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以來,美國不斷強化制裁,對華為進行圍追堵截式封殺。
時至今日,在美國禁令的影響下,華為蒙受巨大損失。不僅海外5G通信業務頻頻受阻,智能手機業務也陷入5G芯片斷供的困境,為了留存實力,華為不得不出售榮耀。
可即便到了需要壯士斷腕的地步,華為無懼美國制裁的態度依舊明確而堅定。此外,在2020年4月,華為還曾對美方發出預警。
余承東:美國制裁必遭反噬
4月正是海外疫情蔓延之際,美方不顧本國疫情擴散和經濟衰退,進一步強化了對華為的制裁。
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在4月9日的線上溝通會上,針對芯片生產一事表示,“美國若想進一步制裁,對全球產業鏈是非常大的破壞。美國公司和中國公司在全球化之下相互依存,如果反制,對雙方都是巨大的傷害。”
余承東還透露,“我們可以不用美國器件,因為我們做到了完全替代,但還是要保有美國器件,和美國企業保持合作關系,幫助他們創造價值。”
顯然,華為仍堅持與美國企業保持合作,目的是為了順應全球化的趨勢,與合作者互利共贏。
與華為想法一致的還有不少美國企業,例如谷歌、高通、英特爾等。無論是在上半年,還是在9月15日美國三層禁令生效后,這些美企都在積極地向美商務部申請供貨許可。
因為正如余承東所言,美國政府的制裁,對這部分美國公司來講同樣是巨大的傷害。
國際半導體協會曾表示,隨著需求的下降,美國芯片行業已經付出近170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1.1萬億)的代價。
俗語講“不打在自己身上不知道疼”,在遭到反噬后,美國可能也有些后悔,因此在近期陸續向部分企業下發了供貨許可證。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禁令,疼的不僅僅是中國和美國。一向跟在美國身后亦步亦趨的歐洲,后知后覺地停下了腳步。
歐洲遭美國“背后捅刀”
12月24日,新浪財經援引英國《金融時報》消息,歐洲地區的科技巨頭以及相關人士,公開指責美國采取的限制行動。
歐方人士表示,美國利用技術安全的名義,禁止這些企業與中國合作,但卻對美企提供額外豁免,而歐洲企業卻遭受巨額的經濟損失。
的確,自禁令生效至今,已經公開獲得許可證的高通、英特爾等都是美國企業,索尼、三星等部分日韓企業也獲得許可證。
反觀歐洲企業,目前仍處于被迫斷供華為的狀態。例如荷蘭巨頭ASML,就因為荷蘭政府遵循美國禁令,被禁止向中國市場供應EUV***。
還有歐洲半導體巨頭——意法半導體,不僅因為美國的禁令,在第四季度來自華為客戶的訂單為零;而且公司此前提出的總值120億美元的年度銷售目標,也將推遲一年生效。
對此,歐洲包括外界均猜測,美國或許是有意利用禁令,限制歐洲供應商開拓中國市場的步伐,從而為美國企業“開路”。
歐洲17國聯合行動 打破美國芯片壟斷
對于美國的“反手一刀”,歐洲自然不會坐視不理。
英國媒體透露,12月初,法國、德國、西班牙、意大利等歐盟17個國家的電信部長,聯合簽署了《歐洲處理器和半導體科技計劃聯合聲明》。
聲明中的計劃表明,上述國家要在未來2-3年的時間內,投入1450億歐元(折合人民幣約1.1萬億元)的資金,深入研究半導體技術,建立起歐洲獨有的先進的芯片設計以及產能。
數據顯示,全球總值4400億歐元的半導體市場中,歐盟企業僅占約10%的份額,而美企市占率高達47%;2019年美企還拿下49%的中國半導體市場。
歐盟此舉,顯然是計劃利用現有的供應鏈和技術優勢,減少對美國知識產權的依賴,并打破美國對半導體芯片市場的壟斷,為自己爭奪更多的市場。
技術基礎薄弱的中國想要打破美國壟斷,可能需要很多年;但對于手握材料巨頭、***巨頭、半導體巨頭的歐洲而言,難度相對較小。
而且,一位歐盟在華的代表人士指出,“對于歐盟來講,中國是個無法替代的巨大市場”。這個市場在歐洲眼中極具誘惑力,即便歐美素來交好,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歐洲也絕不會輕易讓步。
寫在最后
可見美國此舉,不僅在倒逼中國加快自主研發,而且還讓歐洲心生警惕、臨陣倒戈。余承東此前的判斷沒有錯,大搞單邊主義的美國,正在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責任編輯:tzh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1155瀏覽量
426349 -
智能手機
+關注
關注
66文章
18543瀏覽量
180814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530瀏覽量
252634 -
5G
+關注
關注
1356文章
48503瀏覽量
56554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