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來,新能源充電樁成為與5G、特高壓、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軌道交通并列的「新基建七大板塊」之一,被重點提上經濟發展議程。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公布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6月新能源汽車保有量有417萬輛,與去年年底相比增加36萬輛,增長率達到9.45%。汽車產業升級趨勢和綠色消費新需求造就了新能源汽車的大火,與新能源汽車唇齒相依的充電樁產業也一同被按下了加速鍵。
續航能力毫無疑問是新能源汽車行業最為關注和亟需解決的問題之一,在超快充電和超大容量電池技術實現廣泛應用之前,充電樁是現階段緩解車主“電量焦慮”的主要解決方案,相關的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我國與充電樁相關的存續企業多達8.9萬家,其中不僅有蔚來、理想汽車等造車新勢力向產業鏈前端延伸,也有特來電、星星充電、小桔充電等運營商的加入。今年的前11個月內,新增注冊的充電樁相關企業數量就超過2萬家,是2015年的5.6倍。
2010-2020充電樁相關企業注冊量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是充電樁的根本推動力。根據中國電動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統計,截至2020年11月聯盟內成員單位總計上報的中國充電樁目前總保有量為153.9萬臺,已經是全球加油站總數(10萬)的15倍有余;盡管如此,以公安部公布的新能源汽車保有量417萬輛粗略計算,我國車樁配比仍只有2.7:1。車樁配比不協調將一定程度上成為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短板,因此伴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持續滲透和普及,充電樁設備市場也將迎來巨大的提升空間。
早在2019年年末,工信部就發布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征求意見稿),預計到203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將達到6420萬輛;以車樁比1:1為建設目標,在未來10年內我國充電樁市場將仍然存在6300萬臺的缺口,預計將形成10253億元的充電樁基礎設施建設市場。
根據36氪創投研究院對新能源充電樁產業的梳理,我們將其劃分為供應端、運營端與用戶端三大環節。其中設備制造商作為硬件供應端位于產業鏈上游,負責充電設備各種元器件及殼體等相關部件的生產;產業鏈中游核心包含:運營商、新能源車企及第三方運營平臺,負責充電樁的建設、運營與平臺管理。運營軟件中以地圖、導航、支付為主的功能主要起到支持作用;而下游則是包含商用、乘用為主的新能源汽車、自行車等C端核心用戶,以公交車、長途汽車為代表的B端用戶數量也逐漸增加。
充電樁產業鏈目前來看,處于上游供應端的充電樁整機制造商與零部件生產商有一定重合,以國資背景企業與老牌傳統制造企業為主,其產品同質化程度高,市場也相對分散。市場競爭最激烈的環節集中在產業鏈中游的運營端——運營商盈利水平主要取決于兩個因素,一是充電服務費、二是充電樁利用率。
充電服務費由各地政府和發改委自行制定,提升空間有限,因此盈利水平提升的主要空間在充電樁利用率上。經測算,充電樁利用率須達到10%—15%才能實現盈利。而現實是,我國公共充電樁利用率相對較低,平均約4%,在充電樁鋪設最多的北京和上海使用率僅為1.8%和1.5%。一個典型的例子是,擁有充電樁數量最多并且占據46.7%的市場份額的特來電,也只是在2019年4月剛剛跨過盈虧平衡線。運營商們面臨的現狀,一方面是充電基礎設施仍存在大量需求,另一方面卻存在大批閑置的充電樁。
但可以明確的是,伴隨著充電樁被納入“新基建”行列,新一輪的建設期已經到來,市場格局也可能迎來新一輪洗牌。
基于以上,36氪從資本價值力、研發與創新力、產業影響力三個維度出發,經過公開渠道報名、桌面研究,對大數據市場進行調研、公司回訪,并結合36氪行業領域資深分析師推薦環節,充分評估企業在其細分領域實力及其發展潛力,評選出了「36氪新基建之王新能源充電樁領域TOP50企業」。
責任編輯:tzh
-
新能源
+關注
關注
26文章
5464瀏覽量
107438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1文章
47244瀏覽量
238370 -
充電樁
+關注
關注
147文章
2275瀏覽量
85009 -
5G
+關注
關注
1354文章
48445瀏覽量
56413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