正考慮出臺新規則全面限制半導體制造設備輸向中國。這里面涵蓋有半導體的基礎制造設備,還有測試,實驗的軟件工具,包括硬件等技術的出口做出新的限制。
在美國實施制裁的背景下,中國也是是愈挫愈勇,對半導體產業發展的重要性已經有很清晰的認識,國內也正在大力支持本國半導體產業發展。近年來,國家為推動我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推動我國半導體材料國產化進程,規劃制定一套全面的新政策,以發展本國的半導體產業,應對限制。
為推動我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8月4日,國務院公開發布《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強調,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是信息產業的核心,是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關鍵力量,其中重點強調,中國芯片自給率要在2025年達到70%。所以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是非常有必要的,中國的崛起也必將大力發展半導體產業,以保證中國的電子信息產業的穩定發展。
市場最新消息稱,我國最新計劃把大力支持發展第三代半導體產業,寫入正在制定中的“十四五”規劃,計劃在2021-2025年期間,舉全國之力,在教育、科研、開發、融資、應用等等各個方面對“第三代半導體”提供廣泛支持,加強該行業的研究、教育和融資,以期實現產業獨立自主,不再受制于人。其中還提到,要大力支持發展第三代半導體產業,相對于傳統的硅材料,第三代半導體以氮化鎵、碳化硅、硒化鋅等寬帶半導體原料為主,更適合制造耐高溫、耐高壓、耐大電流的高頻大功率器件 。
第三代半導體概念迎來風口
國產化替代從來都不是一條好走的道路,但卻是目前唯一能走,也必須走的道路。近些年來,華為海思、紫光展銳等半導體設計企業,中芯國際、華潤微等半導體制造企業脫穎而出,為國內半導體產業結構帶來了更加良好的生態占比,“設計、制造、封測”產業逐漸形成“4-3-3”的產業結構。其中,中芯國際在14納米工藝進入客戶風險量產階段,可以貢獻有意義的營收,第二代FinFET N+1技術平臺已開始進入客戶導入階段,將與客戶保持合作關系,把握5G、物聯網、車用電子等產業發展機遇。
目前,我國在芯片設計領域已經取得諸多突破,芯片設計水平位列全球第二,根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統計,2019年我國芯片設計行業銷售額已突破3000億元,占集成電路產業銷售額的比重達40.51%。中國集成電路行業已經逐漸走向成熟,產業的發展也從技術驅動轉變為應用拉動。半導體產業雖然仍有諸多不足之處,但作為全球最大的制造業基地,同時也是集成電路最大的應用市場,未來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也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
根據中國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我國集成電路產品進口額達1546.1億美元,遠高于本土集成電路銷售額。由此可以看出,我國半導體國產替代空間巨大。
值得一提的是,昨日在美國芯片股領跌下,隔夜美股三大指數集體暴跌。對于此番暴跌的原因,有媒體分析認為,美國芯片股的潰敗可能源于中國將實施的半導體新政。
國內市場方面,第三代半導體概念迎來風口,9月4日,半導體、芯片、碳化硅及氮化鎵概念逆市活躍,截止今日午間,其中乾照光電(300102-CN)、曉程科技(300139-CN)、長方集團(300301-CN)漲幅20%封板,聚燦光電(300708-CN)漲超18%,明德電子(300656-CN)、臺基股份(300046-CN)漲超13%,露笑科技(002617-CN)高開10%一字漲停,揚杰科技(300373-CN)漲超8%,南大光電(300346-CN)、派瑞股份(300831-CN)漲超7%,賽微電子(300456-CN)、斯達半導(603290-CN)、三安光電(600703-CN)等跟漲超6%。
-
集成電路
+關注
關注
5387文章
11534瀏覽量
361652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4文章
27298瀏覽量
21811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