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需求:車規(guī)級半導體核心需求在中國
全球車用半導體:占據(jù)10%左右。根據(jù)IHS,全球半導體銷售約4850億美元,中國占48%??傆?019年全球車用半導規(guī)模400多億美金,占全球半導體市場規(guī)模約10%。伴隨汽車電動、智能、互聯(lián),車用半導體單車價值將繼續(xù)提升,推動全球車用半導體需求將快于整車銷量增速。
全球需求:中國是最大的市場。根據(jù)國際汽車制造商協(xié)會數(shù)據(jù),2018年全球乘用車產量7057萬輛,其中中國占據(jù)33%。中國是最大的汽車半導體需求市場。
全球供給:外資壟斷,中國本土企業(yè)弱勢
全球汽車半導體企業(yè):核心市場在中國,中國本土企業(yè)弱勢。根據(jù)Semicast Research數(shù)據(jù),全球主要汽車半導體企業(yè)包括恩智浦、英飛凌、瑞薩電子、意法半導體等,2016年市場份額分別為14%、10.7%、9.6%、7.6%。2016年全球半導體約300億美元,前十大占據(jù)全球汽車半導體市場的63.4%。2019財年,英飛凌在汽車領域的銷售收入占公司44%的營收,2018年財年為43%,2019財年在汽車領域的銷售收入增長7%,公司整體為6%。
此外,2019財年,英飛凌在中國的銷售收入占27%,2018財年為25%,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2%。恩智浦、瑞薩電子2018年分別在中國銷售收入占集團比重為36.5%、20.2%??梢砸姷茫袊菄H汽車半導體巨頭的核心市場,從另外一個角度看,這也反映中國在汽車半導體產業(yè)處于弱勢地位。
從主要汽車產業(yè)鏈企業(yè)來看,半導體產品嚴重依賴進口。根據(jù)公開信息,我們梳理了主要的國內汽車電子企業(yè),從其核心供應商及采購產品來看,汽車半導體采購量大,占成本比重較高,且依賴進口。汽車半導體典型應用場景包括信息娛樂系統(tǒng)、照明系統(tǒng)、新能源車載電源等,我們下面依次舉例來說明半導體在里面的重要性及中國供應商地位。
以德賽西威為例,德賽西威主營汽車信息娛樂系統(tǒng)。根據(jù)公司招股說明書,前五大供應商中,主要是半導體元器件供應商,其半導體元器件供應商包括NXP、Serial Microelectronics(代理德州儀器產品)、Protech Century(代理東芝、安森美半導體),清一色的外資供應商。
根據(jù)科博達招股說明書披露的信息,科博達主營車燈控制器等,公司集成電路采購額占比在17%~18%左右,其前五大供應商中,相關半導體采購來源于國外廠商,包括安富利(全球領先的半導體分銷商)、英飛凌、Renesas等。
欣銳科技主營車載電源,包括車載充電機、DC-DC轉換器等,車載充電機用于安裝在汽車上,其功能是根據(jù)電池管理系統(tǒng)提供的數(shù)據(jù),將民用220v或工業(yè)用380v交流電轉換成動力電池可以使用的直流電壓,對新能源車動力電池進行充電,DC-DC用于將動力電池輸出的高壓電流轉換成低壓直流電,比如12V、24V、48V等,為儀表盤、車燈等低壓用電設備提供電源。根據(jù)其招股說明書,公司半導體類采購占總采購額約30%,比重高,其半導體類供應商主要是一些代理商(代理德州儀器、意法半導體等公司產品),且購買分散,對半導體公司議價權弱。
總結,本節(jié)通過對全球汽車半導體供需格局進行了剖析。全球汽車半導體2019年預計約400億美金,占全球半導體比重約10%。中國汽車產量占全球比重約30%,是全球汽車半導體核心需求國。供給方面,我們根據(jù)全球主要汽車半導體企業(yè)(包括英飛凌、恩智浦等)銷售區(qū)域及中國主要汽車電子企業(yè)(包括德賽西威、科博達、欣銳科技等)半導體采購情況分析,得出中國汽車半導體基本依賴進口。
空間:受益于電動智能互聯(lián),帶來新一輪增長
