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 年 4 月 26 日,新澤西州紐華克港口,一架起重機把 58 個鋁制卡車車廂裝到了港口的一艘老郵輪上。5 天之后,這艘郵輪駛入休斯頓,58 輛卡車再次裝上這些金屬貨柜,把它們運往目的地。
這是美國學者馬克·萊文森的《集裝箱改變世界》中所記錄的一幕革命性的場景。集裝箱作為 20 世紀最重大的一項發明,其創新之處就在于建立了一整套標準化的運輸系統,顛覆性地改變了全球物流體系,極大提升了貨運系統的效率,降低了運輸成本。
現在,隨著全球經濟結構的深度調整,以及 5G、AI、物聯網等技術的出現,企業對于物流運輸的效能提升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說集裝箱是通過有形的工具創新和結構創新,帶動了現代物流體系的第一次革命,那么,現在我們所經歷的新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正在推動現代物流體系的第二次革命。
就公路物流行業而言,我國不僅正享受集裝箱貨運所產生的技術紅利,同時也正趕上了新一輪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所帶來的全新機遇。其中,新技術創新就是以數字化、智能化為核心的裝備及 AIoT 平臺,而商業模式創新則是以經營性租賃為代表的輕資產服務模式。
在貨運金融服務極為發達的歐美地區,貨車租賃市場早已非常成熟,其中美國貨車租賃滲透率已達到 25%。我國的貨車租賃起步才短短五年時間,雖然貨車租賃保有量快速增長,但對比美國市場,國內貨車租賃滲透率還不到 1%,租賃市場潛力巨大。
而在自動駕駛和物流物聯網技術方面,中國和歐美發達國家這一次卻走在了同一條起跑線上。國內企業在物聯網+貨運行業的成熟技術實踐,使得我國已經具備大規模推動物流行業智能化普及的實力。
現在,貨車租賃市場的巨大潛力疊加智能物聯網技術紅利,正在帶給中國物流行業一場顛覆性變革的機遇,也正在催生一批引領這場物流行業變革的全新服務平臺。
在國內貨車租賃市場中,G7 作為最早以“數字貨艙”+“經營性租賃”作為核心模式的公路物流物聯網技術公司,成為了這一輪物流貨運系統創新的資深玩家和行業領導者。
通過對 G7 技術平臺以及資產服務運營模式的深度剖析,我們不僅可以看懂現代物流體系的創新邏輯,也能為眾多物流行業客戶和企業客戶提供一份全新的參考。
降本增效:物流行業的核心命題
據統計,我國大約有 3000 萬名的卡車司機,以及超過 1000 萬的貨運車輛。貨運危險系數高、多超載才能多賺錢、貨車司機工作超時、疲勞駕駛,這些都只是我們外人看到的表面問題,而在內行看來,物流行業面臨的問題卻要更為復雜和難解。如何在保障安全運營的基礎上從每個貨運環節降低成本、增加效率,是這些物流車隊和司機永遠關心的核心命題。
首先就裝備本身而言,過去的掛車就是一個黑箱子,只要開出去就一無所知,在哪里?裝了多少貨?是否超載?輪胎或重要部件狀態是否正常?都需要通過傳統的人工查看、測量、記錄、反饋等一系列的動作實現信息閉環。一個上百臺車的車隊管理工作,意味著無數的重復低效工作以及依賴人工必然會產生的判斷不專業、數據不準確等一系列問題,同時信息的不對稱和滯后也直接限制了車隊的資產使用效率。
其次,對于公路物流貨運企業而言,貨運量的多少是決定企業能否生存和贏利的關鍵,而貨運量的周期性不均衡波動,成為困擾很多企業平穩發展的極大制約因素。從 G7 的公路貨運大數據來看,近 5 年來,全國公路貨運量的年復合增長率達到了 4%,但是每一年當中貨運量會出現非常劇烈的季節性波動,比如 6.18、雙 11、年末等貨運旺季。并且不同行業的貨物運輸也會出現更為劇烈的波動,比如今年疫情期間,像鋼鐵、煤炭等大宗貨品的運量就出現大幅下滑,而快遞運量則有較快的上升。貨運量的變動會給這些企業的運力調配和業務增長帶來巨大壓力,貨運量波動對于實力較小的承運企業更是生死攸關。
與此同時,國家在產業政策方面日趨頻繁和嚴格的變動給貨車資產配置帶來種種不確定因素。比如對掛車尺寸、標準的規范,以及《按軸收費》政策的出臺,貨車政策的趨嚴導致部分承運公司出現大量淘汰車型,也會出現一些非理性的購車行為,導致貨車資產的錯配和浪費。
以上這些問題都和貨車的智能化水平以及車隊的資產組合模式密切相關。面對行業市場、貨運量、產業政策的快速變動,如何提升數字化能力?重資產經營模式 or 輕資產模式?這成為眾多物流貨運企業必須考慮的問題。
行業難題的緊迫已經在催生新的行業解決方案。一方面,通過貨車智能裝備和車隊智能資產管理來優化運力效率;另一方面,通過經營性租賃的貨車資產模式的優化配置來降低運力成本,成為物流貨運企業實現業績增長,獲得持續經營能力的必然選擇。
數字貨艙:G7 資產服務的技術優勢
如何讓一家快遞公司分散在全國各地的車輛實現在一個系統內調度?
