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切入智能汽車領域,從目前來看是一個大概率的事件,而國外媒體報道有關 Apple 和現代的合作,DongA Ilbo 韓國媒體報道(彭博和其他媒體也評述了這個消息)包括 Apple 向起亞投資 4 萬億韓元(合 36 億美元),作為與起亞合作生產電動汽車開始(在美國佐治亞州的汽車制造廠生產蘋果汽車)。而報道的核心,其實是蘋果基于現代起亞的電動全球模塊化平臺(Electric - Global Modular Platform,E-GMP),這個純電動汽車的專用平臺上,基于蘋果的系統構建新的車型。我覺得本身折射的問題有兩個:
1)Apple 專注的可能是座艙和自動駕駛為前端的,車輛聯網和后臺整合的內容,包括傳統的三電部分已經成為共性技術
2) 而在全球電動汽車競爭這么激烈的情況下,現代光靠三電技術還有平臺化,其實和目前的其他車企的差異化并不明顯,在自動駕駛方面,現代起亞是比較保守的
01、現代的自動駕駛策略
在 12 月 10 日,現代的 IR 的文件是韓文的(???? ?? ????),在這份文件里闡述的總體策略如下: 現代主體是基于安全策略,按照 FCA、BCA、HAD、HDP、SVM、PDW/CA RSPA 和 RPP 等單項功能進行展開,原則上在 2020(開發)-2022 年(逐步導入)L3 高速公路自動駕駛的內容。相關的 L4 方向的工作,實在 2022 年中期在首爾部分區域進行測試。 備注:現代的導入節奏,比幾個豪華車企要慢一些
圖 1 現代有關于 ADAS 和自動駕駛的總體時間戰略
在感知上面,L2 和 L3 共性采用了前置攝像頭和毫米波雷達,在 L3 上增加了前 Lidar 和后視覺的方案。
圖 2 感知配置 1
L2 物體識別 :車輛 / 行人 / 兩輪車 / 固定小障礙物 : 短途中斷,變道輔助,偏轉驅動性能的改善 道路環境意識 :車道 / 停車線 / 路標 / 停車位線 / 交通燈 :提高自己的車輛位置和駕駛 / 停車位識別性能 L3 與相機 / 激光雷達(點云)相比,識別精度有所提高 識別外部物體的形狀 :通過固定障礙物 / 道路邊界識別提高駕駛 / 定位性能 全方位檢測和檢測距離增加 :識別遠程目標和先前的車輛,通過識別周圍的建筑物和結構來識別自己的車輛
圖 3 感知系統配置
和所有的車企一樣,現代也是從分布式的 ADAS 系統導入了 ADAS 的域控制器,單個傳感器僅具有基本識別功能,包括傳感器融合判斷和控制功能位于集成控制器中,建立標準化傳感器和集成控制器以及 CANFD 通道之間的輸入 / 輸出規格,建立了以集成控制器為中心的架構。
圖 4 ADAS 的集成化架構
這里有一個簡易的現代 ADAS 的域控制器架構
圖 5 域控制器架構
02、為什么愿意合作
我們可以看到基于現代起亞的狀態,在三電技術開發、整車平臺方面,現代做了很多。
圖 6 現代起亞的 Plan 2025 是要做整合的移動出行平臺
但是基于下一步持續上量和增加電動汽車的附加值來看,現代起亞在智能化方面明顯是具備一定短板的,要補齊這個領域,目前現代起亞沒找到合適的合作伙伴。目前大的車企圍繞豐田(日本一系類的朋友圈)、通用(本田還有微軟等科技企業)、大眾(福特的朋友圈)還有奔馳和寶馬,這個系列很燒錢而且要持續維持電動汽車上量。
從導入 Apple 合作,勢必要接受很多的變化,整個主導地位,特別是在智能化方面目前自動駕駛和智能化的連接,現代起亞如果合作成了的話,是第一家愿意給新技術打下手開放平臺的企業,這條路徑如果真走通了,會有更多搞技術開發玩家植入空間,甚至可以買下市值不高的汽車企業作為子公司再剝離出去部分,這個玩法就是肢解和分化的過程。
小結:我覺得今年美股和 A 股對于汽車行業的看法,從新勢力的看好,還有一些傳統企業的分化,其實并不是這些企業未來都能活得好好的,最主要還是看后面有更重要的力量(美國和全球面向自動駕駛和智能化方向的 IT 技術企業)來推動這個變化。傳統車企如現代企業在某些方面慢了,想要完成自己的計劃,可能就需要釋放相當的主導權,來找到未來自己在智能汽車方向的位置(開放平臺和代工來確保自己還在)
編輯:hfy
-
控制器
+關注
關注
112文章
16427瀏覽量
178901 -
Apple
+關注
關注
1文章
930瀏覽量
52862 -
adas
+關注
關注
309文章
2191瀏覽量
208766 -
自動駕駛
+關注
關注
784文章
13910瀏覽量
16676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