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底,新冠病毒開始在湖北省內傳播,2020年1月開始大爆發至今,人們的日常工作、生活方式都發生了較大的改變。
從爆發前期的各種物資援助,到后面的全民宅家、全民防控,和到如今的疫情控制慢慢穩定下來,開始復工復產,我們能看到物聯網技術在各方各面都有較好的應用,幫助解決疫情中的各種問題。
網絡基建加速助力“全民監工”
疫情爆發初期,湖北省特別是武漢市,由于確診人數激增,隔離病床成為最緊缺的資源,在國家的號召聲下,火神山、雷神山以及各種方艙醫院開始以奇跡般的速度建造出來,讓全球人民都驚嘆中國的基建速度。
期間,「全民監工」一時成為微博上的熱搜,宅在家里的人們在線觀看火神山、雷神山的建設過程。
通過網絡攝像頭(IPC)+ 運營商的5G線路 + 云廠商的云存儲構建的物聯網視頻監控解決方案,讓這個有上千萬關注的直播成為可能
進一步實現遠程醫療
疫情發生后,為了讓非發熱相關的病人少去醫院,降低與潛在的新冠肺炎患者發生交叉感染的風險,各地紛紛推出了遠程問診、遠程醫療解決方案。
遠程問診更多還是將一些普通病癥移到線上,在疫情高發期,全國有幾百萬的醫生在線義診,幫助這些非肺炎相關的病人解決看病的問題。
而遠程醫療在這次疫情的診斷中也起到很大的作用,各地的專家們不必全部到達湖北當地的醫院,通過遠程會診的方式,幫助一些疑難病例做分析和診斷,極大地提高了醫療診斷的效率。
隨著5G技術的普及,其提供的蜂窩網絡無論從穩定性還是帶寬方面都有了巨大的提升,遠程會診也會慢慢在醫院中普及開來,甚至在一些手術室,在一些關鍵部位的攻關階段,也可以通過遠程會診系統把專家接入進來,一起解決手術中的問題。
“無接觸式”科技強化社區防控
在社區疫情防控上面,民間的組織力量不可謂不強大,執行力爆表,并且貢獻了很多“無接觸式”的好點子,我們來看看在社區防控方面運用了物聯網技術的哪些解決方案。
01額溫槍
本質上是一種熱敏紅外傳感器,把人體的溫度通過無接觸的方式采集下來,為門禁管理人員(或系統)提供決策數據。
現在一些人臉識別門禁系統,也同時支持了人臉識別(針對帶口罩有調整算法)和溫度檢測,這些「感知層」收集到數據之后,通過網絡傳遞到服務器上做決策,最后決定放行與否。
物聯網在這里整合了感知層、通信層、計算層和決策層,提供了更智能的解決方案,無需安排大量人手做重復的測溫工作。只需要對異常的人員進行二次確認處理即可,無論是在小區管理還是在工業園區的復產復工上做有廣泛的應用。
02居家人員管理
針對一些重點疫區有相關接觸史人員的居家管理,也是社區疫情防控中的重要部分。比較粗暴的方案是,把相關人員的門進行物理封鎖,這種做法引起了很多被封鎖人的不滿,甚至引發更多接觸式的沖突。
目前比較常見的兩種解決方案,能夠方便而安全地做到居家的監控:
一是門磁感應物聯網方案,在入戶門安裝上感應門磁,門磁感應到有移動時,通過其低功耗蜂窩網絡(NB-IoT)連接到服務器,發出告警給到監管人員,監管人員采取行動到現場檢查確認。
還有一種是通過網絡攝像頭(IPC)的方式,通過在被監管人員入戶門口安裝網絡攝像頭,為了方便布線,一般使用無線的WiFi或者4G網絡聯網。攝像頭側融入AI技術,對門口做移動監測,發現有異常時,推送告警到監管者,同時可以播放語音告警,監管者可以在遠程集中管理即可,亦可通過語音遠程和被監管者溝通,達到勸阻的效果。這種方式可以實現高效率、無接觸、0死角的社區防控。
03無人機巡邏
在疫情高發期,針對于一些流落在路上的零散人員的巡邏,有些地方出動了無人機。無人機上搭載攝像頭,攝像頭通過4G/5G網絡把視頻傳送給監控后臺,監管人員通過監控后臺即可遠程巡邏,巡邏到了異常人員之后,通過網絡通知無人機上的語音喇叭播放告警內容,達到遠程勸阻的效果,大量節省了上街巡邏的人力。
推進企業順利復產復工
目前,疫情防控已經趨于穩定,截止2月27日,全國除湖北外其他地區已連續多人新增確診人數到達個位數,基本可控,各地也開始陸續推進復產復工,著手恢復經濟工作。
在疫情的大背景下,復產復工同時也要注意安全防控,防止人群聚集再次引發疫情,因此,原先防控的主戰場從社區轉移到了工業園區。
從額溫槍到人臉識別測溫一體機,都是物聯網技術在發力。傳統的腋下水銀體溫計測一次體溫要5分鐘,到耳溫槍10秒鐘,再到額溫槍5秒鐘,人臉遠程測溫儀每秒鐘可以同時處理數十人,每一步都節省了檢測的時間,讓有序復產復工已經逐漸走上正軌。
另外值得贊賞的是,一些互聯網巨頭公司基于多年的大數據分析,征信數據等方面的沉淀,推出的健康二維碼也是起了很大的作用。健康碼看起來申請簡單,但后臺會對申請者提交的信息通過大數據分析做核實,同時也跟征信系統強綁定,可以有效防范渾水摸魚的人,值得全國推廣。
目前,有部分做門禁、線下配送的企業,已經在研發將健康碼和原有系統結合的產品,把健康碼的檢查工作放到線上,可以進一步提升效率,在全面復產復工的情況下,不至于因為檢測的效率問題引起誤工和其他糾紛。
復產復工還要解決的一個問題是員工的就餐問題,原來的員工就餐可能是外賣、外出就餐、企業包餐等方式,但疫情的爆發導致很多餐飲門店無法提供正常服務,而且所有人關注的點依然是「無接觸」。
不論是外賣還是快遞,所有人都需要「無接觸」服務。疫情爆發前已有基于物聯網技術開發的快遞柜,是一種「無接觸」服務,但還不夠,無接觸還需要一個安全衛生的環境,所以目前一些做餐飲自取柜的廠家,已經研發了具備消毒能力的「無接觸」自取柜,柜內可通過高溫或紫外線自動消毒,滿足就餐的需求,讓復產復工更加順暢。
寫在最后
可以看到,在疫情防控前中后期,物聯網技術都起著相當關鍵的作用,疫情也對物聯網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對基于5G蜂窩移動的物聯網,在今年會迎來它的爆發。
物聯網的概念從提出來到如今已經20年左右的時間,他的發展亦離不開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慢慢的這些網也在互相融合,人們其實越來越區分哪些是物聯網,哪些是互聯網,也沒必要區分,在長遠的未來,物聯網和人聯網將會繼續融合,最后真正實現萬物互聯,人們的生活水平將會提升更多個層次。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10文章
44752瀏覽量
374559 -
通信網絡
+關注
關注
21文章
2042瀏覽量
52086 -
5G
+關注
關注
1355文章
48479瀏覽量
56478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