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CEO馬斯克一直在吹牛,不過難得的是,他吹過的很多牛卻實現了,所以他成功了。
近日,據國外媒體報道,馬斯克在歐洲電池會議上宣布,特斯拉正在開發一款可續航621英里(約合1000公里)的電池。
也就是說,距離特斯拉“9.22電池日”剛過去兩個月,馬斯克又“口出狂言”。
事實上,此前市場一直認為特斯拉將會于電池日上介紹可續航100萬英里的新電池,但市場等到的卻是全新的4680電池。
4680電池號稱能量密度提升了5倍,功率輸出提升了6倍,續航里程提升了16%,每千瓦時的成本下降了14%。
但4680電池還在試點生產階段。
那么,更新的可續航621英里的電池到底怎么樣?還得等特斯拉的進一步說明。
責任編輯:xj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動力電池
+關注
關注
113文章
4531瀏覽量
77612 -
特斯拉
+關注
關注
66文章
6311瀏覽量
126548 -
電池續航
+關注
關注
0文章
268瀏覽量
2366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馬斯克凈資產突破4470億美元
近日,據彭博億萬富翁指數最新數據顯示,特斯拉公司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的個人財富已經成功突破4470億美元大關,這一數字使他成為歷史上首位凈資產超過4000億美元的富豪。 馬斯克的財富
馬斯克否認特斯拉進軍手機市場
近日,網絡上頻頻傳出特斯拉將涉足手機產品開發的傳聞,引發了廣泛關注。然而,特斯拉的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在參加知名播客節目《Joe Rogan Experience》時,對此傳聞進行了
特斯拉電池技術突破面臨挑戰,馬斯克加壓研發團隊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特斯拉始終以其技術創新和前瞻視野引領潮流。然而,近期特斯拉在電池技術方面的進展卻遭遇了不小的挑戰,這讓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倍感壓力。
特斯拉史詩級計劃再啟:馬斯克揭秘Master Plan 4
在科技界的浩瀚星空中,有一位創新者總是以他獨特的視角和前瞻性的思維引領著整個行業的發展。他就是特斯拉的創始人兼CEO——埃隆·馬斯克。今日,馬斯克再次掀起科技界的風暴,
馬斯克承諾明年開始生產擎天柱機器人 馬斯克宣布贏得薪酬方案投票
馬斯克的一些言論和消息總是被業界關注,當地時間6月13日在特斯拉的2024股東大會上,馬斯克承諾特斯拉明年開始“限量生產”擎天柱,并在
馬斯克旗下xAI計劃大舉投資AI芯片
特斯拉CEO馬斯克最近宣布,其旗下的人工智能初創公司xAI計劃斥資至少90億美元購買30萬塊英偉達B200 AI芯片。這一舉措再次凸顯了馬斯克
馬斯克將探討中國特斯拉全自動駕駛啟用
4月28日,特斯拉首席執行官馬斯克乘坐私人飛機抵達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據悉他將就特斯拉汽車在華啟用“完全自動駕駛”(FSD)功能進行會談。雖然特斯拉本身未參展,但
傳特斯拉馬斯克將在印度公布20億-30億美元投資
特斯拉(Tesla)CEO馬斯克(Elon Musk)將于下周訪問印度,兩位知情人士稱,馬斯克將在訪問印度期間,宣布投資20億至30億美元在當地建設新工廠。
特斯拉在馬斯克的社交平臺X平臺投放廣告
眾所周知,馬斯克一貫對廣告持排斥態度。特斯拉此前從未聘請明星代言或投放廣告(盡管曾有例外)。盡管特斯拉的支持者和投資者多次建議其嘗試廣告策略,但馬斯
馬斯克稱特斯拉視頻生成技術超過Sora
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在社交媒體平臺上發表言論,聲稱特斯拉所掌握的視頻生成技術超越了OpenAI最新發布的Sora模型。馬斯克自信地表示,特斯拉
特斯拉CEO馬斯克計劃購買AMD芯片
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近日表示,特斯拉計劃從AMD購買芯片,以應對人工智能計算硬件支出的增長。然而,他并未透露具體的購買數量。
馬斯克確認特斯拉有意購買AMD芯片
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近日宣布,特斯拉今年用于購買英偉達硬件的花費將超過5億美元。他表示,要在AI領域保持競爭力,至少需要每年數十億美元的投入。
馬斯克550億美元薪酬方案被推翻 馬斯克4000億薪酬被判無效
Neuralink的成功準備大撈一筆的時候,外媒爆出馬斯克在特斯拉的550億美元薪酬計劃被美國特拉華州衡平法院首席法官駁回,而對于對于法官的裁決結果,馬斯克則在社交媒體上回應稱:“永遠
特斯拉CEO馬斯克被指控不當獲取薪酬方案,價值550億美元
法官認定,特斯拉在2018年向馬斯克提供的高額期權獎勵存在有失公允之處,但截至目前馬斯克已全部領取完畢,總金額高達550億美元。至于馬斯克是否須返還這些期權引發的
馬斯克:特斯拉CEO對中國車企表示擔憂
盡管對中國車企頗有贊譽,馬斯克卻坦言,除了技術分享,特斯拉尚未發現明確的合作機會。實際上,特斯拉在中國內外正遭受如比亞迪等本土強勁對手的挑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