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工業巨頭西門子正處在新的變革節點。9月28日,從西門子股份公司分拆出去的西門子能源將單獨上市,這項去年開始的分拆計劃即將走到最后一步,也是西門子自2018年8月開始的業務架構調整計劃的最新一步。
此前,西門子旗下除金融業務外有8大業務部門,涵蓋工業、交通、能源、醫療、基礎設施等各個領域,是不折不扣的工業巨頭。劇變的商業環境下,西門子不斷瘦身,大量原有業務被剝離或者獨立運營,自己最終留下了數字化工業集團(DI)、智能基礎設施集團(SI)兩大板塊,重新聚焦工業本身。
聚焦工業制造業的數字化工業集團又格外有些特殊。西門子在過去十余年間持續的一個大動作是不斷對工業軟件公司進行收購,從2007年標志性地完成對三大PLM(產品生命周期管理)廠商之一UGS的收購開始,西門子迄今已經花費了超過100億歐元收購工業軟件公司,其中包括對三大EDA(電子設計自動化)軟件公司之一Mentor Graphics的收購。這些工業領域的數字化工具業務,基本都集中在數字化工業集團,其中也包括西門子推出的工業互聯網操作系統MindSphere。
數字化轉型的浪潮下,工業巨頭西門子的一舉一動都引人矚目。在剛剛閉幕的2020年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上,西門子首次在自己的展臺引入了6家系統集成商合作伙伴一同參展,這樣的舉動對工業企業而言非常少見。西門子(中國)公司執行副總裁、大中華區數字化工業集團總經理王海濱在《財經》的專訪中表示,推動數字化轉型的生態發展非常重要,未來希望邀請更多生態合作伙伴一起展出。
西門子(中國)公司執行副總裁、大中華區數字化工業集團總經理王海濱
工博會后,王海濱在一篇署名文章中表示,當前,中國正迅速從危機中恢復過來。這不僅得益于全國上下的有效應對,也得益于中國企業一直以來對數字化技術所持有的極大熱情,以及開放、共融的胸懷。
疫情對中國企業的數字化進程有何影響?西門子引人注目的MindSphere平臺國內落地一年半后發展如何?工業巨頭與IT巨頭在數字化轉型的浪潮中是怎樣的競合關系?工博會期間,王海濱接受了《財經》專訪,以下是專訪全文。
01
疫情加深數字化理解
《財經》: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步伐在疫情后有哪些變化?西門子在華業務是否受到疫情影響?
王海濱:疫情讓我們對數字化的理解更深一層,大家推進數字化轉型的決心比疫情前更大。企業老總們在思考為什么要驅動數字化轉型,數字化會帶來什么樣的效果時,較疫情之前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這一點從業務上、以及與客戶的交流中可以切實地感受到。
另一方面,相比疫情,我認為對經濟帶來更大影響的是地緣政治挑戰和宏觀經濟周期,這些影響在疫情前就發生了。
大的經濟周期下面,不同制造業行業也有不同的子周期。對于基礎原材料類大宗商品來說,這些行業發展的主要驅動力是產能置換。我認為中國制造業除如電池和消費電子等新興制造業外,總體處于比較飽和的狀態,所以經濟發展不再來自于產能的進一步擴張,而是來自于產能的置換。
比如鋼鐵行業,很多鋼廠需要從市區遷到沿海、沿江的郊區,他們會借機進行技術升級并引入新設備等,這為數字化帶來了一些機會,也是先進產能置換落后產能帶來的動力。
02
工業互聯網的推廣比商業互聯網要慢得多
《財經》:去年4月,西門子和阿里合作的基于云的開放式物聯網操作系統MindSphere正式在華落地,如今發展情況是否符合預期?為什么?
王海濱:工業互聯網場景的廣泛應用、迅速鋪開比商業互聯網要慢一些。
我們手機上的APP通常是相當標準化的場景,可以迅速鋪開。但是一個工業的APP,總是和某個企業具體的很多邊界條件相關,在應用到另外一個企業的時候,不能夠簡單地復制粘貼,而是需要做一些定制化。另外MindSphere的商業模式并不是免費下載,注冊不同的賬號需要不同的價格,這意味著注冊用戶會付出一定成本。
但我認為,工業云仍然是未來行業的發展方向。很多工業企業——尤其是廣大中小企業——他們沒有自己的數據中心,可能也沒有自己的IT團隊來維持機房運轉和各種應用。所以像MindSphere這樣部署在公有云上的解決方案是有需求的,業務邏輯成立,但有待進一步發展。
《財經》:MindSphere下一步在國內的發展計劃是怎樣的?
