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個月,中國和美國的互聯網企業日子紛紛開始不好過起來。前有谷歌、Facebook被美國反壟斷機構牢牢盯上的消息,后有國內職能部門的“反壟斷指南”開始征求意見,一時之間,互聯網巨頭們或多或少,要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未來了。
大洋彼岸,互聯網四巨頭成了“眾矢之的”
這段時間,“反壟斷”這個詞可以說是互聯網行業中的一個熱門詞匯了。不斷在新聞中出現的各種反壟斷調查,也在微博話題中有了不小的關注度。
這在對壟斷話題并不怎么敏感的國內,可以說是大新聞了。
事實上,小黑在開頭所說的“這兩個月”并不準確,在查詢過相關資料之后,小黑發現,互聯網巨頭們遭遇的反壟斷指控在進入2020年之后,幾乎沒有間斷過。
6月16日,歐盟委員會宣布將對蘋果公司旗下的Apple Pay和App Store展開反壟斷調查;
8月14日,加拿大反壟斷機構開始對亞馬遜展開反壟斷調查;
9月5日,意大利最高反壟斷機構宣布啟動對蘋果、Dropbox和谷歌的云存儲服務的反壟斷調查;
10月3日,美國眾議院司法反壟斷小組委員會認定蘋果、Facebook、谷歌和亞馬遜是類似“石油大亨和鐵路大亨時代”的壟斷。
11月13日,土耳其反壟斷機構宣布對谷歌處以2560萬美元的反壟斷罰款。
這一系列的反壟斷調查在10月20日達到了最高潮:美國的司法機構正式向谷歌提起反壟斷訴訟,并密切籌劃著向Facebook發起反壟斷訴訟。
不過,從對谷歌的反壟斷訴訟中,我們可以看出一些美國司法機構的妥協。起訴書中的一句話,大致概括了這起反壟斷案的要點:“(谷歌)簽訂了包括預裝軟件、默認軟件等在內的排他性協議,鎖定了搜索廣告的分銷渠道,阻止競爭對手進入,是反競爭行為。”
換言之,這次針對谷歌的反壟斷案,僅限于對谷歌搜索花費數十億美元成為iPhone的默認搜索引擎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原先許多人猜想的“拆分谷歌”,似乎并不會成為現實。
此前,曾有不少人猜測谷歌或將被拆分
“反壟斷指南”上線,創業公司的福音來了?
巧合的是,就在全球“圍剿”美國四大科技巨頭的同時,我國的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也于11月10日發布了《關于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征求意見稿)》。
在這份“反壟斷指南”發布后,國內的幾家互聯網巨頭的估價紛紛以暴跌來回應,這一份指南對市場的影響力可想而知。
不過,正如小黑在前面所說,國人對“反壟斷”的關心程度,其實并不高。今年1月份,同樣是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反壟斷法修訂草案(公開征求意見稿)》,卻幾乎沒有引起人們的關注,甚至微博上的相關話題,只有5個討論。
這次的“反壟斷指南”征求意見稿說了什么內容呢?小黑特地到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的官網下載了這份征求意見稿,然后忍不住笑出了聲:這對我們普通消費者來說,可真是一件大好事。
例如,許多媒體報導的“反壟斷指南將打擊大數據殺熟行為”,就來自于第三章第十七條的第二款。
▲ 這一條對大數據殺熟做出了嚴格界定
除了網絡普遍提及的“反壟斷指南”對強制二選一、強賣保險等問題的界定之外,其實它還對許多方面做出了嚴格的界定,例如初創公司的收購、對不同企業設置的歧視性標準等行為。
▲ 這一款專注于對初創企業的惡意收購
從此之后,不僅電商平臺無法再通過大數據割VIP用戶的韭菜,連小微企業也不用再擔心被某鵝惡意收購,或是遭遇到地方保護措施的排擠了。
總體而言,這份“反壟斷指南”雖然來得晚了一些,但依然保護了從消費者到小微企業這兩類“弱勢人群”的基本利益。不論是消費行為、還是商業經營,互聯網巨頭可以為所欲為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在互聯網行業高速發展的同時,對反壟斷的法律法規不斷更新,是非常有必要的事情。然而,對巨頭的約束,更重要的還是每一個用戶都有保護自己的意識。
從兩年前某度董事長李彥宏狂言“中國人愿意用隱私換便捷”,到現在沒有蘋果和谷歌的反壟斷話題在微博只有寥寥幾個討論,如何讓用戶在互聯網浪潮中真正擁有自我保護意識,還有非常漫長的路要走。
責任編輯:xj
-
谷歌
+關注
關注
27文章
6176瀏覽量
105678 -
互聯網
+關注
關注
54文章
11177瀏覽量
103548 -
電商
+關注
關注
1文章
466瀏覽量
2864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