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蘋果、微軟等巨頭都紛紛推出自主研發芯片的計劃,比如,蘋果公司正在集中火力研發5G基帶芯片,而微軟則正在為其服務器以及未來的 Surface 設備自行設計基于 Arm 的處理器芯片。
但是,身在國內的人們可能不知道,在除中國之外的市場,芯片產業已經普遍被認為是夕陽產業!
經過前面幾十年的激烈競爭,芯片產業已經進入到高度壟斷的狀態,整個芯片產業就被幾大巨頭把控著,其它企業想要入場分一杯羹是很難很難的。
比如,X86芯片基本上被英特爾把控著,移動芯片架構基本上是ARM的天下,成品處理器主要被高通壟斷,模擬芯片市場是德州儀器的后花園,半導體設備是應用材料、泛林的,內存則是三星、SK海力士、美光的。哪怕在下游的代工上,臺積電、三星這兩大廠商牢牢把控著進程的演進。
總的來說,芯片產業技術門檻高,資金需求多,前行者入門后,門檻越筑越高,后來者很難去跟這些廠商掰手腕,久而久之,大家也基本上不去搞芯片。
還有一個影響因素是,而在過去幾十年,通過高水平的研究和開發投入,半導體行業的創新速度得到了顯著提升,制造更快、更好、更廉價芯片,且要求它們具有較低的計算功耗和優秀的功能,這些需求的一個關鍵的驅動力是:IC上可容納的晶體管數目,約每隔18-24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這就是已經活躍了幾十年的摩爾定律。但摩爾定律近年來已經快走到盡頭了,5NM之后,在現有的基礎物理理論框架下,很難再取得大的突破。
而更重要的是,芯片產業不賺錢!在美國不管是高通、還是intel、AMD,或者德州儀器,或者美光、應用材料、泛林等,芯片方面的利潤真不多,還時不時的虧損。相反其它產業比芯片產業賺錢得多,比如互聯網,Google一家的利潤可能等于整個芯片產業的利潤。
一句話來概括,芯片產業門檻高,盈利低,風險大,為什么蘋果、微軟這樣的科技巨頭會突然對此感興趣呢?
原因我覺得有兩個層面——
第一,自研芯片能構筑起自身的差異化競爭優勢。比如,蘋果自研的CPU芯片支撐起了iPhone和ipad的產品體系;華為的麒麟芯片也是華為手機迅速騰飛的一大功臣;三星的芯片也為其產品性能保駕護航。自研芯片能最大程度地結合自家產品的性能需求去打造合適的芯片架構,最大程度地去提升產品的使用體驗。
第二,自研芯片能擺脫對其他企業的依賴,增強自身的發展自主性。近年來隨著科技產業的“逆勢”發展,社會化分工成為了騙局,上游企業的控制欲越來越強,比如“高通稅”橫行,連蘋果這樣的巨頭都難逃收割。再加上國際形勢走惡,美國對中國科技產業的技術封鎖,直接摧毀了華為的手機業務,這更讓遠在太平洋彼岸的科技巨頭們感到真切的寒意,于是自研芯片成為巨頭們建構護城墻的必然之舉。
責任編輯:PSY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5文章
50714瀏覽量
423158 -
微軟
+關注
關注
4文章
6590瀏覽量
104026 -
蘋果
+關注
關注
61文章
24395瀏覽量
19856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