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悉尼新南威爾士大學的團隊研發了一種柔軟的織物機械抓取器,它可以像象鼻一樣抓取和釋放物體而不會將其損壞。
機械抓取器是一種仿生工具,它的外形酷似一條蛇,設計靈感來自于研究人員對自然界中諸如大象、蟒蛇、章魚等動物肢體行為的觀察。“大象、蟒蛇或章魚之類的動物會利用其柔軟、連續的身體結構來抓緊物體,同時增加接觸的穩定性,使它們易于探查、抓握和操控物體。這些動物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一點,是因為它們有高度敏感的觸覺以及成千上萬塊沒有堅硬骨骼的肌肉,例如象鼻就有多達 40,000 塊肌肉。”Thanh Nho Do 博士介紹說。
Thanh Nho Do 博士是新南威爾士大學 Scientia 講師兼醫療機器人實驗室主任,也是研發團隊的成員之一,他本月在 Advanced Materials Technologies 發表文章介紹了這一新科技。
“我們的新型織物抓取器細小、扁平、輕巧,可以從狹窄的空間抓取各種物體,例如管內的一支筆。” 他說,“該設備帶有強化的實時壓力傳感器,其靈敏度是傳統設計的 15 倍,可以檢測所需的抓力,以防止損壞所抓取的物體。它還配備一種熱激活裝置,可以將剛硬的物體變軟,也可以使柔軟的物體變硬,以便更好地抓握并保持其形狀。抓手工具可以抓取比其自身質量重 220 倍的物體。”
在測試過程中,重 8.2 克、長 13 厘米的抓取器可以舉起 1.8 公斤的物體,將直徑 30 毫米的物體包裹起來。
團隊的另一位成員 Nigel Lovell 教授說:“我們使用了涉及計算機服裝工程的制造過程,并采用了新設計的、高度靈敏的、基于液態金屬的觸覺傳感器來檢測所需的抓力。抓取器將物體從柔性變為剛性的加熱和冷卻周期還不到半分鐘,這是迄今為止最快的速度。”
因為具有靈活的機械結構和強大的承重能力,“蛇型” 抓取器可以克服現有抓手工具的缺陷,完成傳統工具不能完成的任務。
“許多軟抓手的設計基于爪子或類似人手的結構,帶有多個向內彎曲的手指,所以不適合抓握形狀復雜、沉重或與抓手開口不匹配的物體。” Thanh Nho Do 介紹說,“許多現有的軟抓手也缺乏感官反饋和可調節的剛度功能,這意味著不能使用它們抓取易碎物品或在狹窄環境中使用。”
由于具備高靈敏度、柔軟、靈活等特性,這種新科技可以廣泛地用于處理易碎物品的行業,例如農業、食品和資源勘探行業,甚至在救援活動中也可以發揮作用。目前,Do 博士已成功測試了該設備并申請了臨時專利。他預計,若找到商業合作伙伴,抓取器將在未來的 12-16 個月內投入商用。
“我們現在的目標是優化集成材料,開發閉環控制算法,并將抓取器集成到機械臂的末端,以自動抓握和操縱對象。如果我們能夠實現這些后續步驟,則無需手動抬起抓取器,這將有助于處理那些非常重的物體。”他說,“我們還致力于將其與可穿戴式觸覺手套設備結合,這將使用戶可以遠程控制抓爪并感知到抓取的對象。”
責任編輯:lq
-
機械
+關注
關注
8文章
1593瀏覽量
40643 -
壓力傳感器
+關注
關注
35文章
2234瀏覽量
163481
原文標題:“蛇型” 機械抓取器誕生,靈感來自象鼻,可抓取比自身重220倍的物體
文章出處:【微信號:deeptechchina,微信公眾號:deeptechchina】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