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互聯網電視時代以來,彩電市場的價格戰成為常態,均價不斷下滑,TV面板供大于求,在過去一年里價格不斷下滑。不過從今年6月開始,面板此前的供需狀態被打破,迎來了一波連續上漲。對比群智咨詢6月上旬和9月上旬的數據,32英寸、39.5英寸、43英寸、50英寸、55英寸、65英寸、75英寸的面板價格漲幅分別為50%、28.3%、39.1%、40%、31.2%、16.8%、9.1%,呈現全面上漲趨勢,中小面板的漲幅尤為明顯。
面板的漲價也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一些彩電品牌產品價格的上漲,小米從8月28日起對旗下43英寸至65英寸的6款電視零售價分別上調100元-300元,創維電視從9月1日起全線漲價,TCL電視也在8月開始漲價。這一輪面板漲價有供應端和需求端雙方的共同作用,雖然會影響到彩電產品的短期價格,但不會因此終結彩電市場長期存在的價格戰問題。
疫情催化、面板商退出,供需失衡致面板價格大漲
面板價格的大幅上漲,有疫情、面板商數量減少等因素的影響。
根據洛圖科技數據,進入7月,全球中大尺寸面板出貨同比增長超過20%,幾乎達到近年新高。其中,TV面板出貨維持在高位,當月出貨2300萬片,華星光電、夏普、三星顯示器、群創光電分別環比增長 3%、64%、1.5%和1.5%。不過面板出貨量的增長,并沒有因此滿足彩電品牌今年下半年的采購需求。
疫情對彩電的出貨量產生了較大影響。今年上半年彩電出貨量相比去年同期有所下滑,其中一季度主要源自國內市場出貨量大幅降低,二季度則源自海外市場出貨量的下滑。奧維睿沃數據顯示,1月因春節假期處于銷售淡季,2月、3月因疫情導致生產受限,一季度國內市場彩電出貨量下滑23.7%;二季度則因海外銷售淡季和全球疫情蔓延的影響,4月、5月海外出貨量分別同比下滑21%、13%,6月海外出貨量雖然同比增長17%,但二季度海外出貨量仍然同比下滑5.9%。
疫情期間在線教育和遠程辦公加速發展,推動了顯示器、筆記本電腦的銷量增長,促使不少面板商加大對于IT面板的投入。相比TV面板,IT面板的盈利表現更佳,一些面板商在三季度繼續維持高IT產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對大尺寸TV面板的供應。
此外,今年LGD關閉本土TV面板產能,三星顯示器也宣布在今年年末退出LCD市場,韓系面板商陸續退出面板市場。洛圖科技數據顯示,2020年7月份三星顯示器TV面板產能253萬片,占到全球約11%的市場份額。韓系面板商出清,短期內上游端又缺乏新增產能補充,讓一些彩電品牌擔心市場供應是否因此受到影響,進而會擴大采購計劃。
上半年遭遇出貨量不足、韓系面板商退出和IT面板擠壓TV面板產能等一系列因素,彩電品牌勢必會加大對于TV面板的采購,以應對下半年的幾個促銷節點。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副秘書長董敏表示,彩電市場在下半年將迎來海內外的銷售旺季,國內有十一黃金周的線下大促和雙十一的線上大促,海外則因疫情對供應鏈產生影響,渠道庫存持續處于低位,補貨意愿較高。
價格戰不會停止,但將刺激品牌開發更多高附加值產品
目前來看,面板漲價推動了彩電產品的價格上漲,短期內產品均價會出現一定幅度的上調,但考慮到彩電行業容量不足夠大,主力從業者實力相當及跨界者對于行業的看好等因素,共同促成了現今的行業格局,價格戰并不會僅僅因為面板價格的漲跌而終結。
彩電產品因面板成本上漲而提價,也不會對消費者的消費信心產生較大影響。隨著人們這些年消費能力的提高,消費者更愿意在價格和性能上尋找平衡,而非單純傾向于購買低價彩電產品。“目前消費者的需求和品牌商的供應是存在錯配的。消費者更希望買到一些性能相對較高,價格上也可以接受的產品,但不少彩電品牌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反而提供了一些低價產品。”董敏向中國家電網表示。
此次面板漲價會促使各彩電品牌更加深刻地意識到,低價產品極易受到上游制造成本的波動,進而影響利潤的變化,中高端產品則憑借其本身的高溢價,在應對上游成本的波動時能夠更加從容。一些偏向走銷量的彩電品牌可能會加強產品創新,開發一些附加值更高的中高端產品,彩電行業也會因此朝著更加高質量的方向發展。
面板的供不應求,可能也會影響品牌格局發生變化。“在這個面板短缺的周期,對于上下游產業鏈有縱深控制的彩電品牌可能會具備更大的優勢,”董敏強調。
責任編輯:tzh
-
彩電
+關注
關注
3文章
523瀏覽量
45095 -
互聯網
+關注
關注
54文章
11170瀏覽量
103500 -
面板
+關注
關注
13文章
1680瀏覽量
5393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