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重創世界經濟,但國內機器人產業卻逆勢上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工業機器人需求自3月以來持續復蘇,9月單月產量達2.32萬臺,同比增長51.4%,產量再創歷史新高;服務機器人產量也實現了單月70%以上的同比增速。
這些“新生”機器人都去哪兒了?作為智能制造領域先進生產力的代表,機器人產業高速增長受哪些板塊驅動,對中國制造業意味著什么? 機器人都去哪兒了? “目前我國工業機器人有60%左右應用于汽車制造業以及3C電子行業(即計算機、通信和消費類電子行業)。”廣州工業機器人制造和應用產業聯盟常務副秘書長梁萬前說,進入二季度,這兩大板塊的回暖,穩住了工業機器人的基本盤。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我國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同比增速自4月份首次轉正以來,持續增長,進入三季度,連續三個月保持在10%以上,其中1月至8月、1月至9月增速均保持在11.7%的高位。 在汽車制造業方面,盡管1月至9月汽車制造業固定資產投資仍同比下降16.7%,但自3月以來累計同比降幅逐月收窄。
從機器人產業上游的視角來看,“今年我們來自新基建板塊的訂單強勢增長,特別是軌道交通領域需求表現亮眼。”北醒(北京)光子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李遠告訴記者。 北醒作為國內激光雷達企業的代表之一,對下游機器人等智能裝備板塊的回暖尤為敏感。 “激光雷達是包括機器人在內的各類可動高端智能裝備的核心部件,相當于這些裝備的‘眼睛’,是高端制造業的全球競爭產品。透過激光雷達這扇窗口,不僅可以觀察國內制造業的變化,有時對全球經濟走勢也可窺知一二。”李遠說,自今年7月開始,公司激光雷達產品的歐美市場出口量回升。
工業機器人下游產業、與新基建概念相關的挖掘機數據變化,在一定程度上印證了李遠的觀點。 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統計,今年9月納入統計的25家挖掘機制造企業,各類挖掘機銷量同比增長64.8%,其中國內銷量同比增長71.4%,出口同比增長31.3%;1月至9月,挖掘機銷量同比增長32%,其中國內同比增長33.2%,出口同比增長22.2%。 被業內稱為“空中機器人”的無人機,是服務機器人的一種,也是激光雷達的應用領域之一。 “今年國內經濟‘重啟’后,我們的訂單比以前更多了,水利和電力巡檢、環保、安防等板塊的需求增長明顯。”一家無人機企業有關負責人說,目前雖然公司出口受到了國外疫情的影響,但內銷需求較高。
除了上述領域,線纜、水泥、鋼鐵、家具、建材、藥品、以及口罩和防護服等輕工領域今年的機器人需求也有所增加。 “隨著工業機器人在勞動密集型產業中的進一步推廣,汽車制造和3C電子行業在工業機器人市場中的份額份額正在變小。”梁萬前說。 在服務機器人方面,今年以來,服務機器人進一步深入到醫療、家居、餐飲、物流倉儲、環衛等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享受“小AI同學”和掃地機器人的服務已經成為尋常百姓家的日常,傳菜機器人也出現在一些單位的食堂了。 機器人需求緣何銳增? 分析今年機器人產量和需求銳增的動因,離不開疫情的大背景。
“從下半年工業機器人產量數據的增量來看,其中有上半年因疫情導致的需求積壓,在下半年全面復產后集中釋放的貢獻。”梁萬前說,但更重要的是疫情對勞動密集型企業負責人觀念的改變,以及勞動力供給格局的改變。 事實上,在疫情發生之前,一些城市用工荒的問題已經浮出水面,機器換人的步伐早已開始,只是疫情加速了這一進程。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三季度末,我國農村外出務工勞動力總量17952萬人,比上年同期減少384萬人,同比下降2.1%。 “疫情發生后,人員回流受到了限制,使得一些勞動密集型企業出現無人可用的局面,生產陷入停頓。
雖然后來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考慮到疫情反復的風險,部分一線工人最終還是選擇在家附近找工作,不愿遠走。”梁萬前說,這讓一些企業下決心采購機器人,投資智能化生產線。 作為機器人等裝備制造業的上游企業,德國軟件公司思愛普(SAP)大中華區總裁紀秉盟(Mark Gibbs)也注意到了下游用戶的這一變化,以及關于智能化轉型的更深遠考慮。 “在疫情之后,我們發現企業除了關注運營效率的提升,還會關注自己的商業模式、供應鏈以及員工團隊的韌性。我覺得這是疫情發生之后帶來的宏觀趨勢。”紀秉盟說。 “疫情加速了很多單位,對無人操作的思考。”
上述無人機企業有關負責人說,今年南方發生大范圍洪災,水利、電力巡檢需求加大,用無人機巡檢,不僅巡檢范圍更大,而且可以實現無接觸巡檢,這成為相關部門和企業的現實選擇。 此外,據梁萬前介紹,國內機器人產業經過多年發展,成本已經有了較為明顯的下降,性價比顯著提升,這讓部分企業不只有需求,而且有能力配備智能化生產裝備。 在政策層面,紀秉盟認為,新基建加上中國其他的一些政策,以及中國在控制疫情方面的有效手段,為中國打造了一個非常好的營商經濟環境,能夠讓新技術迅速為企業所采納,助力經濟可持續修復。 “我們認為,今年以來,國家政策對小微企業的支持也促進了工業機器人需求的恢復,不少設備供應商表示其客戶獲得貸款的難度遠小于以往。”平安證券分析師胡小禹表示。 機器人產業有望進一步增長
展望未來,多位專家都看好“機器人產業的成長性”,認為這既有政策支持,也有市場需求支撐。 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明確將“創新能力顯著提升,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列入其中。 思愛普有關負責人判斷,后疫情時代的中國制造業可能走一條不一樣的工業4.0、智能制造之路,甚至迎來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歷史性拐點。 在業內人士看來,這意味著機器人產業有望得到更多支持。 “長遠來看,工業機器人作為智能制造領域中最具代表性的設備,將是一個成長動力充足、充滿投資機會的行業,且此次疫情提高了中小企業進行產線自動化改造的積極性。”胡小禹等認為。 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人民銀行六部門近日聯合發布《關于支持民營企業加快改革發展與轉型升級的實施意見》提出,實施機器人及智能裝備推廣計劃。
在地方層面,也不乏機器人產業的支持計劃。以北京為例,今年6月北京經開區制定了新的產業規劃,提出以實現6000億元產值目標進一步推動四大主導產業,其中就包括機器人和智能制造產業。 考慮到今年上半年疫情對機器人產業的影響,梁萬前預計,今年工業機器人產業整體可能跟去年持平,或者略有增長,明年會有較大增長。 中國電子學會則預計,2020年我國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有望突破40億美元。 但胡小禹等也提醒,目前國內工業機器人產業競爭日趨激烈,競爭力不濟的廠商可能會面臨毛利率大幅下滑的風險。若全球經濟因疫情影響出現嚴重衰退,將對設備行業的需求有負面影響,不利于機器人產業的增長。 “要進一步提升我國機器人產業鏈在中上游的自主率,也要提升最終產品的附加值。”李遠說。
責任編輯:xj
原文標題:機器人都去哪兒了?從機器人產量銳增看中國制造嬗變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機器人創新生態】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
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11文章
28389瀏覽量
206933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1文章
47206瀏覽量
238278 -
智能制造
+關注
關注
48文章
5551瀏覽量
76320
原文標題:機器人都去哪兒了?從機器人產量銳增看中國制造嬗變
文章出處:【微信號:robotplaces,微信公眾號:機器人創新生態】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