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80年代,中國芯片業奉行“造不如買,買不如租”的發展思路,使得國產芯片業全面落后于國際水平。到了90年代,中國開始逐漸認識到自主發展芯片產業的重要性,有關方面提出砸鍋賣鐵也要把半導體搞上去,一個標志性的事件是,1996年推出的“909工程”,這是中國電子工業有史以來投資規模最大的工程。由此開始,芯片行業在國內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
過去幾十年,中國的芯片業和國際水平雖然仍有很大差距,但是差距開始逐漸縮小。以產業鏈來看,芯片行業通常被劃分為設計、制造和封測三個主要環節,相對而言,中國在封測環節的實力最強,設計次之,制造環節的實力最弱。
芯片封測的全球市場份額主要集中在中國臺灣地區、中國大陸和美國,龍頭企業是臺灣的日月光,全球市場份額大概占20%,中國大陸的長電科技排名全球第三,另外還有通富微電和天水華天這兩家公司也能躋身前十,三家大陸公司的全球市場份額合計大概占20%。可以說,在芯片封測市場,大陸企業已經是全球的主要玩家。
從芯片設計環節來看,中國的整體實力還有一定差距,不過,最近幾年中國的芯片設計進步很快,涌現出了一些很有實力的公司,比如華為海思,其自主設計的麒麟芯片在細分市場已能做到全球領先,今年上半年,華為海思的銷售額躋身全球芯片設計的十強之列。
不過可惜的是,由于華為自己不從事芯片制造,所以華為海思的芯片只能交給臺積電等芯片制造公司,所以,當美國發出禁令,只要使用了美國設備或軟件的芯片代工企業,想要向華為提供芯片,都必須經過美國商務部批準,這就使得華為陷入巨大困境。從今年9月15日后,臺積電等全球芯片代工企業將停止向華為提供芯片。盡管華為海思在芯片設計上實現了突破,但在芯片制造環節的缺失,最終還是被美國卡住了脖子。面對華為芯片被斷供的困境,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最近做出反思,“中國企業在全球化過程中只做了設計,這也是教訓”。
所以,中國芯片業最大的短板就此充分暴露出來,那就是制造環節。最近,美國方面有消息稱,中國大陸最先進的芯片制造企業中芯國際,也有可能進入美國的制裁名單,這將給原本就落后的中國大陸芯片制造業帶來更大打擊。面對可能到來的美國制裁,中芯國際在第一時間做出了回應——任何關于“中芯國際涉軍”的報道均為不實新聞,我們對此感到震驚和不解。中芯國際愿以誠懇、開放、透明的態度,與美國各相關政府部門溝通交流,以化解可能的歧見和誤解。
從芯片制造業的全球格局來看,臺積電是當之無愧的龍頭,市場占有率超過50%,中芯國際的全球市場占有率大概5%左右,全球排名第五。從技術能力來看,中芯國際代表了中國大陸芯片制造業的最高水平,在去年實現了14納米制程的量產。這和臺積電相比大概有3~5年的差距,臺積電在2015年實現量產14納米,2020年量產5納米。綜合來看,中芯國際在國際芯片制造業屬于第二陣營,但也是中國芯片制造業最有希望躋身一流的企業。
目前國產芯片制造業除了自身的技術差距之外,最現實的短板還在于對國外關鍵設備和原材料的嚴重依賴。芯片制造的基本流程是以晶圓為原材料,通過光刻和刻蝕等手段,將客戶要求的電路布圖集成于晶圓上。從芯片的生產過程來看,加工所需的原材料以及光刻機、刻蝕機等關鍵設備,基本上都被國外壟斷。美國如果對中芯國際實施制裁,最直接的影響就是,中芯國際的設備和原材料采購將大受影響。
從設備供應來看,中芯國際的設備大部分來自境外,排名前三的設備供應商是美國應用材料公司、荷蘭阿斯麥(ASML)公司和美國泛林半導體公司。早在2018年,中芯國際曾以1.2億美元的價格向ASML訂購了一臺最先進的光刻機,這是中芯國際從14納米向7納米突破的關鍵設備,但時至今日,這臺機器遲遲沒有交付。如果中芯國際被美國正式制裁,這臺被無數國人翹首以盼的光刻機,可能將永遠沒有來到中國的機會。目前國產光刻機的最高水平是90納米,和世界領先水平至少有十幾年的差距。
中國的芯片制造業不僅是設備依靠國外,核心原材料也難以自給。比如硅片,它是半導體芯片制造最重要的基礎原材料,在晶圓制造材料成本中占比近30%。目前國際市場的高端硅片中,日本、德國、韓國和中國臺灣地區的五大廠家,占據了90%以上的市場份額。
中芯國際是目前為止中國大陸最有可能躋身世界一流的芯片制造企業,如果無法得到境外的先進設備和原材料,中芯國際不僅將失去追趕的機會,甚至維持現有的地位可能都有困難。一個更極端的案例是福建晉華。2018年,福建晉華被美國列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無法正常采購美國設備,投資50多億美元的廠房只能被迫停擺。
因為制造水平落后,我國每年要進口大量芯片,去年我國的芯片進口產值超過3000億美元,是我國最大的進口商品,而我國對石油的進口規模也不過2000億美元,我國芯片制造業對于國際市場的依賴可見一斑。按照有關方面的規劃,到2025年,我國的芯片自給率要達到70%,而目前的國產自給率只有30%左右,想要實現預定目標,可謂任重道遠。
如果美國的制裁繼續升級,對于正在奮力追趕的中國芯片業將帶來極大的困難,短期之內甚至可能和世界領先水平的差距越來越大。不過,從更長遠的眼光來看,這也可以促使中國的芯片行業徹底拋棄幻想,充分意識到芯片自給的重要性。如果能擁有充沛的資金、高端的人才、合理的產業政策再加上時間的慢慢積累,中國芯片業未必沒有起飛的機會。
責任編輯:pj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1155瀏覽量
426346 -
晶圓
+關注
關注
52文章
4973瀏覽量
128222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530瀏覽量
25262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