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當前的新冠肺炎疫情在未來幾年里有何積極意義,我相信其中一個可能是,它幫助消除了以前幾乎難以解決的某些障礙,并最終引發了物聯網革命。
其中最大的問題是數據隱私,該問題在發達國家是特別熱門,例如,在美國,保守的醫療行業經常使用“患者隱私”來抵制物聯網帶來的變化,盡管該技術已廣泛使用。
更大的好處
如今發生的變化是,在與新冠肺炎的生死之戰中,必須快速做出決定,有時甚至超出了隱私保護的范疇,例如,將數據傳輸到云的無線脈搏血氧儀永遠不會像傳統的有線產品那樣安全。
盡管線束限制了患者的行動能力,并且長時間佩戴會不舒服,但這在以前并不是一個足以證明無線方式可以完全替代有線設備的合理理由。
新冠肺炎帶來的變化是,人們意識到有線設備也需要患者與醫務人員進行更多的接觸,因為讀數必須手動監控。
突然之間,無線脈搏血氧儀的使用變得非常有吸引力,我們看到世界各地的醫院轉向無線設備的速度比他們之前計劃的快了很多,以為未來的流行病或新冠肺炎疫情做好準備。
這里的警示是,如果物聯網的好處足夠大,那么隱私可能就是組織愿意為了更大好處而進行交易的東西。但是個人呢?
在2020年之前,認為當局能夠對像歐洲這樣地方的所有人口進行接觸追蹤是不可想象的。然而,在臺灣、新加坡和韓國等地,接觸追蹤在抗擊新冠肺炎方面發揮了非常好的作用,許多國家都想復制這種模式。
隨著雇主開始關注如何才能讓員工安全地重返工作崗位,一種全新的接觸追蹤可穿戴設備出現了。這使雇主能夠確切地知道員工在哪里,他們與誰接觸過,接觸了多長時間。工作場所的這種能力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這些措施正獲得廣泛采用和接受。關鍵在于,這種好處——阻止了新冠肺炎病毒的傳播,保護了員工的安全,結束封鎖——被大多數人認為是值得的——只是暫時失去了隱私。
有趣的是,在大多數情況下,數據隱私已經盡可能匿名化了,并保證這些數據不會被用于任何其他接觸追蹤(除非某人測試新冠肺炎呈陽性,而且也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才進行接觸追蹤)
但我認為我們還是需要謹慎行事。正如Stacey Higginbotham在最近一篇文章中所表達的:“確保社交距離的可穿戴設備已經在辦公和工廠環境中使用。一些雇主正在轉向人們已經擁有的可穿戴設備來追蹤發燒或睡眠情況,以此作為潛在感染的指標。但如果這些雇主開始密切關注這些數據,則他們可能會發現其他應屬于私密的內容。”
我完全同意Stacey Higginbotham的說法。大多數雇主都強調,這些數據將僅用于新冠肺炎接觸跟蹤目的,并且只是一個臨時措施。
然而,世界上充滿了臨時措施,而且有些措施將成為永久性措施。但即便如此,私人數據也不應該成為雇主可以隨時訪問的東西。
物聯網將尊重隱私
為了使物聯網成功并充分發揮其所有優勢,隱私需要得到充分尊重,就像個人在健身房使用廁所或淋浴一樣,而不必擔心安全攝像頭。任何人的數據未經同意就被使用,這在社會和法律上都是不可接受的。即便使用,也應該有充分的透明度、安全性以及具有法律約束的保障措施。
這一點很重要,因為與有效對抗新冠肺炎一樣,物聯網的目的是在更廣泛的范圍內詳細地處理通過將物理世界數字化而獲得的數據。這樣的系統不僅知道個人位于何處,而且還可以隨時知道他們在做什么以及與誰在一起,從而為隱私侵犯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潛力。
為了讓物聯網發揮作用,人們必須感受到它在安全、方便、自動化和生活質量改善(等等)方面的好處超過了不可避免的隱私損失。但與此同時,那些收集和整理這些數據的組織(包括政府組織)必須對數據的收集及其使用方式完全透明,并且在可能的情況下,數據應盡可能保持匿名。此外,人們應該能夠看到他們的數據是如何被使用的,并且像電子郵件列表一樣,如果他們愿意,可以隨時“選擇退出”。
這樣,就在那些不認為這是問題的人和那些認為這是問題的人之間達成了隱私平衡。但最重要的是,要把尊重個人隱私權作為一項基本原則,同時在任何影響其數據使用的內容、方式和地點的決定中,都必須征求個人的自愿同意。
如果新冠肺炎證明了這是物聯網的發展之路——它將以一種大多數消費者和工作人員都感到舒適的方式平衡隱私,那么,至少可以從這一可怕的大流行病中看到一束亮光。
責編AJX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09文章
44557瀏覽量
372800 -
隱私保護
+關注
關注
0文章
298瀏覽量
1644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