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華為中國政企業務正式發布了“懂行·專注于行業數字化轉型”的形象和理念。
當時我們認為,“懂行”的提出和建設能夠在新技術崛起與新業務需求產生之間搭建一座以往未有的橋梁。而這座橋梁的搭建方式,就是一個循環。“懂行”并不僅僅是一種技術轉化,也不僅僅是一種商業邏輯的改變,而是“技術-商業-生態”首尾相連的價值綜合體;“懂行”不僅是ICT產業內部的責任,也不僅僅是行業應用者的義務,而是數字化轉型的需求與供給方深度溝通,達成環環相扣的價值增遷。
顯然,“懂行”是一座全新的橋梁,驅動著一種全新的價值創造方式?!岸小睅淼漠a業落地與商業模式迭代必將是一個持續的過程,需要不斷在動態發展中被細化、深化、夯實。如果說6月的發布,讓我們看到了“懂行”的方向;那么接下來,所有關注產業智能化升級、數字化轉型的朋友,想必會好奇“懂行”如何一步步實踐他的承諾,由一張“藍圖”變成真正的橋梁。
近日,以“從行業中來,到行業中去”為主題的“懂行大會2020”在蘇州舉行。這是華為首屆“懂行大會”,也是我們走進“懂行”內部,解答一系列具體問題的契機。通過本次大會對“懂行”相關的場景化解決方案、案例價值、各方思考進行了一次體系化的全維度解讀,我想我們或許得到了一個類似無人機俯瞰地面的“上帝視角”:如果說“懂行”的出現是一只蝴蝶,那么這個視角可以看到蝶翅扇起的風,如何在一圈圈循環中向外擴散,影響數字化轉型的產業生態,進而釋放為社會經濟的時代動能。
順延著這個思路,我們希望能夠幫助大家理解三個問題:
1、“懂行”之路上,華為面向企業數字化轉型需求,將進行怎樣的探索與改變?
2、“懂行”的價值循環向外釋放,終將如何影響到身處某個具體行業的你?
3、在這個5機協同的特殊節點,“懂行”將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什么?
“從行業中來,到行業中去”懂行通過自身的價值循環,激發了數字化轉型產業循環與社會經濟數字化、智能化循環的持續轉動。只要我們把視角拉高,就可以在姑蘇城里,看到“懂行”在千行百業間的蝴蝶風暴。首先我們可能需要回歸一個“懂行”發生的背景:這次的“懂行大會”,引發了線上線下上千萬人次的觀看。而“懂行”能快速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與共識,背景在于技術的發展,以及政企行業數字化轉型對新技術、新動能的需求,都達到了前所未見的高度。
蝴蝶煽動翅膀,能夠引彼岸的風暴,并不是因為蝴蝶力大無窮,而是其所處的各方氣壓已經來到了一個臨界值。一個順勢而為的舉動,就會引發極大的連鎖效應。在今天的中國,我們能夠感受到來自ICT技術兩端的“巨型壓強”。一方面5G、云、AI等新數字技術高度成熟,帶來全新的技術動能;另一方面企業在后疫情時代、全球經濟新變局,以及新基建產業周期中,急需要數字技術來驅動核心生產力發展,幫助企業提質增效,釋放商業價值。
強大的數字溢出效應,加上普遍的產業數字化需求擴容,就導致ICT產業與各行業之間的聯接急需更新,來適配“氣壓”強大的供需關系。
具體到企業數字化轉型服務的實踐里,技術與企業需求的升級,導致越來越多的全新需求場景誕生、多技術協同成為常態、業務對象變成了極其復雜的巨無霸系統。這樣的業務挑戰不是某種技術可以克服的,也不是一家企業可以承擔的。所有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加速之路,必須建立在產業生態高度合作、ICT產業與應用行業之間高度理解的基礎上,并且發展出一套與這種創新業態相適配的技術實現方式、合作搭建模式、商業服務方法。
面對充滿不確定性世界中,政企行業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升級這個高度確定性的未來,華為決定讓一只名為“懂行”的“蝴蝶”,開啟數字化變革。如果說,對于數字化轉型“氣壓”的認知與判斷,是一個提出“懂行”的支點,那么在“懂行”提出后,圍繞這個支點展開的第一輪變化,就是華為構建的“懂行”價值循環。在“懂行大會”中,華為中國政企業務總裁蔡英華對“懂行”進行了深層的價值解讀——從“懂行”循環的形象符號出發,闡釋了由“價值發現、創新使能、持續運營” 構成的“懂行”價值循環,即“三階理論”。
