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5G建設在全國范圍內快速推進、5G行業應用紛紛落地的一年。眾所周知,現網5G普遍運行在中高頻段,在同樣覆蓋面積下,5G需要建設比4G更多的基站,同時考慮到室內覆蓋的需要,小基站在網絡建設中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如此趨勢下,運營商對于5G小基站的需求以及面臨的挑戰是什么呢?第22屆中國國際光電博覽會期間,中國移動研究院無線與終端技術研究所副所長鄧偉在“小基站助力5G建設論壇”上對此進行了解答。
他表示,在5G時代,中國移動對小基站寄予厚望,但5G商用部署仍面臨著部分產品成熟度有待提升、產業上下游發展不均衡等挑戰,希望業界能夠重視5G小站的部署問題,同時提高售后、交付和運維能力。
小站需求迫切
據鄧偉介紹,中國移動積極開展5G建設,構建覆蓋全國精品網絡。截至8月底,中國移動已經建成30萬個基站。
“在5G時代,我們對小基站寄予厚望。5G對小站的需求,一是多,二是早,”鄧偉說道,中國移動的2.6GHz、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的3.5GHz,以及將來的毫米波,這種頻率用宏站做建設的性價比不高,考慮用小基站來做建設。
5G時代對于小基站迫切需求具體體現在:
克服傳統建設的困難。鄧偉表示,采用傳統建設方案,將面臨室外小站建網成本高,室內無源DAS室分難以改造、難以可視化管控等問題,亟需性價比高、易于部署和管理的5G小基站(含微站和皮站)及創新建設方案。
滿足更豐富場景業務。鄧偉表示,垂直行業千差萬別,業務豐富,5G小站具有部署方便、容納量高、幀結構更靈活的特點,可滿足行業網大上行等多樣性、差異化需求。
理想:5G小站相對4G小站的優勢所在
相對于4G,5G小站有哪些異同呢?對于室內小站而言,4G時代可以分為一體化皮站、拓展化皮站和分布式皮站。4G以無源大室為主,分布式皮站作為最主要的補充,拓展化皮站和一體化皮站沒有發展起來,主要靠非宏站廠商在做。鄧偉介紹到,5G微站和皮站產品架構和4G類似,借鑒4G一體化皮站部署的困難,5G有源室分將以分布式和拓展型為主。
接著,鄧偉展開介紹了二者的不同之處:第一,應用場景更廣泛。4G皮站定位在中低價值、小面積區域,如一體化皮基站,發射功率小、覆蓋范圍有限、小區容量低,主要應用于企業、辦公室、營業廳等中先行室內場所;而5G皮站則拓展全業務、多類型、各類價值解決方案,如2TR/4TR、多小區、多頻多模等。
第二,技術要求更高。鄧偉指出,場景更廣泛也決定了對5G皮站要求會更高,5G皮站帶寬更寬、功率更高、小區數更多、站型更豐富。
第三,網絡結構更簡化。借鑒4G小站部署經驗,不同的廠商有不同的網管,在運維方面存在很大的問題。相比于4G,5G皮站基于三層架構,直接接入核心網,無需接入網關,另外標準化南向接口,部署統一智能網管。
第四,功能更豐富。鄧偉指出,在中國移動提出5G+計劃里,5G+4G是強調網絡基礎,5G+AICT則要求CT技術與IT 技術結合。“只有CT技術很難賦能千行百業,我們希望云和網統一。小基站不能僅僅看成是一個小基站,而是做為云網協同的點,要具備DICT融合的能力、數據創新應用的能力,要能感知用戶數據、感知環境,在此基礎
上做創新性的應用,使網絡能夠更好地服務云,通過云平臺更好的為行業提供更多適配性的服務、更豐富的功能。”
現實:5G商用部署仍面臨諸多挑戰
在“仰望星空”之后,仍需回到現實。鄧偉強調,5G小基站部署仍面臨諸多挑戰。
首先,部分產品成熟度有待提升。鄧偉指出,目前產業鏈有很多廠商完成2.6G 2TR 100MHz原型機開發,但小區數、功耗、用戶容量等有待提高,多模高帶寬支持能力不足;其次,與宏站廠商的皮站相比,5G皮站成本及功耗還面臨挑戰。
鄧偉表示,宏站廠商的皮站成熟,并且已經實現規模商用,但非宏站廠商的5G皮站功能性能有待優化,仍需進一步提高成本競爭優勢,如軟硬件指標、產品豐富度、系統集成能力、網絡交付能力、運維支撐能力等。
其次,產業上下游發展不均衡。鄧偉指出,5G小站產業鏈呈現中間厚、兩頭薄的橄欖球形特點,兩端上下游發展不均衡,系統集成商很多,但服務能力待增強,芯片等產業投入少、產業緩慢。其中,上游解決方案單一,SoC不成熟,生態也不夠成熟;中游,產業鏈投入系統集成較多;下游,落地服務、應用、商業模式薄弱。
“上、中、下游有待均衡發展,做強5G小站產業鏈,”鄧偉說到。
最后,鄧偉呼吁業界能夠重視部署問題。他表示,5G小站需考慮部署成本高、同頻干擾等技術關鍵問題,同時要提高售后、交付、運維能力,中國移動很迫切的希望產業能加快繁榮,真正能夠盡早的大規模、高性價比把小站部署到網絡中去。
責任編輯:pj
-
BIT技術
+關注
關注
0文章
3瀏覽量
6405 -
中國電信
+關注
關注
22文章
3454瀏覽量
62265 -
5G
+關注
關注
1354文章
48439瀏覽量
56399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