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出售案,終于落槌。
2020 年 11 月 17 日早,多家企業在《深圳特區報》發布聯合聲明,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已與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簽署了收購協議,完成對榮耀品牌相關業務資產的全面收購。出售后,華為不再持有新榮耀公司的任何股份。
盡管沒有披露具體的交易金額,但虎嗅得到的消息顯示,此次交易的價值約為 400 億美元,約合 2633 億人民幣。
隨后,華為也在官網發布聲明,宣布在產業技術要素不可持續獲得、消費者業務受到巨大壓力的艱難時刻,為讓榮耀渠道和供應商能夠得以延續,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決定整體出售榮耀業務資產,收購方為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對于交割后的榮耀,華為不占有任何股份,也不參與經營管理與決策。
禁令之下,華為與榮耀的自救不可避免。天風證券分析師郭明祺也在此前報告中指出,華為的應變之策,最有可能發生情境之一便是華為出售榮耀手機業務,獨立后的品牌采購零部件將不受美國禁令限制,這對于榮耀品牌、供貨商與中國電子業是多贏局面。
獨立后的榮耀,將成為一家完完全全的新公司,與華為切割。
《流浪地球》中,地球為了自救,選擇離開太陽系,尋找新的母星。而榮耀,也離開了華為這顆曾經的“恒星”,開始了一段未知的旅程。
產業自救,完全切割
關于這樁交易,兩個月前就開始有各種流言,神州數碼和 TCL 是多次被提及的收購殘余方,涉及此次交易的企業,都在最近迎來上漲乃至漲停。11月11日早間,神州數碼稱未與華為就榮耀出售一事達成任何協議。
而實際上,收購方確實沒有神州數碼和 TCL。具體來說,收購方是由深圳市智慧城市科技發展集團與30余家榮耀代理商、經銷商共同投資設立。
此次的收購方,也不是此前傳聞的深圳星盟,而是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企查查數據顯示,這家公司成立于 2020 年 9 月 27 日,許可經營項目是:開發、生產、銷售:通信及電子產品、計算機等。
股權方面,國資占了大頭。
這 30 余家代理商、經銷商,都是此前華為和榮耀主要的經銷合作伙伴。蘇寧易購、順電等較為知名的零售商不用贅述,松聯是華為最早、也是最主要的經銷商之一;天音通信是 A 股上市公司天音控股的全資子公司,主要從事為通信產品營銷服務;北京普天太力,同樣是華為和榮耀的大經銷商。共青城酷桂背后是深圳愛施德股份,于今年 4 月獲得華為榮耀 30 系列的線下獨家代理權,包括榮耀30、榮耀30 Pro、榮耀30 Pro+。
此前,普天太力是華為高端機的經銷商,中郵普泰則是暢享、Nova 等中低端產品的經銷商。各大經銷商共同出資,加上國資資本,得以實現對于榮耀這樣體量品牌的收購。
最早定位于互聯網手機的榮耀,曾經線上渠道是絕對主力,但隨著發展也采取“輕資產”模式開辟線下渠道,即僅有一家示范作用的直營店,其余則是與經銷商合作的模式。今年 7 月,榮耀總裁趙明在接手采訪時說:“過去6個月當中,榮耀手機線下的占比超過了線上,如果去年說五五開,今年可能是五五對四五,甚至六四開,55%~60%是線下”。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深圳國資戰略性基金管理平臺意外事件,大多數參與此次交易的渠道商,背后也是國資控股,比如中郵器材則由國務院控股,天音控股由深圳市國資委控股。交易成行后,榮耀將成為一家主要由國資控股的企業。
雙方切割的意愿強烈,此次交易后,華為將不會擁有新公司的任何股份,榮耀將成為一家完全獨立、和華為沒有任何資本層面關聯的公司。此前的消息顯示,此次交易為全款現金交易。
這是一場盛大的接盤運動,牽扯到的資本、勢力眾多。聲明中提到,此次收購既是榮耀相關產業鏈發起的一場自救和市場化投資,能最大化地保障消費者、渠道、供應商、合作伙伴及員工的利益;更是一次產業互補,全體股東將全力支持新榮耀,讓新榮耀在資源、品牌、生產、渠道、服務等方面汲取各方優勢,更高效地參與到市場競爭中。
