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數據顯示:截至 2020 年底,全球已部署 5G 基站約百萬個,5G 用戶約 2.5 億。截至 2021 年 1 月,全球 5G 終端數量達 588 款,商用終端 365 款,占比 62%。
再來看看我國發展情況,由于堅持適度超前 5G 網絡建設,形成 “以建促用”發展模式,截至 2020 年底,累計建設 5G 基站數超過 71.8 萬個,實現全國所有地級及重點縣區的廣泛覆蓋,個人用戶數量快速擴大,我國 5G 手機終端連接數超過 2 億戶。同時,我國 5G 獨立組網實現商用。
與此同時,行業應用逐步落地商用,我國 5G 融合應用發展路徑逐漸清晰、5G 融合應用加速綻放。
但是,目前我國 5G 還處于導入期,5G 融合應用在磨合階段。
我國 5G 融合應用發展路徑逐漸清晰
目前,我國 5G 應用場景不斷豐富、融合程度不斷深入、發展路徑逐步清晰,主要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基于高清視頻的 5G 應用。高清視頻產業鏈條清晰,技術基礎堅實,將成為第一批成熟并快速復制推廣的 5G 應用。
第二階段,基于邊云協同 VR/AR 5G 應用。隨著 SA 網絡商用和 MEC 的成熟,云、邊處理能力不斷提升,有賴于邊云協同 AR/VR 等 5G 應用有望第二批商用落地。
第三階段,基于低時延的 5G 應用。隨著 5G 端到端切片技術的進一步成熟、人工智能技術更加高效,需要低時延高可靠的 5G 應用將商用落地。
5G 融合應用加速綻放
隨著 5G 網絡的建設,行業應用也在逐步落地商用,特別是 5G 融合應用在加速綻放。其中,“5G + 信息消費”引發新變革、“5G + 工業互聯網”成為發展焦點、“5G + 車聯網”典型場景率先落地以及 “5G + 醫療健康”從試驗走向臨床。
首先,“5G + 信息消費”引發新變革。主要體現在娛樂方式多樣化、催生新型終端以及線上線下消費融合的特點。
娛樂方式多樣化主要指 5G 結合高清視頻、AR/VR 技術提供多樣化的娛樂新方式,豐富大眾居家娛樂生活。例如 5G 解決了超高清視頻、VR 全景視頻等大數據業務的實時傳輸問題,用戶可獲得清晰流暢、全方位觀感體驗。5G 搭載云平臺,結合 VR/AR、語音識別、視野跟蹤、手勢感應等技術。用戶可獲得更具沉浸感的游戲體驗。
催生新型終端是指 5G 消費領域迎來更多新型終端,從傳統信息產品 PC、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向著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VR/AR 產品、智能網聯汽車、智能服務機器人等演變。
線上線下消費融合是指線上線下融合消費廣度及深度增加和消費模式向沉浸式交互體驗改變。
其次,“5G + 工業互聯網”成為發展焦點。這體現在研發設計環節、生產環節以及運維服務環節。例如:
在研發設計環節,5G 與 VR/AR 技術結合,可實現多方遠程虛擬協同設計(通過現場獲取的部件真實模型互動,效率提升 5 倍),有效地解決了異地研發人員溝通困難、成本高昂等問題。
在生產環節,5G 與超高清視頻、傳感器、控制系統等結合,助力設備的 AGV、遠程操作、生產過程實時監測,提質增效。
在運維服務環節,5G 與超高清的結合可以使設備巡檢情況實時傳到云端識別,提升預測性維護、設備巡檢質量和效率。
第三,“5G + 車聯網”典型場景率先落地。主要是移動網絡在線導航、擁塞提醒、車輛全生命周期管理、車聯網保險等信息類服務成熟應用后,L4 級別的自動駕駛應用在港口、礦山、園區環境內已開展商用。
