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在行業趨勢拉動與美國打壓雙重力量作用下,華為云管端戰略,出現向云突圍的方向演進的跡象。華為云的策略,開始向存算分離方向發展。雖然還達不到云2.0的預期,但無疑是走在正確的趨勢方向上。
一、當前華為業務總的戰略形勢
華為的主要業務戰略是云管端。“美國-華為”一戰下來,總的來說,華為在“端”上受損,下一步肯定要在“管”與“云”兩樣里,找一個主要突圍方向。這是一句話的大勢。
云管端,拿一艘戰艦來比喻,端好比船頭,管好比船身,云好比船尾。評估美國瘋狂打壓后,華為的業務發展的總形勢,人們會意外地發現,形勢沒有人們想象那么悲觀。原因是,美國并沒有打中要害。特朗普的火力,主要集中于船頭的尖頂,也就是華為的手機終端。這里本來就不是華為賴以起家的根據地,而是新暴發起來的“端”。就算打沒了,也不過讓華為從尖頭船變回平頭船,回到老本行,不可能讓華為蝕老本;何況還打不沒,因為有五眼聯盟外的巨大市場,夠華為吃的了。華為就像劉鄧大軍出山,在外循環中也已經趕不回去了。“端”的大勢,仍是華為戰略進攻態勢。這里不詳細分析。
要分析的是船身與船尾的戰損情況。當年英德頭號主力戰艦對決,導致英國皇家海軍旗艦胡德號沉沒,是因打中船身(彈藥庫),隨后俾斯麥號戰列艦被報復擊沉,是因為打中船尾(打中船舵)。華為這一巨無霸型戰艦,經過此戰,所幸船身(管道業務)、船尾(云業務)都沒實質受損。這歸功于特朗普是蓋酒店出身,炸酒店可能還靠譜,炸通信業,都不知炸哪兒,特沒譜。走下坡的美國以舉國之力,竟連一個公司戰艦的要害都打不中,說明已不復當年之勇。現在輪到華為出牌了,是從管來反擊,還是從云來反擊,左右都可逢源。
如果從“管”的角度出擊,收回“端”上的損失,最狠的招是,說服國家調整中國通信業布局,令華為與三大運營商進行戰略分工,實行管道的軟硬分離,把硬的部分全交給華為,讓運營商經營軟的部分。這是呂廷杰最先提出的思路,非常富于戰略想象性。這就是,回到上世紀90年代美國網絡中立的思路,實現管道硬件對所有運營商實行中立,運營商不介入管道建設。華為肯定有這個能力,而且一把就會把“端”上的損失全撈回來,而且撈回幾倍都不止。反正運營商一直對國家不出錢,而自掏腰包投入管道建設(典型如中移動建設TDSCDMA)頗有微辭,而且BAT想進也進不來。此舉可一石二鳥,同時解國家與運營商之“難”。唯一問題是,以收管道費為生的運營商,要另擇出路,向上升級,如果不改體制,這也是很難的。除非華為戰艦被美國打中彈藥庫,像胡德號那樣,中國才能下得了這樣的決心,這相當于行業范圍內“核戰”級的反擊。由于美國當前打擊華為力度實在太弱,難以達到啟動這種反擊的要求。特朗普這么不給力,令人扼腕嘆息。
剩下來的就是“云”反擊了,優點是不勞國家出手,企業自己在市場上就可以搞定。華為自己的選擇,就是下面詳細解析的存算分離,將是下一步華為云戰略的核心。“云”是華為戰艦的船尾,是船舵所在位置,是決定命運方向的地方。當年俾斯麥號何等霸氣,三分鐘就擊沉了英國皇家旗艦,最后就是因為船尾的舵癱瘓了,成了英國人的活靶子。“云”正好是特朗普難以搞懂的地方,是行業發展中管舵的地方,是下一步中美數字經濟超車與反超車之爭中真正的決勝之處。
二、存算分離,從高端哲學到地溝野戰
1、哲學視角的存算分離
從亨廷頓視角望過去,一部文明史,大話一下,可以簡單說成是存算分離史。我曾在深圳,當著華為數據存儲與機器視覺產品線副總裁尚海峰說,西方文明世界觀最頂端的問題,叫存在論(being)。西方人生觀的第一問題是:在(to be)或不在(no to be)(《哈姆萊特》主題),存在哪里?這不就是存儲問題嘛。大家聽了哈哈直笑。我說你們別笑,這是牟宗三概括的。他說東方文明世界觀的最頂端問題是相反的變易論(becoming,譯為古漢語就是《易》)。東方人生觀的第一問題是:你是什么變的?(這是《西游記》的主題)。這其實就是一個計算問題。計算無非就是一個由A轉變為B的過程。比如改幾個基因代碼,美女就“變”(becoming)白骨精了。存算分離最高的意蘊在于,什么東西,光存在,放在那里不動,并不一定有價值;改變存在狀態的過程,釋放其潛力,才是更大的價值所在。
維納的信息論,區分了信息相對于人的兩種基本狀態,一是being,一是use。前者對應的,就是存儲,后者對應的是計算。《人有人的用處》這本名著的譯名翻譯壞了,實際在說的是,信息存儲起來,為人所在(being),不如通過計算,為人所用(use)。
2、野戰中的存算分離
華為畢竟是野戰出身,光有玄學價值的事情是不做的。從野戰軍的角度看“云”的所以然,看到的是什么呢?