此次交易的特別之處在于,新的榮耀產品研發和分銷渠道是同一家主體。排除小米這種全部直營的模式,這樣的模式應該是頭一遭了。此前華為采取的是較為傳統的國代渠道模式,華為供貨,經銷商各個渠道之間會有差價,甚至會有竄貨的情況出現。當研發與渠道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一家后,可以避免內耗,形成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利益共同體。
這樁交易涉及到大量員工的變動,技術、渠道的交接,勢必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榮耀 7000 余員工都會加入到新公司當中,華為會回購所有員工持有的股權,同時會有一定的補償措施。
高管層面,榮耀 CEO 趙明依然會作為新公司的領導者,共計八位華為曾經的高層會隨著此次交易出走。
華為消費者業務剝離出去一大塊,也順勢有了新業務填補進來。11 月 16 日,據 36 氪報道,華為消費者BG正在與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進行整合,總負責人是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高端手機,1+8+N 的周邊生態產品,加上汽車業務,將會是未來華為消費者 BG 的主要業務。
華為眼下并不缺錢,年報顯示 2019 年凈利潤為 627 億元人民幣,經營活動現金流達達到 914 億元。但是此樁交易依然會給華為帶來巨大的現金流。因為完全不占股,那么交易的價值就變得至關重要。
如果按照此前曝光的塔山計劃,華為未來入局芯片制造,那么需要投入的資金是百億規模。
更重要的是,多方消息顯示,新公司會在三年之內上市。
交易價值高達 400 億美元
更為關鍵的是交易價值,此份聲明中并未披露具體的交易價值。如本文開頭所說,虎嗅得到的消息是,此次交易的價值約為 400 億美元,約合人民幣 2633 億。
做一個對比,小米最新的市值為 5163 億人民幣。榮耀 2019 年營收為 900 億元,凈利潤約 60 億元,而小米手機,2019 年營收為 1221 億元,在手機層面,榮耀不會落后小米太多,不過,小米集團除手機外,還有 AIoT,小米生態鏈,投資,金融等多項業務, 而榮耀除手機外的布局會稍稍落后一些。
企查查 App 顯示,近日,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新增多條商標信息,包括名為 “榮耀” “榮耀視頻”“榮耀錢包”“榮耀閱讀”“榮耀親選”“榮耀花粉”等,申請日期在 11 月 6 日。視頻、錢包等都是此前華為的互聯網業務,華為、榮耀公用一套體系。獨立后的新公司,自然需要完全獨立的新業務,“榮耀親選”是類似小米有品的電商平臺,提供自家、合作伙伴的智能硬件、耗材等產品的銷售,部分互聯網業務,也會隨著此次交易剝離。
不互相搶食,是這樁交易的先決條件。有消息人士透露,未來華為會主攻 P 系列和 Mate 系列這樣的高端機型,同時大力發展鴻蒙系統和 HMS 生態,中低端機型比如暢享可能隨此次交易一并剝離。
此前 36kr 報道,1000 億元的交易價值,是按照去年榮耀 60 億元利潤,16 倍 PE 來定的。而如果交易價值達到 400 億美元,那么榮耀的 PE 將達到 43 以上,比蘋果(36)還高。
從份額來說,榮耀在 2019 年,占據中國整體手機市場 13% 的份額,排名第四。2019 年 Q3,榮耀手機第三季度占據線上市場20%份額,為線上市場份額第二,再加上華為,幾乎占據一半的份額。
中國手機市場擁有萬億級別的規模,能拿下其中超過 10% 的份額,也是一樁巨大的生意,尤其是對于此次交易中參與收購的多家渠道商來說,如此巨大的份額能盤活上下游大量的資源。
殘余的品牌價值,穩定的研發團隊,多年耕耘的渠道、合作伙伴關系,這些都是利潤以外, 榮耀的交易價值。400 億美元,在一個合理的區間范圍內。
榮耀的未來