王海濱:自2019年4月1日在阿里云上發布MindSphere以來,目前大概有200家公司成為了賬號擁有者,絕大部分是開發者賬號。接下來我們的目標不是要再邀請200家公司加入,而是要想辦法讓現有的200家APP開發者,每一家都至少開發出一個成熟的工業APP。
我們想象的商業模式是像Apple Store(蘋果應用商店)一樣,如果說現有的200個APP開發者每家可以開發5個APP,那么將有1000個APP在這個MindSphere商店里。如果一個最終用戶看到某APP契合自己的應用場景就可以去買,APP開發者能夠出售和運營,也可以和西門子分成,這是我們腦海中的商業模式。
《財經》:像MindSphere這樣的平臺,如果只有平臺本身,是否很難推廣?
王海濱:業務推廣初期,客戶自己可能不了解場景,或者沒有能力開發APP,這需要西門子,比如我們的工業服務部門幫助客戶開發APP。這時候西門子需要把MindSphere作為一個解決方案的業務去做。
但西門子單方面的力量是有限的,我們需要發展大量的系統集成商或者APP開發者來加入生態。這次工博會西門子展臺有6家系統集成商聯合參展,其中有2家是與MindSphere的APP開發相關。未來我們需要上百家上千家這樣的APP開發者加入生態,這個業務就會擴大起來,而那些中小企業的最終用戶,也會逐漸積累開發APP的能力。
打個比方,就像西門子的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業務一樣。20多年前,很多用戶對于PLC是什么,以及如何編寫PLC程序也是搞不清楚的。當時,西門子工程師會把PLC程序直接編好給用戶,還會舉辦各種培訓班“手把手”教學?,F在 PLC編程幾乎是每一位工業控制從業者的基本技能。所以,或許MindSphere也會經歷這樣一個過程,只是依然需要時間。
《財經》:您談到工業的數字化很難簡單復制,西門子自己也設立了物聯網服務事業部西門子Advanta(西門子艾聞達)來進行物聯網咨詢業務,整體來看,西門子的數字化咨詢服務能力是怎么分工的?
王海濱:在數字化轉型、工業4.0剛剛興起的時候,有一些公司在管理層中設置了CDO(Chief Digital Officer)的崗位,就是首席數字官,由CDO來推動數字化。西門子并沒有這樣的職位,因為我們不覺得數字化轉型是某一個CDO以及其領導的這一個部門的事情,數字化是公司上上下下每一個人的責任。每一個人都要想到數字化技術來了,我的工作中數據如何能被用來提高生產率?現在可能是根據某種自知自覺來做決策,今后有沒有可能用數據分析來支撐決策?
因此,在為企業提供數字化轉型咨詢服務時,我們也有著不同的布局。例如,新成立的西門子Advanta(西門子艾聞達)能夠面向所有行業企業提供數字化轉型戰略咨詢,涉及制造業、金融、財務租賃、工業園區、交通等眾多領域,幫助企業利用數字化手段收集各種各樣的數據,并用數據支持人們場景的管理、判斷、決策等。
數字化工業集團的業務準確聚焦制造業市場,包括離散工業,比如汽車、航空航天和機械制造,還有過程工業,比如油氣、發電和釀造等,以及混合工業,比如說食品飲料等。同時,數字化工業集團的咨詢在戰略層面往下,更著重于技術落地。制造業企業需要轉型,具體來講是OT和IT如何打通,如何把企業信息孤島打通,因此我們的數字化工業集團客戶服務部逐漸發展出了咨詢服務,咨詢之后會有專門的團隊幫助客戶將數字化項目落地實施。
再舉一個例子,當我們在發展人工智能、網絡安全、人員定位等新的場景和應用時,不是直接告訴客戶產品訂貨號、價格,客戶去下單就行了??蛻粜枰覀兲峁┮环N啟發,告訴他們這個產品構成的場景是怎樣的,以及這個場景能解決什么問題。這時候需要我們做顧問式的銷售。比如說工廠自動化事業部,就有AI方面的咨詢;過程工業自動化事業部的工業通訊業務就有工業通訊安全方面的咨詢等。
03
數字化轉型市場競合并存
《財經》:數字化轉型市場確實有各種各樣背景的玩家進來,在這個復雜的市場里,西門子如何定位自己在數字化轉型市場中的角色?我們的能力邊界在哪里?
