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0年以后,受疫情影響,全球經濟狀況普遍堪憂,然而,半導體行業卻由于其處于產業鏈最上游,以及極強的技術性等原因,在低迷的經濟環境中成為了一大亮點,整個產業先于全球經濟從疫情影響中恢復,并呈現出較為旺盛的發展態勢。這其中有兩大亮點值得關注:一是以晶圓代工為代表的半導體制造異?;鸨瑤状髲S商的產能利用率和營收出現了多年未見的繁榮景象,成為了產業明星;二是并購,似乎越是經濟低迷時期,并購所產生的性價比越高,在今年的多起并購案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數兩起百億美元級別的收購案了,即ADI收購MAXIM,以及昨天正式宣布的英偉達收購Arm。
全球半導體行業的并購高潮出現在2015和2016這兩年,當時每年的并購案總金額超過了1000億美元,也正是從那時起,全球半導體業,特別是以美國為代表的先進發展地區和市場,開始進入產業和企業整合時期,半導體企業和業態出現從分散向集中整合演進的態勢。而當下以5G、物聯網和人工智能(AI)為代表的火熱新興應用,在2015年前后還處于萌發階段,發展狀況和前景并沒有今天這樣明朗。或許正是基于這樣的行業背景,當年在全球刮起的半導體行業并購旋風,涉及的企業、技術及產品,還是以“存量”市場為主,也就是被并購的標的,大多是已經發展成熟的企業及其技術和產品(這里只談純半導體企業間的并購,這樣的收購方看重的純粹是標的技術和產品,而像2016年軟銀以320億美元大手筆收購Arm這樣的案例,不在討論范圍之內,因為這樣的并購主要是出于資本運作的考慮,而非要將標的的技術和產品為我所用)。
這種傳統的存量型并購案,大致可以分為三種:
一平行關系企業間的并購,這種多是行業競爭對手間的并購,并購的目的主要有三種:一是優勢互補;二是強化原有技術;三是“消滅”競爭對手。
在2015和2016那兩年的瘋狂當中,多數成功的并購案都是以上這種,代表案例有NXP收購飛思卡爾,安森美收購飛兆半導體,以及ADI收購Linear等。
NXP與飛思卡爾的業務有很強的競爭性,收購完成后,NXP既強化了原有技術,又消滅了一個強有力的競爭對手。例如,這兩家公司的MCU都很強,并購前,全球排名都位列前十;另外,這兩家的功率半導體和標準器件水平均屬上乘,以至于并購后,NXP不得不剝離一部分業務,以通過反壟斷審查,這就給市場釋放出了優質資產。
安森美收購飛兆半導體,則是典型的優勢互補,安森美原本強在CMOS圖像傳感器,而飛兆半導體強在功率半導體,合并后的安森美這兩種業務水平更加均衡了。
ADI收購Linear同樣是優勢互補,并購前,作為模擬芯片界的大牌,ADI的電源和功率半導體業務一直是短板,而這方面正是Linear的強項和專注點,收購后者使得ADI如虎添翼。
以上三種類型的并購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以模擬和模數混合技術和業務為主,涉及純數字和邏輯電路的很少。
二下游企業并購上游企業,目的是提升技術含量,以提升競爭力,增加提供高附加值產品和服務的能力,以保持長遠發展,特別是在全球電子業處于紅海競爭的情況下,相關企業需要上游的半導體業務支撐發展。
這類的并購的典型代表是韋爾股份收購豪威科技,以及聞泰科技收購安世半導體,特別是聞泰科技,是一家以手機代工為主業的ODM,在NXP釋放出功率器件業務(后來改名為安世半導體)這一優質資產后,全力以赴地對其控股,實現了產業升級的關鍵一步,目前正在有條不紊地消化吸收著。
三落后市場并購先進市場的企業。這方面的典型代表就是2015和2016年中國企業對歐美半導體企業發起的并購,如收購飛兆半導體的預案,再有就是紫光對以美光為代表的半導體企業發起的并購。這類并購的目的就是以資本換技術和時間。不過,這類的并購多數因為非市場因素的干預而難以成功。
增量并購時代到來
隨著半導體產業愈發成熟,特別是在歐美先進市場,并購在增加,這在客觀上可以減少競爭,從而降低紅海競爭的慘烈度。另一方面,隨著5G、物聯網和AI等新興技術和應用的逐步落地和成熟,并購也從存量市場向增量市場轉變。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非英特爾和英偉達莫屬了,而這類并購也大都集中在數字和邏輯芯片領域。