2013 年 12 月,榮耀作為華為的一個子品牌正式獨立,最早榮耀也是定位于互聯網手機,目標自然是當時風頭正勁的小米。隨著華為手機的攻城略地,榮耀的體量也得到了巨大的提升。2017 年,榮耀超過了曾經的“師傅”小米,成為國內線上份額第一的手機品牌,2019 年上半年,榮耀可以貢獻華為一半的出貨量,僅榮耀這個子品牌出貨量就能與小米+紅米掰掰手腕,再加上華為,確實穩坐國內頭把交椅。
但脫胎于華為的榮耀,同樣受制于華為。
由于榮耀的定位要低于華為,只要在華為內部一天,榮耀就永遠是子品牌,技術、渠道等在內部都面臨相互打架的情況,比如麒麟芯片一定是華為旗艦先用,隨后“下放”到榮耀,而一些嘗鮮性質的功能,則會在榮耀首先上線,成熟以后再應用到華為上。榮耀團隊的一些員工,對此也有些意見。
有接近榮耀人士透露,榮耀獨立是遲早的事情,2018 年前后,榮耀確實曾經計劃獨立,并計劃在香港上市,甚至一度做好了公章,準備宣傳的階段。彼時正值榮耀成立五周年的時間節點,榮耀當時的獨立計劃,是為了讓這個子品牌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能夠提升品牌度,而不是完全依附于華為。但顯然,發展至今,榮耀也依然是“華為榮耀”,獨立的品牌認知度并不高。
榮耀獨立的邏輯很好理解。Canalys 發布的 2020 年第三季度智能手機銷量數據顯示,三季度華為手機出貨量為 517 0萬部,同比下滑 23%,在過去高歌猛進的幾年,這往往是華為增長的數字。華為正在面臨全方位的困境,主要元器件供應吃緊,華為如今芯片等元器件的存量并不充裕,這樣的情況下肯定會優先供應華為主品牌,作為子品牌的榮耀難免會被犧牲,“養不起了不如賣掉”。
榮耀如今顯然處在一個異常的節奏中。今年榮耀發布了榮耀 30 系列、Play4、X10、30s 等多款產品,而最近的一次發布會,也要追溯到 7 月份,四個月沒發布新機,最近的一款產品只是智能手環,這對于新機節奏異常緊湊的國產廠商來說,是不正常的。此前有榮耀市場方面人員透露,在產品宣傳上,甚至“沒得可忙”。
在剛剛過去的雙十一,老對手小米秀出節節高的業績,而過去線上份額第一的榮耀,僅僅曬了一組 IoT 產品的銷售數據。手機方面,甚至沒有針對雙十一有任何降價促銷的營銷活動。
如果榮耀繼續留在華為,迎來的只能是業務停擺,慢性死亡。
這是整個供應鏈+渠道商的一次集體營救,巔峰時體量幾乎等于小米的榮耀如果停擺,對于整個上下游都將帶來沖擊。拯救的不只是榮耀,也是盡量減輕整個產業鏈的沖擊。
這樁交易,榮耀能得到的,是不再受限于“老大哥”,擁有更廣闊的天地,郭明祺也在報告中提到,榮耀獨立可最大限度地保有此品牌且有助于中國電子業自主可控發展,同時榮耀獨立后可發展高端機型。
產品方面,按照慣常的節奏,Mate 系列發布后的年底到次年年初,是榮耀 V 系列旗艦的發布周期。榮耀方面透露,V 系列新品(V40)會按照原定計劃發布,而這也會是榮耀獨立后的第一款產品,V 系列是榮耀最高端的旗艦,也會是這個決定新品牌命運走向的一款產品。
但失去的,是品牌,研發,渠道等多方面的支持。客觀來說,榮耀能有此前的成績,和它是“華為榮耀”有著最直接的關系,客觀地說,雖然 Logo 是榮耀,本質上就是華為。榮耀手機搭載的 magicUI 實際上也是 EMUI 的小改。
當榮耀不再是“華為榮耀”,曾經的消費者還會認這個品牌嗎?以及獨立后,即便可以使用第三方供應(比如高通、聯發科),但產品力、性價比能夠有保證嗎?今年隨著華為的份額開始下滑,小米 OV 們伺機而動。失去了華為品牌背書的榮耀,能否與這些強勁對手競爭還是未知數。
華為方面有關人士也表示,華為的高端技術并沒有和榮耀有太多交集,換句話說,榮耀團隊出走,不會對華為的研發體系造成太大影響,而榮耀方面也不會帶走什么華為的核心技術。未來,榮耀要有自己的研發體系。加上國資的背景,未來榮耀身上的擔子會更重。
榮耀獨立以后不一定就能活得很好,但不獨立只有萎縮乃至慢性死亡;此次獨立,也許不是最好的機會,但一定是最后的機會。
責任編輯:tzh
-
手機
+關注
關注
35文章
6874瀏覽量
157557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417瀏覽量
251550 -
榮耀
+關注
關注
6文章
1970瀏覽量
3926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