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鎮鎮譚家灣遺址是長江下游太湖流域新石器時代早期的馬家浜文化遺址,距今已有7000余年歷史,不僅是中國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稻作文明發源地之一。
如今,這里華麗轉身成為譚家灣云上農業試驗場,也是中國電信“5G+智慧新農業”的重要發展基地。自2019年10年21日起,中國電信攜手鳳岐茶社簽署5G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打造鳳岐茶社的新型農業試驗場—譚家灣云上農業試驗場。
目前,譚家灣云上農業試驗場已實現5G網絡全覆蓋。依托5G、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實現鳳岐茶社云上農業大腦、病蟲害識別、農業溯源等農業信息化應用。
在接入鳳岐茶社云上農業大腦的“云棚”內,5G+數據桅桿上搭載了高精度土壤和空氣溫度、濕度傳感器,可實時采集土壤墑情等農作物信息,通過5G網絡回傳至平臺,再基于人工智能算法,建立精準的種植模型,為作業人員提供精準作業決策信息,實現精準種植,合理灌溉,農業溯源。
空中軌道機器人對云棚的作物進行著空中監測,它的視野是人眼所不能及的,機器人通過俯視葉面,判斷作物的病蟲害狀況,并向后臺進行通知。龍犬一號腿足機器人正背著箱子進行測試,據介紹,這是首個投入在農業生產場景中的腿足機器人。
軌道機器人
龍犬一號
北斗授時定位系統
在稻田中,還有多種形態的5G稻田機器人可自助巡田,采集病害、蟲害、草害以及生物生長周期等數據,并且利用5G網絡進行高清視頻回傳,再基于鳳岐茶社云上農業大腦人工智能平臺,對作物的生長周期以及病蟲草害的生物特征進行深度自主學習,智能決策,協助工作人員在可視化監控與管理界面進行精準操控作業,實現智能種植,智能防蟲,智能除草,讓鳳岐茶社實現大面積農業生態種植成為可能。
5G消殺機器人
無人車
據介紹,過去,無人機植保依靠短距通信模塊進行作業,飛行距離受限,并且操作時延達到100ms以上,不能滿足智慧農業精準作業目標。現在,基于“高帶寬、低時延、大連接”的5G網絡,植保無人機可以飛的更遠,時延可降低到20ms以內。當監測發現病蟲害時,工作人員可遠程控制植保無人機逐區域進行生物制劑的噴灑作業,達到精準消殺,整個過程實時、精準、高效,全力促進智慧新農業發展。
工作人員介紹,鳳岐茶社云鵬系統數據方艙不僅為園區本身的試驗場景提供數據支撐和模型服務以外,還將成為全國各地云棚的“智慧大腦”,為其提供遠程數據支撐和模型賦能服務。目前,該根節點已經為全國150畝云棚提供了支撐服務,算力負載已經達到10.6%。下一步,鳳岐茶社將把更多全國各地的云上農場連接到天翼云,實現統一管理。
責任編輯:pj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09文章
44584瀏覽量
372934 -
中國電信
+關注
關注
22文章
3454瀏覽量
62277 -
5G
+關注
關注
1354文章
48440瀏覽量
56401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