從2017年收購Mobileye開始,英特爾就開啟了收購以色列創新IC設計企業的征程,特別是在AI方面,英特爾一直不遺余力,投資未來,以爭取在即將到來的增量市場提前布好局,爭取競爭的主動權,在2016年收購初創公司Nervana,隨后又收購Mobidius之后,英特爾在收購AI芯片公司的路上一發不可收,2019年又收購了以色列的新星Habana Labs。
英特爾的這些舉動,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受到了英偉達在AI,特別是數據中心AI計算領域成功的刺激,力求追上對手發展的腳步。也正是在這期間,這兩家公司幾乎同時看上了以色列的新星Mellanox,因為該公司的技術和產品代表著未來,拿下它,將在InfiniBand和以太網互聯產品方面占據有利位置,從而在未來的高性能計算、云計算、數據中心和存儲市場擁有相當全面的業務能力。最終,英偉達成功收購了Mellanox,這也從一個側面展現了該公司的長遠目標和野心。
基于GPU在數據中心和云計算AI方面的成功,英偉達信心爆棚,從該公司最近兩年的動作和發展態勢來看,其想在云管端這三個領域全面拓展,甚至是要成就一個以AI為核心,覆蓋整個云管端市場的芯片霸主。依靠GPU在已有AI領域的成功,英偉達實現了對云端的話語權,收購Mellanox,標志其在通信管道上發力的決心,而最近宣布對Arm的收購,則更多地體現出了英偉達對將來的邊緣側和端側的憧憬,因為在將來的物聯網和AI計算領域,云和數據中心不可能承載一切計算,邊緣側和端側的算力需求必定會大幅增加,而這正是Arm發展的潛力所在。從Arm角度看,其在以手機為代表的消費類電子設備應用上已經很成功了,在這里的發展空間和潛力所剩無幾,而未來的物聯網邊緣側和端側正是其大有可為之處,再加上AI,使得英偉達與Arm的結合頗具看點。
問題和挑戰
相對于傳統的存量市場并購,眼下增量并購案的未來更具不確定性,因為是瞄準未來市場,賭的成分就更大了,需要的前期投入也更大,時間成本可能會更高。英偉達收購Arm似乎就有這樣的特點。
另外,只要是并購,壟斷就是個永恒的話題。如果這類并購案成功,并按照收購方的劇本演進,一旦發展到成熟階段,其對市場的壟斷程度很可能會比傳統的存量市場并購案嚴重得多,這一方面要求收購方為了博未來,必須下大賭注,另一方面,對反壟斷審查機構提出了更高要求,要確保市場的競爭性。
當然,很多人認為全球半導體已經是夕陽產業,或者說競爭已經非常激烈。在這種情況下,增量型并購競爭也是必然產物,因為產業也需要這樣的新鮮血液和空氣,使得全球半導體業更具活力。
中國視角
對于中國半導體業來講,英偉達收購Arm這樣的案例顯得非常前衛,很可能會形成新的、不確定性的風險,需要保持謹慎樂觀的態度。
通過觀察過去這些年全球半導體市場的存量和增量并購及其競爭案例,再看中國市場,可以很明顯地反應出我國半導體市場的特點,那就是整體規模大,但不強,且半導體企業單體規模和影響力不足。在這種情況下,要想更加健康有序的發展,存量市場整合這一課題值得深入研究和實踐,這或許是在相對短時間內將產業做大做強的一條“捷徑”。
在進一步做好存量市場整合的基礎上,中國什么時候能進入增量并購競爭時代,就說明我國的半導體業真的強大了。
責任編輯:tzh
-
ARM
+關注
關注
134文章
9087瀏覽量
367399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4文章
27297瀏覽量
218115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09文章
44568瀏覽量
372829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0753瀏覽量
26890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