存算關系在ICT歷史發展中經歷了幾個階段。最初是存算一體的大型機,后來發展成存算分離的IOE架構,又到存算一體的大數據,未來將再次走向存算分離。過去存算一體時,發展的瓶頸主要在網絡,但網速提高后,本地計算能力,就成為瓶頸。如何從負載平衡發展到算力平衡,需要求助于分布式存儲計算的出場。
華為在分布式存儲計算上有領先優勢,針對各行業客戶大數據系統更好的支持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提出了大數據存算分離的解決方案。即在存儲層通過大數據存儲接口,將大數據平臺計算和存儲完全分離開,以松耦合的方式聯接。
3、存算分離的商業優勢
原來中電信之所以沒有把IDC的業務做大(只做到60億左右的規模),與本地存儲只能本地計算有很大關系,與集中封閉的商業模式也有關系,因為它們限制了增值應用生態的發育。
華為的策略是提供存算分離的基礎服務,提高節點容錯能力,靈活調度算力,鼓勵在上面由其他主體開發優秀應用,將數據跑起來,這是一種開放的策略。
在管道上增值,這是三大運營商一直沒有解開的心結。這里的增值,不是指自己直接開發增值(所謂“行商”策略),而是指引進生態力量,開放增值。而開放計算力,是開放增值的技術基礎。
聯通開始在這方面開竅,大數據存算分離一上來,利用它運行精準營銷系統,一個季度經營收入增長510萬,預計每年將帶來2000萬以上的收入增長。
4、存算分離的潛在商業空間
我贊同存算分離這個方向,但無意表揚華為,反倒想在一點上批評(或更準確說是期望于)他。多年前我就建議華為分析亞馬遜的報表,從中理解美國幾大家中,為什么只有他搞大數據和云計算真正賺錢。華為目前的存算分離,還只是一個技術云(云1.0)的思路,而亞馬遜的是商業云(云2.0)的思路。維納沒有指出,計算之用(use)是指什么,實際有技術之用與商業之用兩分,前者開支只占企業的5%不到,后者開支會占到35%以上。所以同樣是計算,亞馬遜比別人都賺錢。
華為不應認為,商業是應用層的事,我不該與應用商爭利。這就過了,走到了原來中電信IDC路子的另一個極端。打個比方,用音樂代表商務,聲卡是應用,這與平臺無關嗎?平臺方想的應該是,如何將音頻功能整合進主板,讓應用商聚焦在更增值的能力上。對這個不同意見,希望華為這次聽進去,因為當前數據變為通用性資產的大勢,會在中國創造一個大利潤池。華為不把握,就給別人了。
(文/奇平)
原文標題:當前華為業務總的戰略形勢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通信頭條】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411瀏覽量
251513 -
云存儲
+關注
關注
7文章
736瀏覽量
46042
原文標題:當前華為業務總的戰略形勢
文章出處:【微信號:txdoutiao,微信公眾號:通信首條】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