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資源相對有限的Sub6G頻譜相比,毫米波具有頻譜豐富、連續性好的優勢,能夠支持高速率網絡連接,因此成為5G商用必不可少的頻段,也是目前各國運營商和設備商推進的重點。例如,近期愛立信在毫米波方面動作頻頻,先后與一加、OPPO和高通進行了毫米波的測試,在速率和應用場景方面不斷突破。
“毫米波技術潛力大,頻譜豐富,應用前景廣闊。在5G中后期,隨著Sub6G頻段充分應用,毫米波將成為必然選擇,帶來超過千億美元的市場空間。”愛立信東北亞區網絡演進高級專家韓志聰近日在接受通信世界全媒體記者采訪時表示。
技術優勢突出,引發高度關注
根據GSA的數字,截至今年6月全球共有123家運營商投資毫米波,其中21家運營商正在計劃部署5G毫米波網絡。毫米波在全球的受歡迎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目前,全球用于5G的毫米波資源集中在24.25GHz~29.5GHz(n257、n258、n261),37GHz~40GHz(n260)以及40.5GHz~43.5GHz(n259)。全球已有28家運營商完成毫米波頻譜分配,美日韓已開始在商用網絡中部署毫米波。根據GSMA的報告,北美已應用28GHz(n261)和39GHz(n260)頻段,規劃分配24GHz和47GHz頻段;日韓已應用28GHz(n257)頻段,規劃40GHz;歐洲、澳洲和中國均在考慮26GHz(n258)頻段。
那么,毫米波為何成為5G的香餑餑?這還要從其技術和應用優勢說起。眾所周知,毫米波具有頻譜高、波長短的物理特性,加之之前占用較少,因此與Sub6G相比具有明顯的技術優勢。愛立信東北亞區無線產品線產品經理孫可將毫米波的優勢總結為以下幾點:第一,頻譜豐富,用戶體驗速率高;第二,時延極低;第三,天線小,設備輕量化,部署方便;第四,采用點對點通信機理,定位精度較sub6G更高。
也許有人會詬病毫米波頻譜高所產生的傳播損耗大、容易被遮擋的問題,但是孫可認為,沒有絕對的劣勢技術,某些時候劣勢也可轉化為優勢。“波長短,在應用中更容易形成隔離,便于對覆蓋的控制,從而實現覆蓋島之間的不同配置。”孫可認為。例如,工廠園區攝像頭監控區域可配置為上行優先,廠房傳送軟件下載則可配置為下行優先。
3GPP早已將毫米波優勢資源納入5G標準化工作中。據悉,在R15版本中,毫米波的標準化程度已經較高,能夠支持商用,定義了用戶配對、用戶跟蹤、多載波管理等與Sub6G不同的部分。目前基站與UE(包括手機與CPE)均有成熟的商用產品。此后的R16版本又進一步做了增強和優化提升,通過減少系統開銷、增強性能、提高網絡覆蓋以提升頻譜效率,如引入高階256QAM調制、完善IAB回傳等場景。
技術優勢明顯,標準化工作推進順利,毫米波引發了各國政府和運營商的高度關注。
適合熱點場景和高精度定位業務
技術優勢只有轉化為商業優勢,才能充分發揮毫米波的潛在價值,打通價值變現的閉環通路。那么毫米波適用于哪些應用場景?
