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瀾之間。
日前,中國移動云能力中心IaaS產品部總經理劉軍衛在接受移動Labs專訪時表示,移動云將從效仿者變身進擊者。在他看來,移動云不僅擁有架構先進性這則利器,也將不斷加碼資源優勢,構建起強大的競爭壁壘,實現三年內進入第一陣營目標,成為改變云格局的“后浪”!
效仿者的進擊 架構先進性成利器
對于移動云來說,AWS就是那個值得學習的最佳案例。在劉軍衛看來,“云的資源規模和拓撲布局架構,既是一朵云技術積累和架構領先硬實力體現,也是一朵云規模發展和市場體量的基礎。”
事實上,作為全球云計算的先行者和持續創新者,AWS完美的詮釋了這一理論,也成為業內眾多企業爭相模仿的對象。數據顯示,AWS已經發布24個區域,77個可用區,216個邊緣節點,服務于245個國家和地區,構建了最安全、最廣泛、最可靠的區域+可用區+邊緣節點的覆蓋全球的三級資源架構云平臺,是全球資源布局最為廣泛、市場體量最大、技術最為先進的一朵云。
“移動云一直以AWS為目標。” 劉軍衛表示,為了更加靠近這一目標,中國移動開啟了“大刀闊斧”的變革,不僅正式提出“云改”轉型策略,邁出向價值經營轉變的重要一步,還把目標進一步明確到 “三年之內將中國移動云計算業務市場份額進入國內云服務商第一陣營”。
理想很豐滿,現實卻異常骨感!無論是以AWS為目標,還是三年之內進入國內云服務商第一陣營并非易事。因為運營商在整個云業務市場,收入占比仍然偏低。劉軍衛對移動Labs表示,為了擺脫這種窘境,架構先進性就成為移動云這個效仿者的進擊利器。
“基于中國移動的網優勢和客戶群體特征,構建了N(中心區域)+31(省級區域)+X(邊緣節點)的三級資源拓撲架構,每個區域包含多個可用區,同時在可用區內部按照資源類型、業務特點和交付要求又細分為標準化Pod模型。”
劉軍衛進一步補充道:“單區域設計容量大于10萬臺服務器,已經實現11個中心區域的建設,累計超過3.4w臺服務器的規模,目前正在進行12個省級區域節點的建設,年底將累計7.5w臺服務器的規模,實現國內各區域的全覆蓋。此外,得益于標準化Pod模型的設計,快速響應客戶需求,移動云具備6周內迅速上線新可用區的能力。”
正所謂,滴水澆開幸福花!云改以來,移動云堅持產品驅動,質量和數量雙提升的產品策略不斷進擊!
截止第二季度,移動云共推出140款產品和服務(含內測),其中IaaS產品52款,數量上基本對齊行業同等水平(阿里云83款,騰訊云60款,華為云52款,天翼云44款)。
質量方面,移動云深度推進軟硬融合,深挖軟硬件協同優化,自主研發了一批架構先進、性能卓越的明星產品,比如自研磐石服務器和HyperCard智能卡,計劃在年底推出增強型彈性裸金屬服務器;打造超高性能、超強擴展、超大容量的分布式存儲系統,自研超高性能分布式存儲底座,對象存儲產品,單桶支持百億數量文件和百PB容量;年底還將推出百萬IOPS云硬盤產品,引入DPDK、智能網卡等先進軟硬件技術,極大提升網絡性能,實現包轉發率提升4倍以上。
結合移動自有優勢,布局“云網、云數、云邊、云智” 四融差異化產品,打造差異化特色能力。劉軍衛指出,移動云目前已發布云網產品8款,云專線/云互聯/云甲實現31省覆蓋;云數產品20款,形成產品組合能力并實現標桿拓展案例。他同時透露,移動云將進一步加強云邊能力構建,自研智能邊緣服務平臺也將在年底上線,為用戶提供超低時延的多樣化邊緣算力能力。
加碼資源優勢 構建強大競爭壁壘
云的江湖向來不缺話題。前不久,蘇寧云、美團云、甲骨文云等紛紛倒下,也側面印證了云計算行業競爭殘酷的一面。
劉軍衛表示,這是云計算領域發展必然趨勢,隨著競爭加劇,市場加速向公有云頭部廠家集中。如同世界上失敗者的失敗各有各的不同,而成功者的成功卻具有驚人的相似之處。每一朵云的成功,都有其客觀的原因存在!
