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電腦,人們再熟悉不過。但筆者認為電腦有兩層含義:廣義上的電腦,指的是通過CPU或GPU運算來解決問題的軟硬件系統都可以稱之為電腦;
而狹義上的電腦,則指的是傳統臺式機顯示器+主機+鍵鼠等外設的傳統PC形態。
自1981年IBM發布首臺PC以來,人們口中的電腦就一直是這個樣子,而在如今近40年之后,傳統PC形態或許就要走到頭了。
你有多久沒換電腦了
如果不是筆者的辦公電腦偶爾會出現一些藍屏,就連我自己也早已忽視這臺配備第二代酷睿i5處理器的電腦如今已經服務超過8年之久。
而就在我更換了一塊SSD硬盤并重新安裝了操作系統之后,看到它滿血復活的狀態,我又放棄了換電腦的想法,再戰三年又何妨。
以上的橋段代表了傳統PC在當前科技產業中的尷尬處境,簡單的網頁瀏覽和日常辦公8年前的古董電腦都能應付,那么又何必花錢去升級呢?
回望多年前PC產業哀嚎一片,甚至人們一度以為摩爾定律失效。其實從根本上來講,傳統PC的應用邏輯走到頭了。
ARM帶來一絲曙光
本月中旬,臺積電宣布:2nm工藝重大突破,摩爾定律得以延續,并未并將繼續挺進1nm工藝。
誠然,如果不是ARM架構在近些年的蓬勃發展,如果不是臺積電在制程工藝上的不斷精進,其實傳統PC時代的摩爾定律早在14nm時候就已經宣告終結了。
如果說ARM架構的發展帶來了一絲曙光,那么蘋果公司最新自研ARM架構的M1處理器就好像在沉寂的死海投入了一枚深水炸彈。
人們在驚呼蘋果M1處理器出色性能的同時,也在感慨乃至期盼著ARM架構面對X86引發一場革命,天下苦X86久矣。
三端融合大勢所趨
如果說蘋果M1出色的性能源自更先進的5nm工藝,那么ARM架構在PC領域的反超則徹底開啟了三端融合的大勢所趨。
所謂“三端”指的是手機、平臺、電腦人們常用的三大智能終端,蘋果M1的到來讓ARM架構處理器一箭三雕,再次實現了大一統的局面。
其實早在蘋果之前,高通早在多年前就開始通過ARM架構處理器滲透傳統PC市場,只可惜高通沒有蘋果成熟的軟硬件生態。
分析認為蘋果M1的巨大成功將會起到示范效應,加速ARM架構侵蝕X86架構的傳統PC市場。不得不說,ARM與X86必有一場生死之戰。
傳統PC迎來巨變
如今科技發展的軸心是承載移動應用的手機,以移動為主桌面為輔成為現代人的全新應用模型。
因此ARM架構在貫穿三端之后的首要好處就是一款應用可以三端通用,這無形中降低了開發者適配不同平臺的成本,并且也讓傳統PC從應用角度迎來更移動化的轉變。
此外,移動化的“心”(芯片)加上移動化的“魂”(應用)必然會令傳統PC的形象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以符合未來人們的應用需求。
加之未來半導體制程工藝的不斷迭代,以及折疊屏等新材質和新工藝的廣泛應用,“傻大黑粗”的傳統PC形態必然加速被潮流淘汰。
未來PC是做減法
可以預見的是,除了極為強調性能的專業工作站以及追求極限性能的骨灰級游戲PC還將延續傳統PC形態之外,適合更多人的PC形態畢竟發生重大變化。
未來的PC是輕量移動的,是實時在線的,是基于云端的,是萬物互聯的,也是三端融合一端的,未來PC是做減法。
如何令一臺智能終端滿足手機、平板、電腦的三大需求,顯然是未來科技發展的主線趨勢。
這也便解釋了為什么華為、三星、蘋果這些領軍企業明知折疊屏手機投入巨大甚至不惜賠上大量研發經費也要擠破頭來做,因為這真的是目前最明晰的一條未來發展的主線。
回到一開始的話題,未來你的電腦仍是廣義上的電腦,但它必然不再是狹義上傳統電腦“傻大黑粗”的模樣。
因為如今我們正處在新舊兩個時代的交替點,未來已經觸手可及。
責任編輯:PSY
-
ARM
+關注
關注
134文章
9107瀏覽量
367989 -
PC
+關注
關注
9文章
2090瀏覽量
154340 -
電腦
+關注
關注
15文章
1714瀏覽量
6894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