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云計算業務營收已經連續3季度超過100億美元,亞馬遜云計算業務CEO近期表示,仍只有少量公司使用云計算服務,占比僅為4%。疫情帶來危機,同時也讓更多企業意識到向云計算轉型的必要性。
云計算是分布式計算的一種,指的是通過網絡從而將巨大的數據技術,按處理程序分解成無數個小程序,通過多部服務器組成的系統進行處理和分析,并將其得到的結果反饋給用戶。通俗的理解為:現代化工廠的流水線作業。流水線上的每一位員工,都在做著不同的工作,但他們最后的成果,最后的產品確實同一個東西。這都是一個集體的力量!
現階段所說的云服務已經不單單是一種分布式計算,而是分布式計算、效用計算、負載均衡、并行計算、網絡存儲、熱備份冗雜和虛擬化等計算機技術混合演進并躍升的結果。
從全社會的角度看,云計算可以減少服務器的閑置率,提升計算資源的使用效率。因為在傳統的IT架構下,每家企業需要自己采購服務器、存儲器和交換機等設備,雇傭IT團隊進行IT系統運維。這導致全社會的計算資源的使用效率低下,閑置率很高,特別是,在全球數據量爆發,計算資源需求量激增的情況下,這種低效性會更加顯著。
另外企業能夠有效節約成本,采購云服務可以節省IT設備成本和縮減IT團隊規模,讓整個團隊變得輕量化,給業務創新帶來了明顯的效率提升。
行業競爭格局與發展趨勢
2019年,全球云計算滲透率超10%,而我國云計算整體市場規模達1334.5億元,同比增長38.6%,滲透率為5.2%(5.2%為2018年數據)。
那么,中期來看,如果假設我國2023年云計算滲透率提升至20%,之后和全球同步增長,則2019-2023年滲透率增速為32%。長期來看,當滲透率達20%時,云計算的滲透率將進一步加速(從IT產業發展規律來看,滲透率20%是S型曲線的臨界點),所以,長期假設全球云計算滲透率超過60%,那么,云計算滲透率將保持13%左右的復合增長。另外,IaaS的發展,依賴于服務器資產規模的不斷擴張,所以,國內IaaS行業的發展,是由幾大互聯網巨頭推動的,首先從電商、游戲、視頻等賽道切入,往后,才能再逐漸滲透到傳統產業中去。
綜合全球和國內市場來看,云計算屬于一個具有馬太效應的市場,強者恒強。東吳證券認為,形成行業馬太效應的原因主要包括三部分,技術壁壘、規模效應、生態豐富度。
A)技術壁壘,主要體現在三方面:技術復雜度——核心技術范圍廣,涵蓋計算虛擬化、軟件定義網絡、軟件定義存儲、超融合架構、容器、數據庫、微服務、DevOps、云安全等眾多領域,而且技術難度 較高,對產品性能影響大。
技術更新快——創新技術層出不窮,企業需要持續技術投入把握技術發展趨勢。服務專業化——不同行業用戶對云計算產品存在個性化需求,廠商需要根據客戶要求快速進行針對性的研發并不斷提升產品發布于2020年12月11日財務分析和財務建模領域專業研究機構質量水平,這對于對企業產品更新速度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綜合來看,在云計算落地過程中,只有行業先行者和大型云服務商,才有能力研發底層技術,進行全產品線布局(全面技術儲備),提供穩定的一站式解決方案,從而更好地滿足客戶的多元化需求。
B)規模效應:IaaS具有基礎設施屬性,技術壁壘高導致企業需要持續且海量的資源投入,回收周期很長。所以該領域擁有較強的資金壁壘,新進入者在發展初期可能需要大規模的資本投入,并面臨長時間的虧損。另外,隨著用戶規模的提高,可攤薄前期基礎設施的投入,并提高與供應商的議價能力,顯著降低平均成本,從而使云服務商有能力進一步降低報價吸引更多客戶,形成良性循環。比如,過去十年亞馬遜AWS降價超過50次。因此,該行業規模效應極強,導致頭部云服務商才能獲得充足的資源配置(資本市場支持),保證長期運營和持續的研發投入。
C)生態豐富程度:如果將IaaS比喻為河流的干流,水量大決定了走的遠,那么,云計算企業在各大細分場景下的生態布局,就是這條河的支流。生態場景覆蓋場景越豐富,由干流主導的這片水域覆蓋的生態區域就越廣闊。比如,亞馬遜河雖然不如尼羅河長,但由于支流覆蓋面極廣,所以亞馬遜河對區域生態的影響力遠遠大于尼羅河。
發布于2020年12月11日財務分析和財務建模領域專業研究機構,東吳證券認為,國內幾家IaaS企業的長期競爭壁壘,在于各大細分領域的生態建設,生態建設的越好,相關場景下客戶粘性就越強,基礎設施層面的IaaS服務才會更具備擴張性。
