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IoT)和工業物聯網的普及率持續飆升。麥肯錫報告稱,2014年,約有13%的企業報告其運營中使用了物聯網技術。今天,這一數字已增長到25%。到2023年,全球使用的物聯網設備數量預計將達到430億臺,是2018年使用數量的三倍。
盡管物聯網傳感器的前景是能夠從任何地方實時監控關鍵資產,但長期以來,一直有一個大問題困擾著研究人員:這430億臺設備究竟如何運作?
電源問題
物聯網設備需要傳感器,該傳感器可以觀測資產的特定屬性,并測量關于它的有用數據。例如,物聯網設備溫度傳感器可以監測生產車間的電機溫度,并將該信息轉發給分析人員,或者提醒維護團隊注意潛在的問題。或者傳感器可以監測附近障礙物的接近程度,以幫助自動駕駛汽車保持安全和正常行駛。監測參數的可能性幾乎是無限的——傳感器可以測量光、振動、濕度、速度等等。
問題在于每個傳感器都需要一個電源,而物聯網設備的絕對數量構成了巨大的功耗。給每臺設備配備電池似乎是最簡單的解決方案,但這也帶來了一些挑戰。在416億臺設備上開發、安裝和更換電池將需要太多的時間和太多的寶貴資源。同樣具有挑戰性的是,物聯網傳感器通常放置在偏遠地區或危險區域的關鍵資產上。如果物聯網設備依靠傳統電源,那么投資回報率將急劇下降。
為了提高投資回報率,物聯網設備需要兩樣東西:功耗更低的傳感器和持續時間至少10到20年的電池。
兩種節能方式
為了解決這些限制,研究人員正傾向于兩種節能方式:按需喚醒和能量收集。
按需喚醒意味著物聯網智能傳感器只有在需要時才會啟動,其余時間,它們都處于休眠狀態。例如,跟蹤大樓門口行人流量的物聯網設備,只有當有人走過時才會醒來。
從某種意義上說,收集能量的物聯網智能傳感器是自我維持的,因為它們從日常流程中獲取少量電力。在智能建筑中,安裝在門把手上的傳感器可以從把手的每次轉動中獲取機械能,并將這些能量保存到電池中。光伏電池可以通過從光中收集能量來為物聯網傳感器供電。如果它們的電力消耗足夠低,那么這些自我維持的物聯網設備理論上可以運行幾十年。
更廣泛的網絡需求
一個有效的物聯網系統不僅需要低功耗物聯網設備來完成工作,而且還需要一個健壯、安全和可靠的網絡來中繼和處理數據。
物聯網網絡整合了收集和路由數據的網關,以及中繼和處理數據的系統。數據的確切處理位置(在云中還是在邊緣)取決于應用的具體需求。低功耗廣域網是要求覆蓋較大地理距離、低功耗的物聯網智能傳感器的理想選擇。
物聯網網絡還需要中繼大量數據的能力。5G網絡可能特別適合這里,因為它們提供了可靠中繼傳感器數據所需的速度和容量,而許多物聯網應用(包括自動駕駛和機器人輔助手術)都需要這些數據。網絡安全也是一個主要問題,特別是因為物聯網設備可以成為網絡攻擊者的輕松切入點。
物聯網的未來充滿無限希望,并且其采用障礙也正在逐步消除。隨著傳感器壽命的延長和廣域網技術的協同工作,革命性物聯網應用的前景越來越接近現實。
責編AJX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52文章
51341瀏覽量
755536 -
電子設備
+關注
關注
2文章
2805瀏覽量
53884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12文章
44868瀏覽量
37557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