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短缺背景下,一些頭部代工廠開始集中子彈,打向汽車芯片。
據媒體報道,格芯汽車業務部門負責人邁克?霍根近日表示,公司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運轉工廠,并優先考慮汽車芯片生產以滿足市場需求,預計今年汽車業務的收入將增長一倍以上。“我們去年汽車業務的出貨量創下了歷史新高,今年擴產的資本支出將是去年的兩倍。 ”
格芯總部位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目前為世界第三大晶圓代工廠,市占率僅次于臺積電與三星電子。
而在1月14日周四舉行的業績電話會上,臺積電CEO魏哲家表示,隨著汽車供應鏈的需求回升,汽車供應短缺變得更加明顯,“在臺積電,這是我們的首要任務”。
臺積電四季度財報顯示,行業對5納米技術的強勁需求支撐了公司四季度業務,而這部分需求主要由5G智能手機的發布和HPC相關應用應用驅動。臺積電表示,進入2021年一季度,預計HPC相關需求、汽車行業的復蘇等將支撐公司業務。
去年12月,關于汽車行業“缺芯”的消息已經開始發酵。繼大眾中國、廣汽本田等車企宣布降低生產班次后,戴姆勒、福特、豐田、日產等國外汽車巨頭也紛紛宣布減產。
就在昨天,中汽協副秘書長陳士華發表了對汽車產業芯片匱乏的看法,他表示:“芯片短缺從12月份下旬開始,對2021年一季度的生產造成很大影響,有可能會對二季度產生影響。”
另一方面,中國汽車行業持續復蘇,市場表現超預期。中國汽車工業協會13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汽車銷量同比下降1.9%,遠好于預期。汽車電子化、智能化的發展也進一步提升了汽車芯片的單車需求量。
據IDC預計,2020年全球汽車領域的半導體市場收入約為319億美元,2024年將達到約428億美元,到2030年,每輛汽車的車載AI芯片平均售價將達1000美元,整個車載AI芯片市場的規模將達到1000億美元,成為半導體行業最大的單一市場。
從全球未來汽車智能化發展來看,從2022年到2025年整個自動駕駛從L1到L5滲透率會到50%以上,2025年將達到60%以上。據iResearch數據顯示,到2025年,預計中國智能駕駛汽車產量超過1600萬輛,占全球四分之一。
目前短缺的汽車芯片最主要的是功能芯片MCU,MCU在傳統燃油汽車電子核心部件中被大量使用。根據StrategyAnalytics公布的數據,2019年全球車載MCU安裝量超25億。
全球車載MCU的前5大供應商是英飛凌、恩智浦、瑞薩電子、德州儀器、意法半導體,五家企業占據著全球汽車芯片約50%的市場份額(2019年數據)。國內汽車芯片市場基本被國外企業所壟斷,我國汽車芯片自給率不足10%。
國內只有少量企業如兆易創新、比亞迪等能夠生產汽車芯片。兆易創新是國內32位汽車MCU產品龍頭企業,2019年MCU銷量為1.09億顆,累計出貨量已超過3億顆,客戶數量超過2萬家。比亞迪從2007年開始進入MCU領域,目前擁有工業級通用MCU芯片、車規級8位、32位MCU芯片以及電池管理MCU芯片等系列產品,其中車規級MCU裝車量突破500萬顆。
責任編輯:tzh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1154瀏覽量
426212 -
mcu
+關注
關注
146文章
17316瀏覽量
352227 -
臺積電
+關注
關注
44文章
5685瀏覽量
166849 -
晶圓
+關注
關注
52文章
4973瀏覽量
12820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