劉軍衛將其總結歸納為:客戶群體優勢、資源壟斷優勢、投入規模優勢、客戶渠道優勢、生態建設優勢、技術領先優勢等幾方面的優勢。在他看來,未來國內最有可能成功的公有云依次可分為三大類:
一是具有明顯客戶群體優勢的公有云,典型代表為阿里云、騰訊云。劉軍衛表示,大淘寶系的中小企業客戶群體優勢以及騰訊的社交、游戲優勢,尤其是其客戶群體的粘性優勢和生態合作建設優勢,是其他云無法比擬的,同時這也順應了先中型小客戶,后中大型客戶的上云趨勢。
二是具有資源和規模優勢的公有云。劉軍衛指出,這類代表的云,范圍很廣,比如運營商、金融企業等,但是這一類企業目前都沒有利用好其資源和規模優勢,比如運營商的平臺優勢(云網一體、云邊協同、多網融合),金融企業的客戶和規模優勢。
三是私有云規模巨大的公有云,典型代表華為。在劉軍衛看來,巨大的私有云存量市場,有潛力將私有云客戶轉化到公有云上,短期看雖然是把雙刃劍,但是如果認為公有云才是未來的話,必將也會成功,而且只從公有云角度來看,短期內就能實現巨大的市場份額提升。
劉軍衛預測,未來三年內,第一陣營中最成功的公有云廠商大概率是阿里云、騰訊云、華為云,然后再加上1-2家具有資源和規模優勢的公有云廠商。從各方面因素分析,他認為移動云能在其中占據一席之地。
當差異化優勢成為業界主流操作,移動云又將如何讓可能成為現實?對此,劉軍衛給出的答案是:不斷加碼差異化自主研發和規模資源優勢,構建起強大的競爭壁壘。
面對 “移動云三年進入第一陣營” 的目標,劉軍衛展現出了極強的自信。劉軍衛表示:“目前我們雖未進入第一陣營,但是已經具備進入第一陣營的核心基礎,那就是我們擁有一支數量可觀、素質優秀,還處在當打之年的團隊。”
截止目前,中國移動云能力中心擁有一支超過2200人的專業云計算研發團隊,其中平均年齡不超過30歲,碩士以上比例接近70%,團隊能力在云計算行業領域已足夠排名前五。這不僅是一筆異常寶貴的財富,也是移動云后面持續發力、彎道超車的重要保障。
劉軍衛表示,移動云在網絡、IDC、數據、品牌、客戶渠道等方面有著天然的優勢。值得一提的是,新冠疫情期間,中國移動的位置數據為公共部門搜集、追蹤和分析疫情數據以及控制疫情傳播、幫助企業保持業務連續性、降低運營成本發揮了重要作用,已經證明中國移動在云計算資源平臺方面具備巨大的優勢,但如何將這些優勢轉化為核心競爭力是后續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劉軍衛再次強調,為實現三年內進入第一陣營的目標,移動云在夯實技術架構與產品、增強資源布局的基礎上,需要加快布局云原生以及+5G、+AI、+邊緣等方面的能力,推動“云網融合”、“云數融合”、“云邊融合”、“云智融合”差異化能力,積極構建解決方案,打通客戶上云最后一公里。
這里以云網融合為例,SDN解決了數據中心內部即云內資源互聯互通的問題,那么云專線或者SD-WAN就是解決客戶上云互聯互通尤其最后一公里問題,進而形成企業專網,所以如何將SDN、SD-WAN、傳統專線融合,就是云網融合的關鍵。
云原生“折射”產品方向 致力自研產品體系
據劉軍衛介紹,2015年Pivotal公司首先提出了“云原生應用(Cloud Native Application)”的概念,自此之后,云原生應用的概念也在不斷的發展,目前業界認為凡是具備DevOps、持續集成、容器、微服務等要素的應用就是云原生應用。同時,云原生計算基金會(CNCF)也在2015、2018年闡述了云原生概念,它認為“云原生技術有利于各組織在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等新型動態環境中,構建和運行可彈性擴展的應用。云原生的代表技術包括容器、服務網格、微服務、不可變基礎設施、聲明式API。”
在劉軍衛看來,以上是狹義的云原生,廣義上來講,云原生是一種持續發展的寬泛理念,不是某幾種技術的集合。云原生指的是軟件 “生于云上、長于云上”,能夠最大化地享受云提供的能力和優勢,讓開發者更聚焦于應用開發,提高應用開發的敏捷性,快速實現商業價值。從云服務提供商角度來看,為了更好匹配云原生應用“生于云上、長于云上”理念,需要在設計云產品和服務的時候,從更好的支撐和承載云原生應用這個角度出發來重構云產品體系和服務。
劉軍衛透露,為了落地云原生理念,移動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布局:
一是打牢云的基礎。云原生更偏向于應用層理念,但需要有強大的IaaS底座能力支撐,包括超大規模下穩定的多樣化算力、多元化存儲、高性能網絡和安全等能力;
二是補齊關鍵的IaaS、PaaS云服務,包括軟硬一體化的裸金屬服務器、超高性能的云主機、存儲、數據庫、消息隊列、AI等產品;
三是打造以k8s+微服務架構為基礎的云原生計算產品線,目前移動云已經上線了容器服務、容器鏡像、函數計算等產品,后續還將推出容器實例、邊緣容器等服務,更好的支撐云原生應用的生于云、長于云上;
四是開放移動云能力,構建開發者社區、打造生態系統,讓移動云成為客戶應用系統的一部分,落地云作為能力底座,最后必然要被集成的理念。
移動云產品研發始終遵循 “IaaS以我為主,PaaS為我所用,SaaS開放合作”。在云計算開源技術演進方面,堅持“IaaS產品逐步由開源轉向自主研發,面向市場滿足需求,提升效率,降低成本;PaaS產品引入開源并加強在開源社區的影響力,同時構建開源和合作伙伴生態;SaaS產品全面開放,與合作伙伴共建應用開放市場,互惠共贏。
劉軍衛指出:“移動云始終堅持致力于自研產品能力底座,既可強匹配公有云客戶快速變化的需求,又可滿足多樣化需求,更有利于構建開放共享的平臺底座。”
十年的技術狂奔躍升,“云”既成為了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又成為企業的戰略型關鍵業務。云計算將開啟下一個黃金十年,開始“輸出”革命,逐漸改變周圍的生態,改變底層基礎設施、數據中心、計算的形態。
后浪洶涌,乘勢起航!面臨新一輪的發展期,移動云將憑借先進的架構、獨特的資源稟賦,從效仿者變身“進擊的巨人”,快速跑入云陣營第一梯隊!
責任編輯:pj
-
服務器
+關注
關注
12文章
9203瀏覽量
85528 -
中國移動
+關注
關注
22文章
5550瀏覽量
71273 -
華為云
+關注
關注
3文章
2566瀏覽量
1745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