例如:港口網聯自動駕駛能夠提高配載效率,降低安全隱患。目前已在山東、廣東、福建等地的港口開展應用。自動駕駛卡車按照作業調度系統的規劃路徑,并結合自身感知、計算能力循跡行駛,車輛與車輛之間通過 C-V2X 通信避免發生碰撞。
礦山網聯自動駕駛可以提高綜合作業效率,減少現場作業人員。已在內蒙、河南等地智慧礦山場景開展測試。當車輛行駛異常時,由 5G 網絡將車端高清視頻實時回傳至遙控座艙,并將人工遠程控制指令下發給礦卡,幫助礦卡脫離異常狀態。
第四,“5G + 醫療健康”從試驗走向臨床。主要有三大應用場景:監測與護理類應用、診斷指導類應用和遠程操控類應用。
我國 5G 還處于導入期 5G 融合應用在磨合階段
但是,我國 5G 發展處于導入期,未來需實現從 1 到 N 的飛躍。就個人市場而言,隨著 5G 用戶滲透率達到一定規模,規模效應下,5G 創新型業務將爆發式出現;在行業市場方面,5G 比 NB 場景豐富,產業更多元化,面臨的挑戰更復雜,爆發的時間更長一些,需要重點牽引。
同時,5G 融合應用還需進一步端到端融合貫通。據了解,目前 5G 應用技術架構初步形成,各層之間仍處于不斷磨合階段,行業迫切需要降低 5G 模組成本。
“若要 5G 應用 4+1 技術體系架構,形成完整的端到端 5G 融合應用解決方案。未來,需要各層級不斷進行適配、調整和完善,特別是要形成既能滿足各行業需求又能實現可復制、可商用的網絡層和通用能力平臺層,才能真正滿足行業個性化需求和對安全的要求。”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無線電研究中心無線應用與產業研究部主任李珊說,“特別是需在重點領域加大投入,推動 5G 模組規模上量,降低價格。”
另外,5G 融合產業鏈條長,需要構建新生態新模式。
據李珊介紹,目前 5G 應用產業生態鏈復雜,產業生態尚未形成;三類企業立足自身優勢,從不同領域切入融合應用市場。目前運營商牽頭主導仍是主流。
而且,市場需求復雜多元,現階段并沒有形成固定的合作模式,可能會有更多新型企業入局,原有參與者的定位也可能發生變化。“各環節的產業定位和合作模式仍處于動態成長過程中,商業模式正在不斷演變,未來將會出現新型解決方案提供商。”
未來如何發展?
針對這種情況,我國的 5G 該如何發展呢?
李珊表示,主要從四個方面著手:加強技術支撐能力、提升網絡供給能力、建立融合應用大生態以及加強政策協調支持。
加強技術支撐能力,主要是加快推動 R16 網絡和終端產品研發和商用;加大對 R17、R18 版本標準制定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保障標準進度;推進 5G 端到端切片、邊緣計算等技術加快規模商用。
提升網絡供給能力,則是堅持適度超前,加強重點區域、重點行業網絡建設,行業虛擬專網規模應用;推動各地 5G 網絡基礎設施與其他新型基礎設施協同發展;
探索 5G 行業虛擬專網建設新模式。
建立融合應用大生態,即明確 5G 應用發展路徑,聚焦各行業通用型終端和能力,推動開發低成本芯片 / 模組;發揮各行業龍頭企業帶頭作用,培育一批行業應用解決方案提供商;開展跨行業合作對接,建設 5G 融合應用大生態體系。
加強政策協調支持,是指推進各行業制定 5G 融合發展的政策,加強國家、部委、省市協同聯動,破除融合應用發展行業壁壘;推動各行業構建 5G 融合標準體系;
加快相關法律法規的研究和制定,推動監管模式創新,完善監管體系。
編輯:hfy
-
Ar
+關注
關注
24文章
5098瀏覽量
169651 -
vr
+關注
關注
34文章
9640瀏覽量
150337 -
5G網絡
+關注
關注
8文章
1741瀏覽量
4238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