更形象一點解釋“三階理論”,我們可以將其理解為華為在面向“懂行”之路,希望與產業生態一起做出的三個變化。只有勇于變化才能擁抱未來;只有新能力的建設才能做大蛋糕。三階理論構成了一個完整的齒輪,驅動“懂行”的價值循環開始轉動:首先是邏輯上要變,從等待需求變成價值發現。
過去的企業數字化服務,更多是等待需求上門再提供相應的產品。而在新的產業階段,ICT企業必須去深入了解行業,與行業溝通,在此基礎上共同發現企業客戶的轉型錨點,挖掘未來價值。這就需要產業生態能夠找準場景,逐層解析復雜的業務需求,并且為高價值廣復制的場景化解決方案打開空間。在與政企行業客戶的合作中,數字化轉型方案提供商要升級為契合客戶的業務戰略發展,主動擁抱業務需求。
為此,蔡英華希望華為和合作伙伴能夠實現三個升級:做早,盡早參與到行業客戶需求的規劃設計階段;做深,深度理解業務,了解關鍵場景業務需求;做準,鎖定準確機會,找到普適性強,廣復制的場景化解決方案。這三點升級支撐了整個產業邏輯的全面迭代,讓ICT企業升級為政企行業客戶的數字化轉型參謀和軍師。
其次是技術上要變,積極實現產業上的創新使能。新的產業邏輯需要與之相配合的技術實現方式。華為認為,政企數字化轉型中的技術變化關鍵在于“云優先”。云化服務的靈活承載與能力融合屬性,有助于長時期、多技術協同、價值最大化幫助政企行業客戶打造滿足深層業務轉型需求的創新場景化解決方案。基于此,華為希望面向開發者與合作伙伴提供數據使能,應用使能,AI使能三大平臺,與伙伴一起在創新的技術底座上探索未知,實現更多場景的準確打開。
再者是數字化服務要變,從交付即完成走向持續運營。以往的政企數字化服務,是交付驗收即完成。但在全新的數字時代,企業的ICT系統即是生產核心,需要在不斷的運營、融合與升級當中幫助企業觸發新價值。這種情況下,企業服務必須轉化為持續運營模式,不斷加深與行業的溝通,構建運營服務的全面升級。
懂行業,云優先,強運營,這“三階理論”也明確了華為面對時代新變化,驅動整個產業生態升級的方向。我想,或許可以稱之為“懂行”的”預循環”。而當華為開始與伙伴不斷踐行三階理論之后,“懂行”的價值循環也就開啟外放,推動“懂行”生態的繁榮發展。
如果說“三階理論”帶來的改變,是“懂行”體系的動力核心,那么其動力釋放到整個數字化轉型產業空間里,就帶來了一系列的新變化??v觀我國政企行業的數字化轉型之路,從盒子交付到解決方案交付,再到“懂行”階段的技術創新與行業需求高度融合,每個階段都有自身獨特的產業落地方式、生態合作方式、市場打開方式。這三個角度各自支撐了數字化轉型的關鍵因素,成為帶動整個產業轉型升級不可或缺的支撐點。對于開發者、行業伙伴或者ICT服務商而言,這三個因素也構成了融入“懂行”生態的三個問題:如何與華為合作?能獲得哪些價值?如何能夠找到適合自身發揮的行業場景?
讓我們看看“懂行大會”上提供了怎樣的答案:
首先在懂行的產業落地方式,是華為與合作伙伴構建高價值的場景化解決方案?!岸写髸鄙?,華為聯合伙伴重磅發布了智慧政務、應急指揮、智慧水利水務、金融分布式新核心、公路治超、智慧教室、智慧醫院、工業視覺、智慧社區、車路協同等創新場景化解決方案,涵蓋智慧城市、金融、交通、教育、醫療、制造、大企業等多個行業。
華為中國政企業務副總裁何達炳認為,打造場景化方案需要具備三大要素,即:數據驅動、平臺使能和場景創新。首先,場景化解決方案的打造要從客戶實際業務出發,基于企業架構方法,讀懂業務數據,從數據架構支撐業務應用,進而真正解決客戶實際業務問題。其次,通過華為云上的ROMA、DAYU、ModelArts等使能平臺,與應用ISV們更加緊密的聯合,更快、更好、更智能地打造方案,從驗證走向使能。最后,解決方案需要在場景中驗證,實踐中創新,華為OpenLab在蘇州、北京、廣州、西安成立了分中心,幫助、支持全國伙伴進行場景化創新和聯合驗證。
這三個關鍵點,涵蓋了應用開發者、行業伙伴等從讀懂客戶業務,能力提升,再到持續創新的整個流程。華為的技術底座、產業實踐與平臺打造可以有效幫助開發者改變產業落地方式,依靠創新能力完成對行業場景的融入。目前,華為已經與合作伙伴共同創造出100+場景化解決方案,幫助客戶解決難題、創造價值。場景化解決方案,就是“懂行”價值循環的具體載體。
其次懂行的生態合作方式中,華為希望與伙伴共同建設“2+5+N”的懂行價值共同體。華為中國政企業務副總裁楊文池表示,懂行生態系統需要凝聚共識,聚合多種能力,從分蛋糕到做蛋糕,為生態系統持續發展提供動力來源;而構建融合共享的數字平臺,創建以價值創造、價值評價、價值分配為紐帶的新型合作模式,構建更強的組織協同能力,都將釋放生態新動能。
