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5G發展最優質的土壤,我們對于5G建設和發展既要尊重客觀規律,又要滿懷信心。”近日,在2020北展媒體預溝通會上,華為公司高級副總裁、中國區總裁魯勇這樣告訴記者。
針對5G的發展,魯勇認為人們應滿懷信心,而信心來自于三個方面:對中國5G網絡能力的信心、對5G產業政策的信心以及對5G生態成熟度的信心。
公開資料顯示,2019年6月6日,工信部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廣電四家運營商發放5G牌照,開啟中國5G商用大幕。經過一年多的發展,截至目前,全國已建設開通5G基站超50萬個,累計5G終端連接數超過1億。預計年底全國5G基站數超過60萬個,實現地級市室外連續覆蓋、縣城及鄉鎮有重點覆蓋、重點場景室內覆蓋。
除了中國5G領先的網絡能力,相關產業政策也為5G產業發展起到推動作用。今年3月,工信部發布《關于推動5G加快發展的通知》,在豐富5G技術應用場景方面作出系統部署,包括促進新型信息消費、推動“5G+醫療健康”創新發展、實施“5G+工業互聯網”512工程、促進“5G+車聯網”協同發展等。
而在5G生態成熟度方面,魯勇介紹道:“2019年,中國的5G手機占中國手機市場總出貨量的3.5%;截至今年6月份,這個占比達到了41.5%。同時,今年中國行業模組市場需求量已達到200-300萬個,相信5G模組價格有望很快降至500元以下。”
基于5G以上的發展現狀,魯勇認為建設和發展5G要尊重客觀規律。其中,“5‘機’協同”是很重要的一點,具體而言,“5G必須要與聯接(智能終端與行業終端)、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其他智能相關技術協同發展,并與行業信息化應用相融合才能產生聚變效應,釋放出強大的數字經濟驅動力,真正成為社會發展的動能,體現出5G的社會價值。”
以南方電網為例,傳統模式下,為完成巡檢需要人工在幾十米甚至上百米高空的高壓線上行走。而華為與中國移動以及相關合作伙伴打造了5G+無人機的巡檢解決方案,通過5G、聯接、云、計算、人工智能和行業應用的協同,使得工作人員在地面就可以完成操作。
“以系統智能分析為主、人工判斷為輔”的嶄新模式,使得原來需要20天才能完成的現場巡視工作,現在輸電監控指揮中心僅用2小時就可完成,巡檢效率提高了80倍,也最大化保障了人員的安全。
對于5GtoB,除了應做好5“機”協同,魯勇認為“參與者還要先根據區域特點做好行業選擇,確定哪些場景具備先發優勢,具備剛性需求,重點發力,做實做透,在實現應用價值閉環的同時,還要實現商業價值閉環。”
“此外,要設計出成熟的商業模式以實現價值利益的合理分配,避免同質化競爭,對整體的產業參與者都形成價值保護,這樣才能有效推動商業生態的正循環,卷入更多參與者。”魯勇告訴記者。
魯勇進一步指出:“路修好了,自然就有車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應當適度超前。”回看4G時代,隨著網絡逐步成熟,新應用應運而生,比如有了短視頻、直播等新的消費級應用,甚至還產生了“知識付費”變現模式,顛覆了3G時代移動互聯僅靠“電商、廣告以及游戲”變現的模式。
“所以,我們不用過分為信息基礎設施適當提前的投入擔心,不必過分為未來擔心。站在昨天看明天,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好了,創新應用、創新商業模式就會出現。”
責任編輯:YYX
而面對新技術的發展和價值顯現,魯勇認為,人們要有一定的戰略定力。“中國有5G發展最優質的土壤:中國有最大規模的用戶群體、全球頂尖的運營商和通信廠商、領先的移動互聯與行業信息化應用基儲優質的創新生態以及有力的政策支持。”
“這一切為中國5G產業創新與5‘機’協同發展提供了最佳的發展環境。以5G、云計算、人工智能為代表的ICT基礎設施作為新基建之‘基’,也為孕育創新、促進轉型、培植發展新動能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責任編輯:YYX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1文章
47208瀏覽量
238298 -
5G
+關注
關注
1354文章
48439瀏覽量
564008 -
工業互聯網
+關注
關注
28文章
4320瀏覽量
9409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