王海濱:西門子對自己的定位是一個平臺性的產品公司。
在工業自動化時代,我們就推出了TIA博途(西門子全集成自動化軟件平臺)。在 TIA博途的概念下,我們基本可以把自動化、驅動、工業通訊網絡、人機界面等所有這些工業自動化世界的要素,用統一的編程軟件平臺、統一的數據接口、統一的通訊協議把它們集成起來,這就是平臺。我們希望有大量的機械制造商、系統集成商、工程公司或者最終用戶在這個平臺之上去做二次開發,比如編寫PLC程序就是一種二次開發。西門子會提供一個統一的軟件平臺(platform),客戶自己負責垂直的領域(domain),結合所在行業的工藝訣竅(knowhow)編寫PLC程序。
這個思路同樣適用于現在的數字化工業業務,只不過我們的平臺比原來的TIA更大。不僅在OT領域,我們還提供了研發、設計、仿真領域的IT工具,比如PLM軟件,以及利用MindSphere物聯網操作系統讓設備數據上云,并在操作系統里提供微服務。在這個環境里,客戶仍然要基于它的行業knowhow、工藝去進一步開發自己的解決方案。
《財經》:現在工業領域的數字化轉型市場中,西門子切身感受而言,有哪些新的公司和競爭對手開始進入這個市場?大家是什么關系?
王海濱:IT公司的出發點是在他們熟知的領域向OT底層的自動化來滲透,而西門子的出發點更多的是從OT往IT的方向去拓展。我認為,從OT往IT去拓展相對更容易一些。
IT公司的平臺和生態思維是值得借鑒的。所謂平臺、生態思維就是去設計一個環境,這個環境是開放的,又有一定規則,重要的是“玩家”在其中能夠產生有價值的互動。在IT世界里,我們要改變傳統工業人的思維,需要更開放,需要講求生態、平臺和競合。推動數字化轉型的生態發展非常重要,除西門子,還要攜手工廠、軟件公司、IT/OT結合的公司,共同幫助終端用戶實施轉型項目。
因此,當下你很難判定一家公司是競爭對手還是合作伙伴。它既可以是競爭對手,也可以是合作伙伴。比如說咨詢公司在戰略層面給客戶做咨詢,接下來要落地的時候需要具體的系統、產品和解決方案,正好可以與西門子的業務形成互補。
04
云邊結合是變革方向
《財經》:PLC產品是西門子在工業領域非常重要的代表產品,這一類工業基礎產品在數字化技術的變革下會有哪些新的變革?
王海濱:PLC未來變革的方向是云邊結合的解決方案。
現在PLC運行的算法是由PLC編程語言來編寫,它解決了工業控制的絕大部分任務。但有一些任務,比如人臉識別、物體表面圖像識別等,則需要用更高階的如Python這些語言編寫。
我們認為 PLC下一代技術的發展將變得更加模塊化,例如有可以運行于人工智能算法的模塊,插在PLC背后的底板上能夠與PLC融為一體,進行數據交換,這就彌補了原來PLC不能夠完成的某些任務,也是我們稱之為邊緣計算的部分。
《財經》:對工業領域而言,邊緣計算有怎樣的應用前景和價值?
王海濱:邊緣計算由場景驅動,某些場景特別適用邊緣計算。
一個典型的場景就是通過圖像識別進行產線上產品的質量控制。凡是過去需要某位老師傅基于經驗做出的某種判斷,都不是PLC編程能夠取代的,而通過AI(人工智能)算法則可以完成。AI需要運行在邊緣設備上,這個邊緣設備要和機器設備融為一體,同時,算法也要經常迭代。
而這樣的機器設備恐怕不止一臺,可能有成千上萬臺設備在不同的地方,運行著同樣的算法。當算法需要迭代升級的時候,就像手機更新軟件一樣,可以在云端發布新版本,同步更新到所有的設備,而無需工程師前往現場更新,這是邊緣設備的典型優勢,同時,也離不開云技術的支持。
邊緣計算設備往往需要AI算法,而AI算法又要結合工藝要求,因此邊緣側APP需要大量各行各業工藝訣竅的專家,將知識價值通過邊緣側平臺分享到成千上萬個設備上。
裝備制造業智能制造與智能服務
標桿企業深度考察
責任編輯:xj
原文標題:西門子王海濱:數字化是公司每一個人的責任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工業IoT】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
西門子
+關注
關注
94文章
3034瀏覽量
115780 -
數字化
+關注
關注
8文章
8708瀏覽量
61726
原文標題:?西門子王海濱:數字化是公司每一個人的責任
文章出處:【微信號:IndustryIOT,微信公眾號:工業互聯網前線】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