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移動啟動大規模采購eSIM晶圓,采購的總規模達7000萬顆,其中消費級晶圓4000萬顆;工業級晶圓3000萬顆。
據小編了解,中國移動第一次采購eSIM晶圓是在2018年,采購規模為5000萬顆,4000萬顆消費級eSIM晶圓,單顆最高限價為0.25元;1000萬工業級eSIM晶圓,單顆最高限價為1.0元。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eSIM晶圓集采,并未設定最高限價。如果按照2018年的消費級晶圓和工業級晶圓的采購限價計算,本次7000萬顆的采購上限金額將達到4000萬元,中國移動此番可謂又是大手筆投入。
eSIM卡在物聯網設備領域不可或缺
伴隨著通信技術的不斷更新迭代,傳統的SIM卡也在不斷的更新迭代,卡是越做越小,直到近兩年“虛擬化”的eSIM卡出現。
比起實體SIM卡,eSIM卡有著諸多優點:首先,對用戶而言,eSIM卡是將存有用戶身份信息的芯片直接嵌入到設備主板上,無需用戶進行物理插拔,實現了電子化和無卡化。第二,對終端設備商來說,在進行設備的主板設計時,無需再專門預留卡槽,提高了設計的自由度。第三,由于eSIM卡內嵌于主板上,極大地改善了抗震和防水能力,特別適用于復雜、嚴苛環境中的小型電子設備。第四,eSIM卡并未與特定運營商綁定,用戶可在不同運營商之間隨時切換。
隨著5G、萬物智聯時代的到來,在物聯網設備領域,eSIM卡更是充分發揮了自身的優勢。例如,智能手表和運動手環等物聯網設備,具備體積較小、抗震要求較高和存儲需求較低的特點,eSIM卡恰好與其無縫對接。
eSIM賽道上,中國聯通和中國移動你爭我搶
在eSIM應用上,由于中國聯通在過去對于eSIM開展非常積極,針對智能手表做出了一些深度合作,搶先與蘋果手表合作,而Apple Watch3也因為聯通開放了 eSIM功能,成為搶手貨。總體來看,當前聯通一直處于搶跑模式。不僅蘋果手表,還包括小米、華為等手表也都支持eSIM功能。這意味著聯通開始執行“eSIM一號雙終端”業務。
今年2月,中國聯通又在其官方微博上透露,中國聯通向合作伙伴發出了eSIM產業合作邀請信,將實施eSIM泛智能終端戰略,共同迎接eSIM產業蓬勃發展的春天,隨后在26日中國聯通聯合合作伙伴發布了全球首款5G+eSIM模組。
中國移動也早已意識到eSIM的重要性,2018年便大手筆采購了4000萬顆消費級eSIM晶圓和1000萬工業級eSIM晶圓,最終,4000萬顆消費級晶圓由紫光獨家中標。此次采購也意味著中國移動要在消費級物聯網方面有所新動作,希望打造物聯網云服務開發平臺。
如今,中國移動再次開啟eSIM晶圓的規模集采,預示著中國移動新一輪物聯網布局即將拉開帷幕。
近兩年,國內運營商在物聯網市場打得火熱也不無道理。就在近期舉辦的“5G NB-IoT發展產業峰會”上,工信部相關負責人披露:我國移動物聯網設備連接數已經超過10億個,其中NB-IoT(窄帶物聯網)連接數已經破億。目前我國已建立了70多萬個物聯網相關基站,到今年底我國的移動物聯網設備連接數有望達到12億個。今年年底,我國的NB-IoT網絡要實現縣級以上城市主城區的普遍覆蓋。
如此可見,eSIM有望在2020年迎來重要的發展機遇。
責任編輯:pj
-
晶圓
+關注
關注
52文章
4890瀏覽量
127934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09文章
44557瀏覽量
372800 -
虛擬化
+關注
關注
1文章
371瀏覽量
2979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