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國際互連技術大會上,imec首次展示了采用釕金屬(Ru),具備電氣功能的雙金屬層級結構(2-metal-level)互連技術。該金屬是使用特殊的半鑲嵌和氣溝(Air Gap)技術生產,具有更好的使用壽命和更佳的物理強度(mechanical strength)。
透過一個12層金屬分析,證實了這個半鑲嵌技術可帶來系統級的優勢,包含降低阻容(resistance-capacitance,RC)、功耗和IR-Drop。此外,釕金屬也展現了絕佳的潛力,可望作為先進制程的中段(MOL)接觸插塞(contact plugs)的替代方案。
目前,替代性的金屬化材料(例如釕)和替代性的金屬化制程(例如半鑲嵌),正被密集的研究中,以前進2納米或者以下制程技術的前段(BEOL)和中段(MOL )互聯。
在前段設計中,imec提出了一種半鑲嵌(semi-damascene)整合技術,作為傳統的雙重鑲嵌(dual-damascene)的替代方案。為了能夠完全的發揮這種結構技術的潛力,需要有除了銅(Cu)或鈷(Co)以外的其他金屬,它們可以被沉積而無擴散阻擋層,且具有高的體電阻率,并可以被圖模式的使用,例如:減成蝕刻。
這個結構也可以增加互連的高度,并結合氣隙作為電介質,將有望減少阻容(RC)延遲,這是后段制程的主要瓶頸。
Imec首次使用「釕」進行金屬化,并在300mm晶圓上制造并特性化了雙金屬層的半鑲嵌模組。在30納米金屬間距線的測試結構顯示,有超過80%以上的可重復性(無短路跡象),且使用壽命超過10年。同時釕的氣隙結構的物理穩定性可與傳統的銅雙重鑲嵌結構相比。
Imec納米互連專案總監Zsolt Tokei表示,結果顯示,半鑲嵌與氣隙技術相結合不僅在頻率和面積上優于雙鑲嵌,而且為進一步的性能強化提供了可擴展的途徑。氣隙技術則顯示出將性能提高10%,同時將功耗降低5%以上的潛力。使用高深橫比的電線,可將電源線路中的IR下降減少10%,進而提高可靠度。在不久的將來,為半鑲嵌模組開發的光罩組(Mask set)將能夠進一步改善半鑲嵌的整合,并通過實驗驗證去達成預期的性能改進。
Imec還展示了在先進MOL接觸插塞中,使用「釕」替代鈷或鎢的優勢。imec CMOS元件技術總監Naoto Horiguchi指出,無阻絕層的釕,有潛力進一步減小因縮小接觸面積而產生的接觸電阻。
在一項評測研究中,imec評估了釕和鈷,結果表明釕是替代MOL狹窄溝槽中的鈷,最有希望的候選方案。在0.3納米氮化鈦(TiN)內襯(無阻擋層)的孔洞,填充釕的電阻的性能,優于在相當的制程中填充鈷(有1.5納米氮化鈦阻擋層)。研究還證明,釕作為源極和汲極接觸材料,在p-硅鍺(SiGe)和n-硅(Si)上的接觸電阻率都較低,約為10-9Ωcm-2。
責任編輯:tzh
-
電阻
+關注
關注
86文章
5507瀏覽量
171919 -
晶圓
+關注
關注
52文章
4890瀏覽量
127931 -
制造
+關注
關注
2文章
510瀏覽量
2398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