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12點37分,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征八號在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首飛,將5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包括新技術驗證七號衛星(微波成像技術)、四顆實驗小衛星(海絲一號/元光號/天啟星座08星/智星一號A星),這也是長征系列火箭的第356次飛行。
長征八號的成功首飛,進一步完善了我國運載火箭型譜,提升了我國火箭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
長征八號2017年5月正式立項,面向商業市場設計,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一院研制,從簽署合同到火箭出廠只需約12個月,發射周期更是只要大約10天。
火箭芯一級直徑3.35米,芯二級直徑3米,整流罩直徑4.2米,捆綁2枚直徑2.25米助推器,全長約50.3米,起飛質量約356噸。
主要面向未來太陽同步軌道的高密度發射任務需求,700公里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不低于4.5噸,填補中國太陽同步軌道3-4.5噸運載能力的空白,同時兼顧近地軌道、地球同步轉移軌道發射需求。
它采用綠色環保的液氫、液氧為推進劑,燃燒后生成的是只有水,真正實現了無毒、無污染、零排放。
同時結合液氧煤油模塊、液氫液氧模塊,替代了常規的有毒推進劑,燃料燃燒產生的推力也十分巨大,切實保證了發射過程的環保、高效。
它將與長征五號、長征六號、長征七號等無毒無污染運載火箭,構成運載能力大、中、小布局合理的新一代運載火箭型譜。
、
長征八號集繼承性、先進性、經濟性、適應性于一身,此次發射的為“組合型”,后續還將進一步提升火箭性能,縮短研制和測發周期,發射更為先進、更加經濟的“融合型”,滿足不同用戶的發射需求。
長征八號采用模塊化、系列化、組合化設計,一子級狀態與長征七號火箭芯一級基本一致,二子級狀態與長征三號甲系列火箭三級基本一致,以最小代價、最短時間完成型號的集成研制。
另外,長征八號設計了“兩平一垂”發射模式,即水平組裝、水平狀態整體運輸、星罩組合體垂直轉場對接,預計到2022年左右可實現“兩平一垂”發射,屆時發射區將不再需要規模龐大、組成復雜的塔架,可減少建設成本。
值得關注的是,長征八號還肩負著驗證運載火箭可重復使用技術的重要使命,首飛火箭上就實現了發動機推力調節、節流控制技術的首次工程應用,提升了運載火箭任務適應性,為可重復使用打下堅實基礎。
長征八號的后續改進型計劃實現芯一級、助推器的整體垂直回收與重復使用,計劃在2025年后實現芯一級發動機10次重復回收利用,2035年后實現完全重復利用。
長征八號投入市場以后,預計初期年發射量就可以到10發以上,后期可以年產到20發以上。
-
火箭
+關注
關注
0文章
386瀏覽量
28861 -
綠色環保
+關注
關注
0文章
9瀏覽量
6812 -
長征火箭
+關注
關注
0文章
5瀏覽量
616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