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世界5g大會舉行未來信息通信技術及國際戰略研討會,是一場大牛們的“華山論劍”。因為都是業界泰斗,嘉賓們難得共聚,臺下頻頻交流,“咬耳朵”,話題專業之余不乏輕松。
而在這個重量級論壇上,能讓所有嘉賓競相拿出手機拍照的人,沈向洋是為數不多的一個。
他是硅谷科技圈最有分量、美國科技公司職位最高的中國人。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效力回國,消息轟動中美科技界。
作為領軍全球人工智能的專家,沈向洋提出,人工智能雖然已經獲得了巨大的發展,但仍需要從深度學習過渡到深度理解,他為大家公布了最新研究進展,勾畫了一個能夠達到深度理解的人工智能框架系統。
他舉例說明,哈士奇,是狗還是狼?這個對人腦不算事的判斷,卻可以困惑人工智能很久!
據悉,目前人工智能的發展,深度神經網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這是美國十年前的研究成果,由沈向洋和同事在微軟研究院做出。
他指出,十年以來,人工智能在大數據,運算,和延時處理三方面取得了重大的進展。但是對于真正的理解,人工智能實際上十年來沒有特別重大的突破。
在算力方面,英偉達過去超過英特爾引領潮流,相信未來會繼續奮勇向前。包括亞馬遜、谷歌等企業的自主研發,已經把云端算力做得非常強大,這方面,來自深圳鵬城實驗室的鵬城云腦,同樣是非常典型的成功案例。
接下來,他話鋒一轉,開始“潑冷水”,指出即使是這樣了不起的算力,真正應對智能時,得到的結果讓人啼笑皆非。哪怕是全球最大的圖像識別數據庫ImageNet,仍然還差10的五次方的量級才能真正達到人的理解能力。所以就不難理解,整個領域還在拼命增加算力,這方面還遠沒有到天花板。這是科研的一條道路。
他提出,或許還存在另一條,更加巧妙的前進路線。
他給大家用計算機視覺和自然語言處理方面講了兩個例子,來解釋為什么今天有這么強大的算力,有這么多大數據以后,智能還不盡如人意。
他在微軟的朋友在華盛頓大學用深度神經網訓練了一個模型,讓人工智能分辨哈士奇是狼還是狗。這對于人腦來分辨,再簡單不過。但人工智能的判斷,6個結果里最多只有5個正確。用模型尋找錯誤的原因顯得非常艱難。最后研究發現,神經網絡對于哈士奇是狗還是狼,判斷竟來自于旁邊的背景。背景是雪地,它判斷為狼,背景為草地,它判斷為狗。跟狗和狼面部等大量的數據特征分析一點關系都沒有。這讓人工智能顯得非常有趣,也非常危險。
此外,運用大數據,大訓練模型出來的人工智能結果,在按照設定程序來運行,表現非常了不起,而如果遭受攻擊,得出的結果可能大相徑庭。
沈向洋指出,以上都值得反思,深度學習做到現在是不是離智能更近了?
為此他曾經和比爾蓋茨以及紐約大學教授GaryMarcus討論,得出的結論是,預訓練的模型、深度學習的東西,到現在為止只是獲取知識,而不是理解知識。所以必須要清醒的知道,正在做非常了不起事情的人工智能,并不是最棒的模型。
他認為,很有必要回歸初心,回過頭去認真思考機器學習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其次,人工智能今天驚人的成就,做仿真器是最大的代表作。接下來最激動人心的事情,可能應該是寫更大的仿真器,去仿真真正的物理世界。
最后,接下來最重要的事情,是讓人工智能從深度學習過渡到深度理解。他正在嘗試的解決之道,是建立一個開放域的對話模型,建立神經會話模型,能夠做到深度理解的框架。
責任編輯:YYX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1文章
47208瀏覽量
238298 -
計算機視覺
+關注
關注
8文章
1698瀏覽量
45984 -
深度學習
+關注
關注
73文章
5500瀏覽量
12111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