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一男子戴頭盔進入售樓部、湖北94歲老人被家人抬進銀行激活社保卡等消息統統走紅網絡,它們背后真正的原因是人臉識別。戴頭盔去售樓部并不是故作姿態,而是為了保護自己個人隱私——人臉數據,同樣94歲老人被抬進銀行是因為需要人臉識別的技術才能激活社保卡。
不知從何時開始,人臉識別這項高大上的技術其實已經應運在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上了。在以上走紅網絡的典型事件之間,進入小區需要人臉識別,登陸APP需要人臉識別等等。而支撐這些人臉識別大行其道理由是“安全”。筆者想說,這些花式的人臉識別真的安全嗎?
人臉識別在替代什么
想要探究出人臉識別為何會大行其道,就必須知道它究竟在替代什么過時的技術。在識別比對領域,人臉識別應運最為廣泛還要算政府公共服務領域,它在廣泛的替代曾經的人工比對方法。在這個領域上,人臉識別的技術大大提高了政府公共服務的效率,比如出行中在高鐵站、機場等廣泛應運的人臉識別技術。因此人臉識別用絕對性的優勢替代了已經過時的技術手段。
另一大更為廣闊的市場,就是與普通消費者相關的商業消費領域,比如在手機終端上的刷臉解鎖、在無人超市的刷臉支付,這些都是當下非常熱門的人臉識在商業上成功的應運案例。售樓部的男子、94歲的老人、進入小區中的這些新案例,可以說都是在以上哪些案例發展出來新的應運案例。可以說,這才是人臉識別應運最大的市場。因為它在替換各種形態的舊技術,在手機解鎖領域,它在替代密碼解鎖、指紋解鎖,在支付領域它在替代操作第三方支付賬戶、在進入小區的場景中它在替代則是傳統的門禁卡技術。雖然看起來人臉識別用自己的技術性優勢將原有的傳統技術一一打敗。但它的這種應運合法嗎?人臉識別本身是否又足夠安全呢!
市場上人臉識的技術可靠性平均已超過90%,但它的難點并非可靠性,而是技術應運場景的本身。在商業場景中,提供人臉識別技術的供應商技術能力不一,其中大批量的供應商并不具備從底層開發人臉識別技術的能力,而只是通過上游采購對應的SDK包,然后對技術進行打包封裝。既然沒有技術能力本身,自然用戶數據的安全保護也無從談起,所以這些供應商擁有大量的數據就是一個巨大的風險和漏洞。這還只是這些“網紅”事件反映出來人臉識別應運的冰山一腳。
更大的風險是人臉識別的應運是否有一定的范圍、又該依據于什么樣的標準
只要有場景,有足夠規模的市場,商業模式上可以實現,這就已經具備了一個人臉識別新應運場景的所有條件。這個環節中很明顯忽略了一個最大的問題,是不是侵犯了用戶的隱私,是不是在違法采集用戶的面部的數據。是不是需要征得被采集者的同意。其實這些才是最為關鍵和核心的問題。
售樓部用不計其數的攝像頭采集用戶數據目的并不是為了服務于買房的人,而是通過攝像頭采集到的人臉數據進行渠道利益的劃分,并且還是在買房人不知情的情況下采集的,這合法嗎?最近兩年關于個人隱私數據你監管愈加嚴厲,人臉數據和那些電商數據、支付數據一樣,同樣也是屬于用戶個人的隱私數據。那么在采集的時候是不是需要征得被采集人的同意呢!
同樣小區業務被強制進行人臉識別的方式才能進入小區,這是不是有一種技術凌駕于權利之上呢!業主必須通過自己的隱私數據才能換取到小區通行的權利嗎?
筆者認為,人臉識別遠不是有了場景就可以做的商業,劃定邊界,制定標準才是當下當務之急。
責任編輯:pj
-
數據
+關注
關注
8文章
7002瀏覽量
88943 -
人臉識別
+關注
關注
76文章
4011瀏覽量
81860 -
指紋解鎖
+關注
關注
1文章
100瀏覽量
1513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