根據國泰君安的產業調研顯示,某頭部公有云廠商客戶結構中,前五大客戶主要來自于其戰略投資企業,占比達到10%-20%。其中,SaaS是相關生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典型的SaaS應用包括:辦公套件(office)、團隊協作工具、企業資源計劃系統(ERP)、客戶關系管理系統(CRM)、人力資源管理系統(HRM)等。比如,國內的兩大巨頭阿里和騰訊,都投資了大量細分場景下的SaaS生態公司,而且一部分已經成長為頭部大公司(比如釘釘、企業微信、微盟等)。
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
隨著云計算的發展,如今,幾乎每個企業計劃或正在使用云計算,但不是每個企業都使用相同類型的云模式。實際上有三種不同的云模式,其中包括公共云,私有云和混合云。如果按客戶部署方式分類,云計算可分為公有云、私有云及混合云三類:
公有云——公有云則為大眾所建立的,所有入住到公有云平臺上的用戶都被稱之為租戶,整個平臺上不僅同時擁有很多租戶,一個租戶離開,它的資源能夠立刻釋放給其他租戶,達到資源的充分利用。公有云是最徹底的社會分工,能夠在大范圍內實現資源優化,因此,代表了未來的方向。不過你應該看出來了,這個公有云尤其是底層公有云,也不是一般人玩得起的。另外,很多敏感行業、大型企業會有數據泄密的擔心,也因此就會有混合云的需求。
私有云——私有云可以理解成是單純為某一個特定用戶或機構建立的,只能夠實現小范圍內的資源優化,但資源獨占,安全性更高。
混合云——混合云則可以被看做是將私有云服務和公有云服務的二者結合體,將云平臺的計算與存儲性能更好地結合起來,混合云是一種較為理想的平滑過渡方式。
2018年,我國公有云市場為523億元(占比45%),私有云和混合云市場為638億元(占比55%)。(國外未找到公有云、私有云占比數據)。
IaaS、PaaS和SaaS
如果按服務對象和層次劃分,可分為IaaS、PaaS和SaaS三個層次:
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用戶使用“基礎計算資源”,比如處理能力、存儲空間、網絡組件或中間件。用戶能掌控操作系統、存儲空間、已部署的應用程序及網絡組件,但并不掌控云基礎架構。
PaaS(平臺即服務)——用戶使用主機操作應用程序。用戶掌控運作應用程序的環境(也擁有主機部分掌控權),但并不掌控操作系統、硬件或運作的網絡基礎架構。平臺通常是應用程序基礎架構。 需要注意的是,通常IaaS服務商會在PaaS層面投入大量資源,很少有企業只經營PaaS業務。
SaaS(軟件即服務)——是一種軟件交付模式。在這種模式中,軟件僅需透過互聯網,無須經過傳統的安裝步驟即可使用,軟件及其相關數據集中托管于云端服務。用戶一般通過網頁瀏覽器即可訪問軟件。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國內云計算仍然以IaaS為主,IaaS占比約為68%,而國外的云計算以SaaS為主,SaaS占云計算的比重為60%以上。
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為:SaaS生態環境不同(主要是投資環境,USA發布于2020年12月11日財務分析和財務建模領域專業研究機構以風險資本為主,而我國以互聯網巨頭生態投資為主)、信息化程度和產業化階段不同、客戶群體結構不同(美國大型跨國公司較多,在產業鏈中話語權強)、企業決策機制以及用戶習慣不同。
云計算產業鏈
上游——上游企業提供底層硬件設備及基礎設施,包括數據中心(IDC)以及服務器、網絡設備、存儲設備等設備,同時也涉及光纖、光模塊等關鍵元器件,電源、機架、空調等周邊輔助設備,代表企業包括浪潮信息、萬國數據、微軟等。
中游——云計算廠商。中游企業提供軟件基礎設施、平臺及應用相關服務,即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PaaS(平臺即服務)、SaaS(軟件即服務)。IaaS代表公司有阿里云、華為云、騰訊云、金山云、中國電信天翼云、亞馬遜AWS、優刻得等,SaaS代表公司有廣聯達、用友、Adobe、Salesforce等。
下游——下游客戶則包括政府、企業及個人用戶,其中企業用戶仍以互聯網廠商為主。
責任編輯:tzh
-
云計算
+關注
關注
39文章
7776瀏覽量
137365 -
網絡
+關注
關注
14文章
7557瀏覽量
88739 -
云服務
+關注
關注
0文章
819瀏覽量
3890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