上文,我們對全球半導體供需及典型應用場景進行了分析,得出中國是全球汽車半導體需求核心驅動力,但供給端,中國在車規(guī)級半導體處于弱勢地位,對外依賴度非常高。接下來,我們將分析受益于電動智能互聯(lián),全球汽車半導體將面臨新一輪增長。最后一部分,盡管當前中國汽車半導體企業(yè)處于弱勢地位,但是受益于電動智能互聯(lián),疊加全球貿易特殊背景下,我們將分析中國汽車半導體產業(yè)面臨的投資機會。
趨勢:迫于排放壓力,全球汽車電動智能大勢所趨
全球汽車電動智能大勢所趨,關于這個結論我們不在這里贅述,這基本是市場一致預期。我們只在這里簡單描述。受迫于政策壓力,全球碳排放要求日益趨嚴,整車廠商為了應對政策壓力(比如中國的雙積分,歐洲的嚴格碳排放),必須大力發(fā)展電動化汽車(包括48V混動、插電式及純電動等),減少碳排放。此外,全球汽車廠商競爭進入白熱化,如果沒有持續(xù)迭代的產品,提升品牌競爭力,最終將淪為代工廠或淘汰出局。因此,在競爭日趨加劇背景下,安全訴求加大,利用智能化吸引消費者成為重要路徑,資本的堆積勢必將推動該領域成為未來趨勢。
參考一:安森美預計電動智能將其單車價值提升到$1500+
本節(jié)我們的分析將參考安森美半導體給予的剖析,因此,在展開分析之前,有必要對安森美半導體進行簡單的介紹。安森美半導體是美國的一家全球領先半導體企業(yè)。根據(jù)Semicast Research,在汽車半導體領域2016年排名第七,市場份額約4.4%。安森美半導體總共有三個核心分部,包括電源解決方案(PSG)、模擬解決方案(ASG)、智能傳感(ISG)。2018年公司產品約31%用于汽車,27%用于工業(yè),18%用于通信。在汽車領域,公司產品可以用于照明系統(tǒng)、電動車、自動駕駛/ADAS等。
2018年公司銷售收入約59億美金,同比+6%。公司PSG部門占52%,ASG占35%,ISG占13%。其產品主要銷往新加坡(2018年占約33%)、香港(2018年占約25%)。
根據(jù)安森美預計,電動化將大幅提升半導體需求量。目前燃油車使用其產品單車價值約$40,而電動車使用其產品將提升到單車價值$500,增長來源于比如車載充電機、DC-DC、電控等。此外,智能化也將大幅提升其產品需求量,包括(激光)雷達、攝像頭、MOSFETs等需求將大幅提升。安森美預計,到達L4級別的自動駕駛汽車相較于L0級別的汽車將使用其產品由$10提升到$1000,具備10倍空間。
此外,伴隨汽車照明由鹵素燈/疝氣燈升級成為LED車燈,參考科博達,對車燈半導體需求提升。安森美預計其單車價值將由$3提升到$30。結合以上分析,安森美預計在智能化、電動化背景下,單車半導體需求快速提升將推動車用半導體市場需求。
參考二:英飛凌預計電動智能顯著提升單車價值
英飛凌是全球領先的汽車半導體供應商,根據(jù)Semicast Research,公司排名全球第二,2016年市場份額約10.7%。根據(jù)英飛凌披露的財報,2018年,英飛凌在全球半導體企業(yè)中收入排名第11。2018年,在全球半導體需求企業(yè)中,歐洲有2家汽車零部件公司進入全球20名,包括博世及大陸集團。
2019財年,英飛凌在汽車領域的銷售占其總營收約44%,35%的銷售收入來源于大中華地區(qū)(含大陸及臺灣)。英飛凌的半導體產品在汽車領域有廣泛的應用,包括動力系統(tǒng)、安全系統(tǒng)、ADAS等。值得強調的是其功率半導體全球領先,2018年其功率半導體分立器件(包括模塊)全球市場份額約20%,安森美以約9%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二,意法半導體以5.4%的市占率排名全球第三。
根據(jù)英飛凌2019財年估計,目前單車半導體價值量約為$417,純電動將增加半導體需求$358,達到775美元/車。若考慮到智能化,L2級將增加單車半導體$160,到L4級將增加$970,達到單車半導體需求量$1387。因此,在電動智能化背景下,汽車半導體單車價值量將由當前約400美元提升到1750美元。
綜上,我們認為在電動智能大勢所趨背景下,全球汽車半導體面臨新一輪增長機遇。單車價值將從目前約400美金提升到1700~1800美金左右,空間得到明顯放大。這里面的增量約300~400美金來源于電動化,約900~1000美金來源于智能化。當然,我們認為實際上應該高于該數(shù)據(jù),因為5G驅動下的聯(lián)網(wǎng)化(v2x等)將得到顯著發(fā)展,這也是重要增量。
