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我國5G商用一周年,交出了全球矚目的年檢答卷。其中,5G網絡和終端商用快速發展,年初所定的50萬個5G基站目標已經提前完成。截至9月底,全國累計建設5G基站69萬個,基本實現地市級5G覆蓋。超高清視頻、云游戲、移動云、VR等個人應用場景逐漸豐富,醫療、能源、自動駕駛等垂直行業實踐不斷深化。
在共建共享方面,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合建的5G基站已有30萬個。此外,日前注冊資本高達1012億元的中國廣電網絡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在京成立,成為國內第四大運營商;中國廣電成立后,后續將發行192號段的手機號碼,中國廣電也與中國移動簽訂了共建共享的合作框架協議。
27日,中國移動召開通氣會,針對5G套餐資費和終端價格等問題一一回應。
5G商用一年來,三大運營商的5G建設一直在加速前行。首先,5G基站越多,手機信號就會越強,老百姓的感受就會越好。截至9月底,全國累計建設5G基站69萬個,僅從中國移動而言,截至10月15日,全國累計開通超過35萬個基站,已提前完成全年建設任務。其次,對網絡而言,越來越多的人使用,生態鏈就會逐步完善,5G網絡和整個產業才會越做越大。目前,市場規模正在呈滾雪球般不斷增長,全國累計終端連接數已超過1.6億戶,截至9月底,中國移動5G客戶突破1億;5G終端價格從年初的5000元,到7月已經下降到1500元左右。第三,5G終端款型也在不斷豐富,老百姓的選擇也更多,從年初的約40款到9月已經超過130款,5G終端數量超過7000萬部,5G重點應用使用超3.5億。
中國移動計劃建設部無線網絡處副經理李坤江說:“我們原來計劃今年新增25萬,到達30萬,年中就又增加了5萬,相當于今年新增30萬,到達35萬,年底累計建成超過35萬站。優先保障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海南一些重點區域的建設需求,同時保證2B的行業應用示范、垂直行業業務拓展的需求。另外,我們在也加快推進5GSA的建設,力爭三季度實現規模商用。”
有很多人感覺5G套餐比4G套餐貴,5G套餐的設置到底怎樣呢?未來包括5G套餐資費和終端價格是否有進一步下降的空間?從5G套餐的設置來說,大部分包含了流量、語音和速率等,不同運營商各有不同。就5G套餐和4G套餐的價格來說,其實不應簡單直接橫向比較。中國移動市場經營部公眾市場發展處負責人蔡正興解釋,未來隨著5G滲透率的不斷普及,用戶越來越多,4G、5G套餐會逐步并軌,這樣從5G套餐價格來說,并不會比4G的貴,相反在單價上是更低的。
蔡正興說:“原來4G套餐也有200多、300多、400多的,但是跟5G比,它里邊的應用、權益可能更少,我們相當于要把大家的權益給拉齊,后來考慮了一下,還是從有利于消費者的角度,我們其實將它們合一了,里面的資源量更多了,因此并不存在用戶原來4G的套餐更優惠、5G套餐更貴,實際上5G的資費單價要遠遠低于4G的單價,只不過它里面含的資源更多,所以感覺好像整個打包的價格跟原來比門檻變高了一點,但實際上,整體來看它的資費是更低了。”
據中國移動終端公司技術部副總經理崔芳介紹,包括蘋果、華為、OPPO基本都支持5G獨立組網SA的網絡。什么叫獨立組網?這是相對非獨立組網而言,即在5G網絡沒有全部建成時,利用部分4G網絡升級讓用戶感受5G網絡,這叫非獨立組網NSA;獨立組網即完全是5G自己的網絡,用戶感受會更好。對于未來的市場,崔芳判斷,到明年估計市場上大部分手機產品會是5G產品,產品價格也會進一步下降。她說:“到今年年底,華為、蘋果、OPPO各個廠家都會逐漸升級支持我們的SA,我們甚至和聯通、電信都在協同,希望今年年底存量的能夠升級支持NSA雙模的終端盡早打開SA的能力,讓更大范圍的用戶實現5G的服務體驗。”
在擁有了5G手機后,有用戶提出,想在原有4G套餐上享受5G網絡,這是否能實現?目前,運營商紛紛推出5G套餐和4G套餐合一,未來4G資費體系又是否會被取代呢?據了解,在原有套餐上享受5G網絡,這是能實現的,前提是要有一部5G手機。同時,蔡正興回應,如果不想用5G套餐,可以考慮用4G套餐疊加流量包,也可以感受5G網絡。他介紹:“原來你用的4G套餐,如果你不想換,沒問題,原來的可以正常用,我們不會停掉,因為是有協議的。相當于有兩種選擇,如果你選擇5G套餐,其里面流量更多、語音更多、權益更多;如果您不想選擇5G套餐,還是用原來的,疊加一個疊加包,你可能馬上就可以使用5G,這個價格也不會很高。現在128元以上的已經合一了,未來我們看情況,隨著合一的越來越多,將來比如百分之七十、八十都是5G用戶了,我們就沒有必要再維持多套資費體系了。”
責任編輯:tzh
-
4G
+關注
關注
15文章
5517瀏覽量
118986 -
網絡
+關注
關注
14文章
7557瀏覽量
88737 -
5G
+關注
關注
1354文章
48439瀏覽量
56399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