愛立信東北亞區無線產品線產品經理劉威揚認為,毫米波的傳播以Los徑與反射徑為主,這一特性決定了其特別適合于某些應用場景。面向2C,毫米波適合于業務量密集的街道、比賽場館、演出場館、車站等,服務于手機終端,也可以作為回傳補充實現IAB,達成5G基站的部署,擴展網絡服務范圍;面向2B,毫米波因為高速率、低時延、容易隔離、定位精度高的特性,可以向不同方向優化,從而廣泛應用于智能工廠、園區、碼頭、交通等領域。此外,毫米波的超大帶寬屬性,也可以應用于實時的媒體轉播、快速布放的監控業務等。
上述場景目前已經在部分運營商得到了先行驗證。例如,2020年初Verizon成功地在賽場上利用毫米波5G實現了如下4G無法承載的業務:第一,VR實時觀賽,觀眾可以在場內選擇不同的視角來借助VR頭盔、手機觀看比賽;第二,AR賽事解說,利用手機與后臺數據分析實時聯動,疊加景像來查看球員信息、比賽數據,還與FoX媒體合作,將比賽實況利用5G網絡對接衛星直接分發。
展望未來,由于設備小、易于部署、容量極大,隨著技術的更新,毫米波可以提供單點超過10Gbit/s的速率能力,為應用提供極佳的傳送能力,加速全息通信、沉浸式VR云游戲、網聯機器人等具有逼真影像業務的發展。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毫米波的商用也在一步步推進,總體而言目前處于產業初期,應用范圍較小,市場空間并不明朗。運營商絕大部分在做早期測試驗證,用于城市高業務熱點區的容量吸收、高端用戶的口碑提升;歐洲、日本等運營商也在借助毫米波滿足2B的差異化需求。
從產業鏈角度看,目前毫米波仍面臨一些掣肘:基帶處理要求高,計算量大,對回傳要求高;天線物理尺寸小,設計集成度要求高,通常以IC芯片的方式實現,產品設計難度大、成本高、設計周期長;終端角度看,目前支持毫米波的比例較低,芯片豐富度不足,根據GSA最新統計,僅30%左右的終端支持毫米波。
“無論網絡還是終端,均需產業規模商量才能降低成本。因此產業鏈需要就應用場景盡快達成共識,充分利用現有產業成果,推進產品規格的歸一化定義,并對終端支持及早提出要求。”劉威揚認為。
愛立信協同全球運營商積極推進毫米波應用
作為全球主要的5G設備供應商之一,愛立信很早就開始了毫米波相關技術與產品的研發,并持續引領毫米波產業技術。韓志聰介紹,2018年愛立信因產業化毫米波天線與RFIC集成的PAAM陣列芯片而獲得GTI大獎;2018年9月,愛立信先于3GPP標準在北美商用毫米波頻段的FWA應用;2019年4月,愛立信與北美三大主要運營商AT&T、T-Mobile和Verizon率先實現毫米波面向智能手機的商用;2020年3月,愛立信聯合高通首次獲得商用網絡、商用終端4.3Gbit/s的端到端業界最高速率。
據悉,愛立信毫米波產品已經經過3代迭代,面向應用場景進行了大量優化調整:第一代面向FWA應用;第二代面向移動終端應用,小型化和優化,易于街道站部署;第三代基帶集成優化,大幅降低回傳難度。韓志聰表示,愛立信一直在引領毫米波產品研發與優化,低功率、小型化、易部署是毫米波在5G時代的關鍵優化方向。
愛立信目前正協同運營商在全球積極推進毫米波的應用。截至2020年中,愛立信已經完成超過20個商用網或試點的建設。在我國,愛立信也在積極推進毫米波的測試和試驗。
8月25日,愛立信在北京完成國內首個5G毫米波商用系統和商用智能手機測試。愛立信5G Streetmarco毫米波商用基站和一加的5G毫米波商用手機進行了對接,雙方在中國信通院MTNet實驗室完成了無線協議功能和峰值速率等性能測試,在懷柔外場進行了LOS(視距)和NLOS(非視距)等多種場景下吞吐率、業務時延,以及車載移動情況下波束跟蹤、小區間切換和拉遠覆蓋等性能測試。
9月11日,愛立信的商用設備與OPPO的商用CPE進行了測試,完成了國內首個商用系統和商用CPE的5G毫米波測試,首家實現了采用商用終端外場下行峰值超過4Gbit/s,首家采用商用終端實現外場上行峰值達到210Mbit/s,在距基站2.3公里處,下行速率仍可達到200Mbit/s。
“在5G中后期,隨著Sub6G頻段充分應用,毫米波將成為必然選擇,市場空間超過千億美元,毫米波將擴展5G系統的服務能力區間,適應日趨增長的數據流量,激活面向垂直行業的創新,最終增強5G服務社會的能力,促進社會的數字化轉型。”愛立信相信。
-
毫米波
+關注
關注
21文章
1925瀏覽量
64882 -
5G
+關注
關注
1355文章
48479瀏覽量
564793
原文標題:近30家運營商完成頻譜分配 毫米波成5G香餑餑
文章出處:【微信號:mwrfnet,微信公眾號:微波射頻網】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