機會:中國逐步突破,迎來進口替代&電動智能新機遇
根據(jù)我們的觀察,目前國內在半導體領域有所突破,雖然在汽車級半導體仍處于弱勢地位,但是在家電、工業(yè)等領域逐漸實現(xiàn)進口替代。在汽車級IGBT領域,比亞迪取得突破。斯達半導部分產品應用于新能源車領域。這些是中國在汽車級半導體領域獲得突破的跡象。此外,國內上市公司通過資本運作,收購整合全球主要半導體企業(yè),比如聞泰科技收購安世半導,韋爾股份收購豪威科技。我們認為通過并購疊加內生發(fā)展,中國汽車級半導體有望獲得大的突破,實現(xiàn)進口替代。相關汽車半導體企業(yè)有望深度受益進口替代&汽車電動智能帶來單車半導體價值量顯著提升機遇。
國內:半導體逐步突破,已在家電&工業(yè)等領域形成替代
根據(jù)IHS數(shù)據(jù),2018年國內MOSFET領域,英飛凌以約28%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一,安森美以約17%的份額排名第二,華潤微電子以近9%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三。參考華潤微電子的招股說明書(注冊版),公司在家電、工業(yè)等領域,已經覆蓋全球頂級的客戶,包括美的、海爾、博世等。但是從典型客戶來看,在汽車級半導體還處于起步階段。
由于汽車級產品認證極為嚴格,對耐用性、產品性能、抽樣方案等要求極高,汽車級半導體相較于消費級半導更難打入供應鏈體系,但一旦進入很難被替代。
內生&外延:兩條腿走,汽車級半導體有望迎來新機遇
在當前特殊的全球貿易背景下,大國博弈愈演愈烈,實現(xiàn)自主可控極為重要。此外,當前經濟轉型迫在眉睫,對資本、人力的依賴需要得到積極的轉變,低端制造業(yè)不斷外遷,產業(yè)亟待升級才能實現(xiàn)持續(xù)的增長。技術驅動帶來的新業(yè)態(tài)、新經濟成為核心選擇。國內通過外延并購疊加內生突破,汽車半導體有望迎來新機遇。
外延并購切入汽車級半導體
外延并購是企業(yè)成長的重要路線,也是技術切入的重要途徑。資本市場通過并購整合,如果整合成功,有望在汽車級半導體實現(xiàn)自主可控。以下,我們舉例說明通過外延并購有望實現(xiàn)進口替代,實現(xiàn)自主可控。
聞泰收購安世,進軍汽車功率半導體
2018年10月聞泰科技發(fā)布收購預案,擬通過發(fā)行股份+現(xiàn)金方式收購安世集團。2017年2月,安世集團以現(xiàn)金方式收購安世半導體100%股權,安世半導體的前身是恩智浦的標準事業(yè)部。2019年11月2日,聞泰科技完成對安世半導體的收購,通過本次收購,聞泰科技合計支付267.13億元,實現(xiàn)間接持有安世半導體79.98%股權。安世半導體2018年、2017年營收分別約為104億元、87億元,實現(xiàn)歸母凈利潤(扣非)分別為9.4億元、5.1億元。
安世半導體在全球汽車半導體領域具備領先地位,2017年公司42%營收來源于汽車領域,其客戶包括博世、德爾福、比亞迪等,其他領域客戶包括思科、蘋果、谷歌、亞馬遜、戴爾等全球知名企業(yè)。公司分立器件(2018年收入占比約40%,主要產品包括雙極性晶體和二極管)、邏輯器件(2018年收入占比約33%)、mosfet器件(2018年收入占比約27%)均在全球排名前三,其中車用功率mosfet器件全球市占率第二。
韋爾收購豪威,進軍CMOS圖像傳感器
2018年8月,韋爾股份發(fā)布收購預案,擬收購北京豪威,美國豪威(2016年被中資財團私有化)為北京豪威主要經營實體(100%控股美國豪威)。2019年8月,公司完成對豪威科技收購,收購完成后持有北京豪威85.53%股權,收購對價約130億元。北京豪威承諾2020年、2021年扣非歸母凈利潤為8.5億元、11.3億元。2018年北京豪威營收分別約為87億元,實現(xiàn)扣非歸母凈利潤2.91億元,其中CMOS圖像傳感器占營收比重為95%。