如何讓一個物流公司的幾百名司機通過觀察發動機數據來改善駕駛習慣以節省 10%的油耗?
如何讓一個長途司機在偏僻地區無人值守的加油站,不用現金就能加到質量可靠的油品?
如何保證一家牛奶加工廠的酸奶從工廠到用戶手中,酸奶的溫度全程時刻保持在 4 度?
這些場景正是物流行業在迎接全面數字信息化來搭建全新生產力體系階段,所面臨的最真實的一些挑戰。
在 G7 創始人兼 CEO 翟學魂看來,貨車、司機、貨物、能源補給等整個物流行業環節都可以實現數字化、標準化,在此基礎上,實現物流行業的智能化。
成立十年,G7 一直堅持將物聯網技術輸出到物流行業,來提升物流的效率和安全,為行業搭建一個 “操作系統”級的基礎設施平臺?,F在,G7 已經實現了服務模式從“按使用付費”到“按結果付費”的升級,建立起安全管家、網絡貨運和智能裝備三大核心業務,又在 2018 年在業界率先創造出“數字貨艙”這一物流智能裝備。
“數字貨艙”,翟學魂形象地稱呼它為“會說話的掛”。通過智能終端與數據傳感器,可以采集車廂內的貨物體積、重量、溫度等多維度數據信息,然后結合大數據智能決策,實現頭掛匹配、AI 量方、載重監控、溫度控制、防側翻等一系列場景的智能化應用,對掛車與貨物實現可視化、標準化、集中化的系統性管理。
簡單來講,G7 數字貨艙,就是通過將物聯網、大數據、AI 等前沿技術與傳統掛車相融合,實現對傳統掛車的智能化升級,幫助物流企業顯著提升掛車運輸的安全性、大幅降低管理成本。目前數字貨艙已經發布了快遞快運版、大宗版、冷鏈版三種解決方案。
在快遞快運中,數字貨艙可實現對艙內貨物裝載的實時記錄,精準度高達 98%,平均裝載率提升 2%,滿足快遞快運在低成本競爭壓力下對于裝載效率的高訴求。
在大宗領域,數字貨艙對艙內載重實現實時精準監管,防止偷貨、換貨、竄貨,可以代替人工抽查記錄的傳統管理,極大降低管理成本。并且,G7 與中國鋁業合作推出的輕量化鋁制掛車,與鐵掛相比自重輕 1 噸,一些特定行業就可以通過多運輸 1 噸的貨物來獲得更高收益。
在冷鏈領域,數字貨艙能夠實現對溫度的遠程實時控制,滿足生鮮行業對于在途溫度的嚴格要求。不僅如此,當途中檢測到冷機故障時,G7 數字貨艙還支持遠程消除故障,保證冷機處于最佳狀態。
物流企業在使用 G7 數字貨艙時,就可以免費使用 G7 智能資產平臺,通過 IoT 技術實時數據,實時掌握車隊資產狀態,實現車隊高效運營和成本有效管控。
在 G7 數字貨艙運營至今的兩年中,其“足跡”已覆蓋 357 個城市,累計行駛 3 億公里,累計行駛了 402 萬小時,累計車輛監控管理 1700 多萬次。G7 數字貨艙全國交付中心累計超過 15 家,全國簽約服務網點 25 家,并有超過 800 個合作服務網點,覆蓋全國 30+省級行政區。
目前,G7 數字貨艙已成為行業內規模最大的智能資產服務平臺,主要覆蓋德邦、京東、順豐、跨越、安能、等客戶,牢牢占據新增掛車租賃市場第一的位置。
經營性租賃:G7 資產配置的新賽道
物流企業、貨運車隊所面臨的貨運量、產業政策和市場需求的變動風險,對他們的經營模式和資產配置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不同行業在不同周期的貨運量的劇烈變動,要求物流企業采取更為靈活的貨車租賃來調配運力;日趨嚴格的貨運產業政策,也在迫使物流企業轉變重資產采購模式而采取標準化卡車租賃以節約資產成本;而貨運市場的差異化需求變動,也要求物流企業在專業化貨車定制和通用化貨車租賃上進行合理配置。
這些新的解決方案,無一例外地指向了經營性租賃的貨車資產服務模式。
在歐美成熟市場,貨車租賃比大概在 20%左右,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美國卡車租賃公司 Ryder。Ryder 誕生于 1933 年,目前占有美國最大的商用車隊市場,管理著全美 27.2 萬輛卡車。旗下長短期租車業務占到總業務的一半多。Ryder 從融資租賃模式起步,逐步衍生出二手車處置、供應鏈服務、經營性租賃等多元化產品。
現在,經營性租賃代表的真正的輕資產運營以及高抗風險能力,正在被越來越廣泛的市場接受和認可。
通俗來理解,所謂經營性租賃,就是出租人擁有設備所有權,承租人只是購買使用權和相關服務,出租的設備和共享單車一樣具有共享屬性。這一模式既適合出租人對這種高養護成本、技術迭代快的高資產設備的持有和專業管理,解決了承租人資產有限、抗風險能力差的問題,它又適合承租人靈活租用,想要快速實現資產變現的需求。
