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場沸沸揚揚的漲價熱潮使光伏產業鏈被“卡了脖子”。
受供應限制,硅料價格從七月底的6萬/噸一路上漲至接近10萬元/噸,目前仍處在8.5萬元/噸的高位,期間硅片、電池片一路跟漲,組件最終也“被迫”漲價;光伏玻璃則是供應鏈價格上漲的另一個主力,國內3.2mm光伏玻璃價格7月份還只要24元/平方米,如今已上漲至42元/平方米,最高報價50元,且有價無市。
上有原材料供應緊張價格攀升,下有投資商駐廠催貨,“兩頭受氣”的組件企業試圖通過擴充一體化產能來補齊短板,尋找出路。據索比光伏網統計,天合、晶澳、晶科、隆基等組件龍頭企業多點開花,在產業鏈各環節大肆擴產,其中組件280GW、電池272GW,儼然有把二、三線企業擠出市場的趨勢,但光伏玻璃受政策限制,無法大規模擴產,膠膜的擴產也顯得“微不足道”。(點擊查看:組件280GW 電池272GW 光伏頭部企業開啟“跨越式”擴產)
有資深業內人士指出,企業垂直一體化擴產,帶來的可能是產能過剩、資源浪費、市場供需失衡以及無休止的價格戰,給光伏市場長遠發展帶來許多風險。同時,硅料、玻璃新建產能投產周期較長、成本較高,且寡頭集中,頭部企業的市場份額占據絕對優勢,客戶粘性較高。因此,通過簡單擴產來解決供應問題“略顯蒼白”。
近日,以天合、晶澳、隆基、晶科等一線品牌為代表的組件企業開始瘋狂簽約采購,通過長單協議確保原材料供應。據索比光伏網統計,年初至今一線品牌共簽訂16筆長單,其中多晶硅料采購規模共計60.63萬噸;單晶硅片采購規模共計13.87億片,采購金額約413.49億;光伏玻璃采購金額預計達107億元。
由上表看出,采購項目為多晶硅料、單晶硅片以及光伏玻璃,采購期限多為3年、5年,多晶硅價格往往隨行就市,鎖量不鎖價。其中,隆基先后向亞洲硅業、通威采購22.66萬噸多晶硅料,并與南玻A簽訂65億元(含稅)光伏玻璃采購協議。
值得一提的是,隆基與通威兩大龍頭企業在9月25日官宣“聯姻”,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參股多晶硅環節。雙方將永祥新能源注冊資本由12億元增加至28億元,擴產后設計年產能7.5萬噸,其中永祥股份持股85%,隆基持股15%,并計劃投資16億元成立云南通威高純晶硅有限公司(云南保山4萬噸高純晶硅項目),通威持股51%,隆基持股49%。同時,雙方以每年10.18萬噸多晶硅料的交易量為基礎目標,隆基優先采購通威,通威優先供應隆基。
天合光能也是一位“買買買”狂人,為保障210系列組件供應操碎了心。據統計,天合先后向上機數控、中環采購單晶硅片35.67億片,并向通威采購72000噸多晶硅料,向亞瑪頓采購8500萬平米光伏鍍膜玻璃。11月17日,天合通威宣布斥巨資150億合作投資光伏產業鏈項目,其中包括年產4萬噸高純晶硅項目,投資額40億元;年產15GW拉棒項目,投資額50億元;年產15GW切片項目,投資額15億元;年產15GW高效晶硅電池項目,投資額45億元。
上半年的組件出貨冠軍晶科鎖定通威9.3萬噸多晶硅料,訂單鎖量不鎖價,產品價格隨行就市,供應期從2020年11月到2023年12月。
此外,晶澳也與新特能源簽訂了9.72萬噸多晶硅料訂單,并斥資21億(含稅)與彩虹新能源簽訂光伏玻璃長單,供應期從2020年3月18日至2022年3月31日。
值得一提的是,上機數控今年以來持續加碼單晶硅業務,在8月底連續簽訂兩個多晶硅采購合同,分別向大全新能源以及江蘇中能硅業、協鑫新能源采購4.87萬噸多晶硅料。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指出,本周多晶硅價格延續小幅下跌的走勢,國內11家在產多晶硅企業中,有2家企業仍在檢修中,預計復產時間在11月底或12月中,2021年多晶硅市場供不應求的預期相對明朗。11月3日,六大龍頭企業的聯合呼吁踩住了光伏玻璃價格攀升的急剎車,但掣肘于玻璃新建產能釋放周期較長,2021年光伏玻璃將延續供不應求態勢,明年的價格趨勢仍是市場關注的重點。
不論是意外事故造成的硅料短期緊缺還是供需失衡帶來的玻璃暴漲,價格的穩定和回落尚不意味著光伏上下游博弈期的結束,這場漲價風波終是敲醒了行業警鐘,中下游企業不再坐以待斃,紛紛通過長單綁定強強聯合來保證供應,組件大廠之間的一場資源“搶奪戰”已經悄悄打響。
責任編輯:xj
-
太陽能
+關注
關注
37文章
3424瀏覽量
114343 -
光伏
+關注
關注
44文章
3040瀏覽量
69100 -
硅片
+關注
關注
13文章
368瀏覽量
3468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