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縮寫為AI)和互聯網一樣,被認為扮演了顛覆者和重建者的角色,也成為近年來業界熱議的焦點之一。那么,AI究竟會給社會及我們的生活帶來怎樣的變化?
比如,人工智能時代會否出現大量人失去工作的現象?事實上,這一想法并不少見。近日,英國《衛報》最新調研結果顯示,在英國就有600多萬員工擔心自己的工作在未來會被機器所取代。
英國是當今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的重鎮,招致如此多的擔憂也在情理當中。但是,中外兩家AI獨角獸的創始人并不這么看。
11月4日,云從科技創始人周曦將與波士頓動力創始人馬克雷波特上演一場隔空對話,縱論人工智能尤其是人機協同發展趨勢。云從科技是國內AI四小龍之一,而波士頓動力公司則是目前知名度最高的機器人公司之一。中外兩家AI獨角獸站隊人機協同,他們一致認為,人工智能發展并不會導致眾多人的失業,而是提升社會治理、工作效率,走向“人機協同”。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19年3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通過一系列重要文件,其中包括《關于促進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指導意見》,直接定調,要構建數據驅動、人機協同、跨界融合、共創分享的智能經濟形態。
人機協同作為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得到產業界的高度認同。
“異曲同工”走向“人機協同”
創立于1992年的波士頓動力,其旗下的幾款機器人成為網紅風靡國內互聯網世界,且備受關注。其初代產品是一種能夠適用多種地形地貌的運載機器人,波士頓動力將其命名為“Big Dog”。該型機器人可以背負45公斤的有效負載進行自由行走或奔跑,最快移動速度可達6.4公里/小時,最大爬坡角可達35度,并能夠適應多種復雜路況。
2013年,波士頓推出了擬人化機器人Atlas,該型機器人的控制系統可以調節其各個部位的運動,使它得以在各種地形上行走,立體視覺和距離傳感器使它避開路徑上的障礙物,并對最佳路徑做出判斷。
該型機器人的后續升級版本表現出了強大的運動能力,能夠在不同高度的箱子之間完成旋轉、跳躍,甚至是360度的后空翻,其動作形態和完成的流暢度已基本與人類無異。
盡管波士頓動力的技術已經算得上是“獨步武林”,但這些AI機器人終究無法替代人類。
以最新的商業化產品Spot為例,在“街頭偶遇機器狗”的視頻爆紅后,波士頓動力隨即發文解釋稱,該機器狗正在與“進行例行移動性測試”的操作員進行“傍晚漫步”。
實際上,即使先進的機器人比如Altlas在完成一次次漂亮的空翻動作時,也需要依靠于操作員下達控制指令。馬克雷波特表示,到目前為止該公司所有產品的動作,首先背后都是來自人的操作,然后再去協助人們完成一些危險或者困難的工作。
在人機協同方面,作為國內AI四小龍之一,云從科技也是大動作不斷。2020年5月,云從科技在廣州成立了國內首家人機協同開放平臺,致力于構建人機交互、人機融合、人機共創、軟硬件一體化的人機協同服務體系,這也標志著云從已然從一家人臉識別獨角獸蛻變為基于AI核心技術閉環的人機協同解決方案提供商。
再聰明的AI機器人終究無法替代人類,而是強化人類的工作能力或提升工作效率,機器與人被緊密地聯系在了一起,人機協同也成為人工智能產業界致力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
對此,周曦認為,人類在處理抽象化、情緒化、非邏輯性的問題上有著不可逾越的優勢,只是在大量重復、海量計算和海量記憶上遜于計算機,而通過人機協同,將這些問題交給計算機,就能很好地彌補我們的短板。
人機協同操作系統和機器人界的安卓
在人機協同話題上,波士頓動力和云從科技的方向、觀點類似。2019年,馬克雷波特曾表示,波士頓動力當前的定位就是一家平臺公司,通過“通用用途平臺”與客戶、第三方伙伴、應用開發團隊共同拓展產品的使用場景。
值得一提的是,AI機器人的用戶范圍跨度極廣,從公共安保到工程測量到醫療監測,如果為每個客戶都“量身打造”,成本難以降低,大范圍商用則無從談起。
那么,如何讓一臺機器人能夠適用于多種使用場景?如果將機器人打造成一個類似于安卓的產品平臺,通過授權或開源的方式,讓第三方參與到平臺設計當中,大規模商用化就將成為可能。這也正是波士頓動力在努力發展的方向。
波士頓動力的平臺化設計十分前衛,同樣以當紅產品Spot為例,其背部設計了4個模塊化接口,為用戶提供了豐富的功能性模塊價格。波士頓動力甚至還推出了一項類似于Apple Care+的保修增值服務,價格15000美元,包括延長保修期和加急維修服務。
波士頓動力的野心還不限于此。馬克雷波特表示,未來波士頓動力的產品將不僅僅限于“產品平臺”,甚至還會扮演起“科研平臺”的角色,讓AI領域的從業者能夠擁有功能強大的硬件載體作為研究平臺。
同樣,中國的AI公司也在努力打造著人工智能操作系統,而且理念更為超前。
以云從科技在銀行業中的發展路徑為例。周曦曾介紹,在銀行業的各個業務線中,云從科技擁有50多種解決方案,涵蓋智慧安全、智慧風控、智慧營銷等等,云從科技將這50多種解決方案抽象出來,形成一個基于人機協同操作系統的行業平臺,以此助推整個行業的產業升級。
當下,云從科技在廣州打造的人機協同創新平臺正是這種思路的延續,通過打通各平臺之間的鏈接,實現充分利用城市算力和數據資源,避免人工智能基礎資源和公共能力的重復投入,達到“一點建設,服務全市”。
周曦認為,未來人工智能的產業鏈將打破從硬件到軟件、從產品到解決方案、從一個行業到多個行業的障礙,并最終形成人工智能產業共融的生態。
責任編輯:YYX
-
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11文章
28501瀏覽量
207473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1097瀏覽量
269431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2文章
47409瀏覽量
23892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