而融資性租賃,是一種貨車資產的融資手段,由出租人出資購買,承租人分期支付租金的方式來使用和購買貨車,本質上是出租方提供的一種按揭銷售方式,主要賺取利差。目前被很多客戶所青睞的原因是貨車的所有權以及車輛殘值,然而在二手商用車市場中,無論是殘值還是交易的便利性,都和乘用車有很大差距。
對比融資性租賃,經營性租賃有著零首付、低月供、低納稅、低維保成本、低準入門檻等方面的優勢,更有著靈活性的借還優勢,非常適合不堅持自持資產,而是需要高現金流、高靈活性的物流貨運企業。
總之,經營性租賃可以幫助物流貨運企業實現:1、減少固定資產投入,提高資產效率;2、降低業務波動風險,提高運力靈活性;3、降低車隊管理成本,獲得全周期的資產服務。而這些正是經營性租賃逐步成為貨運資產服務新趨勢的根本所在。
根據相關數據,截至 2020 年 7 月,通過經營性租賃服務模式,G7 已經為客戶累計降低 1 億多的資產成本。當然,能讓 G7 在行業中脫穎而出,不僅在于其提供了靈活的經營性租賃模式,還在于提供了配套的智能化資產,而這也是 G7 區別于國內外同行業對手的差異化優勢。
智能化資產+經營性租賃:產融協同的良性雙循環
以通用電氣(GE)為代表的“產融結合”的模式,也就是從實業向金融業演進的“由產而融”,以服務產業業務為宗旨的金融業務,可以為產業上下游客戶提供多元化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從而有效發揮金融和實業的協同效應。
想要實現產融協同,就必須對物流行業進行全流程的數字化、智能化改造,通過 AIoT 能力將貨物、貨車、司機等狀態變成可視化的的智能化資產,才能形成對物流貨運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務。
對于 G7 而言,“智能化資產+經營性租賃”的結合,正在產生強大優勢互補,產融協同的良性雙循環效應。
首先,數字貨艙所具備的 AIoT 能力讓 G7 可以獲取海量數據,實現客戶運營狀況和業務健康度的評估,從而支持租賃業務的風險管控。同時基于十年的行業積淀,G7 在對客戶的選擇和評估上,又具備獨一無二的優勢,保證了平臺的良性運營發展。
其次,區別于單純的貨車租賃金融服務,G7 積極投身于“數字貨艙”智能資產服務平臺的制造,洞悉客戶需求,了解客戶狀態,極大地降低銷售成本,也降低客戶的運營成本。伴隨使用數字貨艙客戶的不斷拓展,規模效應的顯現,經營性租賃模式的市場接受度也進一步得到提升。
此外,G7 所推動的智能化資產和經營性租賃的結合,也提升了企業的差異化優勢和行業標準。智能化推動了物流體系的標準化和專業化,必然要求越來越多物流企業采用租賃方式來解決運輸需求。
兩者的結合,將最終提高物流行業的智能化、集約化水平,提升行業金融資產的利用效率。
正如我國其他所有傳統行業一樣,物流業也正在承受全球貿易爭端引發的外部風險,也正在面臨智能時代到來所提出的轉型挑戰,特別是年初新冠疫情影響下,一些物流企業更是迎來了短暫停擺的“至暗時刻”。
環境的變化、行業的變革和黑天鵝事件的突發,使得物流行業當中的每家企業和從業者不得不思考物流業的發展方向,以及自己所要把握的新生存位。而從我們對 G7 平臺一番考察來看,以 AIoT 技術引領的智能資產服務和以此為基礎的經營性租賃的貨車資產模式,正在成為我國物流行業轉型變革的全新趨勢。
正如一開始我們看到,六七十年前,正是美國碼頭上面的一個個標準化的“集裝箱”貨艙的出現,推動了整個物流系統化的基礎設施變革。那么,在現在這場新技術和商業模式的變革面前,智能數字貨艙的出現,將使得我們再次迎來新的一次“集裝箱式”的變革機遇。而這一次變革的規模和影響,可能將并不亞于“集裝箱改變世界”的產業價值。
責任編輯:pj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12文章
44897瀏覽量
375803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1463瀏覽量
269860 -
大數據
+關注
關注
64文章
8905瀏覽量
13763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