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量子科技徹底火了。
據新華社 10 月 17 日報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在 10 月 16 日就“量子科技研究和應用前景”舉行了第二十四次集體學習。
這是量子科技第一次在公開層面進入到我國最高決策層的集體關注視野中。
在主持學習時,總書記強調,要充分認識推動量子科技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加強量子科技發展戰略謀劃和系統布局,把握大趨勢,下好先手棋——這充分體現了中央和國家對量子科技的高度重視。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次集體學習中,進行講解的是清華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薛其坤。
關于我國量子科技發展的 8 個重點
在這次集體學習中,總書記圍繞量子科技發表了重要講話。從這些講話中,可以看到最高決策層從認知層面、政策層面對于量子科技的判斷和重視程度。
從講話中,可以提取要點如下:
量子科技發展突飛猛進,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前沿領域。加快發展量子科技,對促進高質量發展、保障國家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量子力學是人類探究微觀世界的重大成果。量子科技發展具有重大科學意義和戰略價值,是一項對傳統技術體系產生沖擊、進行重構的重大顛覆性技術創新,將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向。
我國科技工作者在量子科技上奮起直追,取得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重大創新成果。總體上看,我國已經具備了在量子科技領域的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同時,也要看到,我國量子科技發展存在不少短板,發展面臨多重挑戰。
要系統總結我國量子科技發展的成功經驗,借鑒國外的有益做法,深入分析研判量子科技發展大勢,找準我國量子科技發展的切入點和突破口,統籌基礎研究、前沿技術、工程技術研發,培育量子通信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搶占量子科技國際競爭制高點。
加強多學科交叉融合和多技術領域集成創新,形成我國量子科技發展的體系化能力。
要加快營造推進量子科技發展的良好政策環境,形成更加有力的政策支持。要保證對量子科技領域的資金投入,同時帶動地方、企業、社會加大投入力度。要加大對科研機構和高校對量子科技基礎研究的投入。
量子科技發展取決于基礎理論研究的突破,顛覆性技術的形成是個厚積薄發的過程。要統籌量子科技領域人才、基地、項目,實現全要素一體化配置,加快推進量子科技重大項目實施。
加快量子科技領域人才培養力度,加快培養一批量子科技領域的高精尖人才,建立適應量子科技發展的專門培養計劃,打造體系化、高層次量子科技人才培養平臺。要圍繞量子科技前沿方向,加強相關學科和課程體系建設。
可以看到,從認知層面,最高決策層已經充分認識到量子科技對我國發展的重要性,并且對我國量子科技的發展給出了積極而客觀的評價:
我國已經取得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重大創新成果,并且已經具備了在量子科技領域的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但同時也存在不少短板,發展面臨多重挑戰。
從政策層面,最高決策層強調要加強自主創新,加快營造良好政策環境,保證對量子科技領域的資金投入,加快培養一批量子科技領域的高精尖人才,以及要推進將量子科技的成果走向實用化、工程化……
總體來看,最高決策層對量子科技的支持計劃,已經涵蓋到機制、資金、人才、機制、產業化等多個方面。
為什么是薛其坤?
這次為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進行講解的,是清華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薛其坤。
那么,為什么是薛其坤?
實際上,薛其坤是國際著名的實驗物理學家,其主要研究方向為掃描隧道顯微學、表面物理、自旋電子學、拓撲絕緣量子態和低維超導電性等。
公開資料顯示,薛其坤本科畢業于山東大學光學習激光專業,后來在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獲得博士學位,1999 年至 2005 年任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并同期擔任表面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2005 年,薛其坤擔任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并被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后來陸續擔任清華大學物理系主任、清華大學副校長。
期間,薛其坤 2011 年至 2016 年任低維量子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2017 年 12 月起任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院長。
在國際物理學術界,薛其坤也赫赫有名。
他是美國物理學會會士,是國際著名期刊 Surface Science Reports、Physics Review B、Applied Physics Letters、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和 AIP Advances 等的編委,National Science Review 副主編 和 Surface Review & Letters 主編。
百科資料顯示,他發表文章 400 余篇, 被引用超過 16000 余次,在國際會議上應邀做大會/主題/特邀報告 150 余次,其中五次在美國物理學會年會做邀請報告。
值得一提的是,2013 年,薛其坤帶領其研究團隊在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從實驗上首次觀測到量子反常霍爾效應——這在國際社會中是第一次,被認為是相關領域的重大突破,也被認為世界基礎研究領域的一項重要科學發現。
該成果在美國《科學》雜志發表后,引起國際學術界的震動,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稱:
這是從中國實驗室里,第一次發表出了諾貝爾獎級的物理學論文。
2019 年 1 月 8 日,在 2018 年度國家科技獎勵大會上,薛其坤教授領導的清華大學、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實驗團隊完成的 “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實驗發現” 項目,獲得 2018 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項中唯一的一等獎——這是我國自然科學領域的最高獎項。
2020 年,“國際公認的低溫物理領域最高獎” ——菲列茲·倫敦獎評獎委員會宣布,因為在實驗上發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薛其坤被授予 2020 年度菲列茲·倫敦獎。
由此,薛其坤成為是自 1957 年這一獎項設立以來首個獲得這一榮譽的中國科學家。
總體來看,無論是科研成果、學術影響力,還是其行政級別,薛其坤都是給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進行「量子科技」相關話題講解的合適人選。
中國量子科技發展將迎來新機遇
實際上,對于量子科技的發展, 我國此前已經不少關注。
比如說,2016 年發布的《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中,就明確將量子通信作為重要發展方向;2017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組織實施了量子保密通信 “京滬干線” 技術驗證及應用示范項目; 2019 年底,國家信息中心、國科量子、國家數據通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聯合組建了電子政務量子安全工程實驗室……
從國際層面,2018 年,美國發布《量子信息科學國家戰略綱要概述》,并且宣布投資 2.18 億美元獎勵量子信息科學領域的研究;歐盟于 2018 年正式啟動 “量子科技旗艦項目計劃”,10 年計劃投入 10 億歐元;德國于 2018 年發布“聯邦量子技術計劃”,一期投入 6.5 億歐元……
就在十幾天前,日本也啟動了量子人才培養項目。
可以看到,全世界諸多國家都已經認識到量子科技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發展的重要性。
對于中國量子科技的發展來說,伴隨著中央最高決策層的肯定和重視,這一領域毫無疑問將迎來新的發展機會;當然,盡管我國量子科技已經取得一些成果,但也要深刻意識到,任何科技成果要想從實驗室走向行業應用,還需要很長的路要走。
正如薛其坤在 2020 年 9 月的演講中所言:
科學家正在量子科學領域開疆拓土,而量子技術要真正給人類帶來福祉,還需要更多創新創業者、企業家、投資人等的加入。
責編AJX
-
量子
+關注
關注
0文章
480瀏覽量
25513 -
量子計算
+關注
關注
4文章
1105瀏覽量
3496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