美國豪威成立于1995年,與日本索尼、韓國三星并稱為全球領先的三大主要圖像傳感器供應商。公司產品廣泛應用于手機、安防、汽車等領域,公司客戶包括手機領域的華為、小米等,汽車領域的奔馳、寶馬、特斯拉等。根據(jù)yole數(shù)據(jù),2017年全球CMOS圖像傳感器市場規(guī)模為139億美元,其中智能手機領域占69%,消費領域占11%,計算機占7%,汽車領域占5%。智能手機領域是過去幾年核心驅動力,得益于手機升級,攝像頭單機需求提升。未來伴隨智能汽車興起,汽車領域有望快速增長,根據(jù)安森美半導體數(shù)據(jù),豪威在汽車圖像傳感器領域市占率高,2018年約20%,競爭力強。
北京君正收購ISSI,打入汽車級存儲芯片
2018年11月,北京君正擬以72億元人民幣收購北京矽成100%股權,于2020年1月1日獲證監(jiān)會核準,2020年、2021年承諾扣非業(yè)績分別不低于6400萬美元、7900萬美元。北京矽成主營集成電路存儲芯片、模擬芯片的研發(fā)、銷售,采用Fabless模式,其中存儲芯片占比在80%左右。客戶包括汽車、工業(yè)、消費電子、通信等領域,根據(jù)公司披露的2017年、2018年、2019年1-5月數(shù)據(jù),汽車領域銷售占比均在50%以上,終端客戶包括大陸集團、奧托立夫、博世等全球知名企業(yè)。競爭格局方面,根據(jù)IHS數(shù)據(jù),公司DRAM、SRAM在2019H1全球市場份額分別為0.4%、22%。
按照銷售地區(qū)來看,北京矽成的主要經營實體是ISSI,其業(yè)務全球布局,來自于歐洲、中國香港、臺灣、美國的占比較高,來自于中國大陸的占比較小,2018年占比5.93%,但呈現(xiàn)不斷提升態(tài)勢。通過本次重組,由于中國半導體進口替代空間大,尤其是車規(guī)級,公司有望借助國內巨大的市場、政策優(yōu)勢實現(xiàn)進口替代。
自主技術逐漸突破,迎來曙光
我們認為國內技術在不斷突破,有望在未來幾年通過并購&內生模式,快速搶占外資份額,實現(xiàn)進口替代。上文,我們梳理了國內近兩三年主要并購案例,本節(jié)我們將重點論述國內在自主技術上的一些突破案例。本節(jié)主要以IGBT在電動車領域的應用為例進行論述。
斯達半導,進入全球前十的IGBT企業(yè)
IGBT是重要的功率半導體,廣泛應用于直流充電樁、新能源車電控、高鐵等領域,根據(jù)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數(shù)據(jù),2018年中國IGBT市場規(guī)模約181億元,全球預計60億美金(來源yole),且未來增長較快,得益于電動車等驅動。目前國內的IGBT基本來源于進口,尤其是大功率。
以藍海華騰為例,其主營業(yè)務是電機控制器,2018年營收占比為68%。根據(jù)藍海華騰招股說明書,其2014、2015年IGBT核心供應商是上海吉電電子技術有限公司,上海吉電電子是羅姆、富士電機等IGBT代理商。
但是,我們觀察到近年來,國內技術在不斷突破。以斯達半導、比亞迪等為代表的IGBT企業(yè)逐漸取得突破。根據(jù)IHS數(shù)據(jù),2017年斯達股份在全球IGBT排名第10名,是唯一一家中國企業(yè),市場份額為2.00%。公司客戶包括上海電驅動、合肥巨一、匯川技術等,從公司客戶結構來看,部分產品已經開始在電動車領域應用,進口替代逐漸展開。
再看比亞迪,比亞迪2005年組建IGBT研發(fā)團隊,2012年IGBT 2.0研發(fā)成功,并在e6等車型上裝車,2018年比亞迪發(fā)布車規(guī)級IGBT 4.0。此外,比亞迪正加碼對第三代半導體材料SiC的研究,有望實現(xiàn)全面自主可控。2019年11月,藍海華騰發(fā)布公告,與比亞迪簽署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在IGBT及電控領域利用各方優(yōu)勢,實現(xiàn)互利共贏??梢砸姷茫M口替代正在一步步展開。
責任編輯:haq
-
電動汽車
+關注
關注
156文章
12069瀏覽量
231123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4文章
27305瀏覽量
218145 -
汽車電子
+關注
關注
3026文章
7943瀏覽量
166933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