踐行這種判斷,需要共建“2+5+N”懂行價值共同體,即在ICT基礎設施和數字化轉型2大價值空間,聯手銷售、解決方案、人才、投融資、服務等5類生態合作伙伴,打造多個生態合作矩陣,共建“懂行”生態。在懂行體系中,華為與合作伙伴的合作方式是共創價值空間,共享價值增長,最終達成共同肩負起中國政企數字化轉型的時代使命。
為此,“懂行大會”上華為還攜手15家各行業核心咨詢公司、研究機構重磅發布了“懂行聯盟”。依托懂行聯盟,華為將與聯盟伙伴共同行動,洞察更廣的行業趨勢,鎖定更大的機會空間,創造更多的轉型價值。而面對各行業廣泛且深刻的數字化轉型需求,需要不斷發現場景,做深、做細場景化解決方案。為此,華為希望攜手更多合作伙伴,利用華為的技術融合、全國部署,以及生態創新等優勢,去深挖場景,不斷發現新價值。
眾所周知,華為固有的優勢在于前沿技術的持續投入和積累,不僅擁有豐富的產品線,更能實現技術的深度融合。而在政企行業市場,華為中國政企業務同樣深耕已久,擁有十四個行業業務部,可更好地識別行業核心業務場景需求;并在全國設有地市業務部,可以深入到具體的地區、具體的客戶,隨時捕捉場景化機遇。基于此,華為攜手各地伙伴,根據場景、伙伴的行業優勢等,打造出更多適合業務需求的場景化解決方案,讓更多的合作伙伴能夠獲得發展機會,收獲轉型價值。
從發現場景的能力,到解決方案打造的能力,再到生態協同上的能力,這三大能力構成了一個完成的產業閉環,可以有效保證合作伙伴、客戶的多方利益,從而完整驅動數字化轉型產業整體能力的提升,構成一個全新的產業價值循環。顯然,這個循環已經超出了華為自身涵蓋的產業范圍,變成了產業生態中共有、共享、共建的產業驅動力。如果你希望以行業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升級作為發展方向,或者你所在的行業也需要ICT技術來提升生產力,那么“懂行”的產業風旋就與你息息相關。
如果說,“三階理論”構成了“懂行”價值循環的原動力,“懂行”的場景化解決方案、“2+5+N”的生態合作方式則促生了產業數字化循環,進而成為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卡蘿塔·佩蕾絲《技術革命與金融資本:泡沫與黃金時代的動力學》當中提出,技術革命的最終走向需要符合“技術一經濟范式”。當科技成果走入社會,需要在一個相對長的時間里,完成產業共識達成、用戶群接受,以及配套設施建設,經過逐步的整合與調整,最終邁入社會生產力普遍發展的“黃金時代”。
我們可以看到,“懂行”的價值循環在經濟學視野中,就是一個達成產業共識,建立新一代“技術-經濟”范式的過程。其來自于技術創新和技術機遇,但又指向行業需求與行業溝通理解,提供了有效的技術-經濟轉化通道。“懂行”通過打造高價值的行業場景化解決方案,加速行業客戶轉型,創造行業新價值,進而為數字經濟高速發展帶來新動力。具體來說:
對于行業企業,可以基于“懂行”,跨越數字技術與業務應用之間的鴻溝,完成由內而外的深層次數字化轉型。對于整個行業,可以得到具有高度可復制價值,能夠規?;?、模塊化推廣的場景解決方案,從而提升整個行業的生產效率與產業競爭力,獲得長線的經濟發展抓手。對于數字經濟,可以在各個行業實現轉型升級后,讓整個產業獲得“鱗片效應”。即每個生產力發展點都帶動周邊產業鏈的發展與升級,不同的經濟刺激之間產生連鎖反應,形成數字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技術與行業場景的深度融合,即“懂行”正在助力數字經濟的加速發展。而對于千行百業的數字化轉型參與者而言,理解“懂行”,融入“懂行”生態,共創“懂行”新價值,或許就是跑贏數字時代的關鍵。從“懂行”的“三階理論”,到行業數字化轉型的加速循環,再到產業鏈的創新升級和數字經濟的突破,“懂行”的蝴蝶其實只扇動了兩下翅膀:一下叫從行業中來,一下叫到行業中去。
fqj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417瀏覽量
251535 -
數字化
+關注
關注
8文章
8714瀏覽量
6173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