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問物聯網產業存在哪些問題,“碎片化”將會是一個最常見的答案。
物聯網的誕生,天然的帶有碎片化的屬性,包括技術的碎片化(物聯網的技術種類太多)、應用的碎片化、產業的碎片化等等。
雖然這些年,各類組織機構都在試圖讓物聯網更加的標準化,但成果并不大,市場上的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只會越來越多……
事實上,并不只是物聯網具有碎片化的特征,to B性質的行業碎片化都很嚴重。
因為在企業級的應用中,每個客戶都有不同的業務訴求,不同的物理環境,不同決策者的偏好,導致在to B類的應用中,每個項目都無法做到標準化。
碎片化,勢必會一定程度制約企業的發展
碎片化對于企業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業務擴張困難,難以起量
企業在選擇業務方向的時候主要會考慮三個方面:
行業的市場容量與潛力
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性
行業的標準化程度
一個標準化程度高的行業,就意味著企業業務擴張的阻力更小,但碎片化就阻礙了企業的擴張速度。
尤其是對于標準化的產品而言,表現尤為明顯,以比較典型的芯片產品為例,理論上未來物聯網每年有數百上千億的連接部署,就會有同等規模的芯片消耗量。
但事實上,很多物聯網芯片企業每年有個20-30%的增長率就表現的不錯了,這類標準產品雖然應用范圍很廣,但是難以達到理想中爆發式的增長。
2、公司員工人均的效益會逐漸降低
對于物聯網企業來說,方案的可復制程度低,就意味著面對不同的項目,需要定制化的進行投入研發。
慢慢積累的后果就是,針對不同的行業就有不同的工作組,甚至針對某一個大一點的客戶,都需要單獨設置一個工作組。
并且物聯網項目還需要大量的技術支持與運維服務,長此以往,物聯網企業人員規模就會越來越多。
當然,要是企業一直處于業務擴展狀態,這種狀態還能持續下去,萬一某些業務丟掉了客戶,無法持續之后,就需要斷臂求生了,這對于組織與成本是一個挑戰。
3、現金流的問題
碎片化的項目,原本周期就長,而要收到全款,還需要等待驗收,運營維護很長時間之后,才能拿到,賬期更長。
再加上很多物聯網項目,需要企業前期進行墊資,因此,若是沒有資本的支撐,這樣的現金流模型,企業很難賺快錢。
在解決碎片化這條路上,都有哪些玩法
很多物聯網企業也在想辦法解決“碎片化”這個問題,尤其是對于大企業而言,更是在使出渾身力氣在讓自己的物聯網業務盡量的標準化。
目前能夠相對標準化的玩法主要有這么幾種:
1、專注于業務集中度高的環節
一個完整的物聯網周期會有數據的感知、數據的傳輸、數據的存儲與計算、數據的應用這幾個層次。
相對來說,數據在傳輸環節與存儲環節容易集中一些,對應的就是通信與云計算產業。
通信產業的集中主要體現在蜂窩通信方面,而云計算尤其是基礎的數據存儲與支撐方面,需要大量的投入,門檻也很高,因此,可以看到,各大巨頭都在盯著云計算這個市場。
2、分銷商模式
這種玩法的核心是,讓利,然后轉移風險,通過建立一套分銷渠道體系,讓公司的直接客戶群體面對的是具有一定技術能力,并且集中度高的渠道商,僅保留少量的大客戶公司自己直接去對接與服務。
3、打造爆款
這在物聯網的消費級市場尤其是重要,比如說智能門鎖、智能音箱、智能手表等產品,一個單品就有百萬級或者千萬級的量,足以讓企業發展的很好。
當然,在B端的市場,也有這樣的玩法,比如說很多企業盡量的在讓公司的產品模塊化,讓某一個模塊化的產品具備豐富完善的功能,客戶只要“即插即用”即可。
這種玩法會使得很多用戶購買了自己根本就不需要的功能,對于用戶來說,性價比可能并不高。
對于物聯網中小企業來說,碎片化,并不是壞事
現在的商業形態越來越向著寡頭壟斷型方向去發展了,比如在國內,騰訊、阿里、華為、美團等巨頭業務范圍,已經觸及到了方方面面。
巨頭們都恨不得讓消費者們從生命的開始到生命的結束都用一個體系內的產品就好。
很多時候,一旦巨頭進入到某個領域,就意味著清場,其他的人就沒啥機會了,長此以往,“強者愈強”的馬太效應會更加的明顯,這并不是一種經濟發展的良好狀態。
而物聯網的碎片化,或許可以阻礙巨頭們的發展速度。
各大巨頭早在數年之前都很重視IoT這條賽道,比如阿里,騰訊,華為等。但即便是以他們的能量,在對IoT重金投入之后也會發現,在物聯網這個市場上,他們也只能吃很小的一個市場份額。對于豐富多樣的應用市場,也需要找其他的企業去合作。
而這樣的市場環境是十分適合中小企業發展。
中小型的物聯網企業可以基于自己對行業的理解,形成一道市場門檻,達到一種市場平衡狀態。
由此可見,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
如何看到碎片化問題,需要站在不同的角度,如果站在巨頭們的角度,這是阻礙自己迅速擴張的障礙。
責任編輯:xj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10文章
44778瀏覽量
374711 -
IOT
+關注
關注
187文章
4217瀏覽量
19707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