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是未來的發展方向,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正處于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如何結束 “卡脖子”時代、實現彎道超車呢?
我國新能源汽車的核心技術被 “卡脖子”
據悉,從 2012 年國務院發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以來,我國堅持純電驅動的戰略方向,2015—2019 年連續五年保持了產銷量、保有量位居世界首位的成績。
數據顯示:2020 年,我國的汽車銷售量達到了 2531 萬輛,同比下降了 1.9%。但是新能源汽車的銷售量達到了 136.7 萬輛,同比增長了 10.9%,銷量創歷史新高。
近日,一些科技巨頭紛紛入局造車引起熱議,例如:百度聯手吉利造車、蘋果公司計劃在 3 月之前與現代汽車就自動電動汽車的生產簽署合作協議,甚至富士康也入局汽車產業。
因此,我們應該看到,在機遇面前,新能源汽車行業還面臨很多挑戰。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苗圩近日在 “2021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指出:核心技術的自主可控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的重中之重,目前新能源汽車正面臨芯片、操作系統、安全三個方面的挑戰。
先說說芯片,目前國內汽車行業車用芯片的自研率只有 10%,另外 90% 都要依賴從國外進口。
一輛智能新能源汽車有上百枚芯片,而在關鍵芯片領域,如感知、控制、計算、通信、存儲、安全、功率產品幾乎全部被外國企業壟斷。毫不夸張地說,中國自主品牌 98% 以上的車載芯片來自于歐美供應商,且被恩智浦、瑞薩電子、英飛凌等幾家西方企業所壟斷。一旦芯片短缺,就會造成國內汽車工廠停產。據了解,即便供應恢復,生產要恢復到正常水平,通常需要 9 個月或者更長的時間。
“為此,在關注信息通信設備和手機芯片的同時,我們也應該關注車用芯片,包括通用的芯片和專用芯片,在部署的時候必須要統籌兼顧。”苗圩說,“同時,也必須早做準備,打造出一個自主可控的、開源開放的汽車操作系統勢在必行;隨著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帶來了一系列的安全性問題,也應該早做謀劃。”
科學技術部部長王志剛強調說:“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要在未來激烈的競爭中打贏市場化攻堅戰,還需要注重動力電池、電驅系統、智能控制、輕量化技術、燃料電池等關鍵技術鏈條的完善。”
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認為應該進一步擴大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規模,聚焦大功率快速充電技術,適度超前,新建、配建大功率快充站。“而在在核心零部件方面,應該制定長期、有效的扶持政策,向車規芯片、操作系統等重點領域傾斜資源,加快培育自主‘明星’ICT 和汽車企業,盡早補上‘卡脖子’技術短板,確保產業鏈安全。”
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關鍵期
“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正處于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各方應攜起手來,匯集力量,優化產業布局,保持供應鏈暢通,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信部部長肖亞慶說。
如何做呢?
2021 年 1 月 19 日,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召開,會議論了落實《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 年)》(以下簡稱《規劃》)工作舉措,明確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 2021 年重點工作。
據了解,2021 年重點抓好四項工作:一是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統籌推進補短板和鍛長板,增強產業鏈韌性和競爭力;二是完善基礎設施體系,破解充電樁 “進小區難”等問題,提升互聯互通水平,提高充電便利性和產品可靠性;三是加大推廣應用力度,實施推動公共領域車輛電動化行動,開展新一輪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出臺更多使用環節優惠政策,進一步拉動私人消費;四是優化產業發展環境,研究制定汽車產業落實碳達峰、碳中和行動路線圖,加強項目投資和生產準入管理,堅決遏制盲目投資現象,推動提高產業集中度,強化質量安全監管,切實提升新能源汽車安全水平。
在工信部部長肖亞慶看來,新能源汽車所帶來的智慧交通領域不單單是一個汽車,更是許多產業的集合體。“要深化高水平開放合作。全球汽車供應鏈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攸關的格局,要加強與各國和各方的開放合作,加快標準國際化,引導企業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形成開放性的產業發展的新格局。”責任編輯:PSY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5文章
50721瀏覽量
423169 -
新能源汽車
+關注
關注
141文章
10521瀏覽量
99415 -
核心技術
+關注
關注
4文章
625瀏覽量
1959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