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核心觀點
1、百度的搜索業務,仍在承受來自用戶的質疑,以及流量增長與財務增長不匹配的問題;
2、在追風口的路上,百度從來抵不住誘惑,但真正做成的并不多;
3、在多線業務上的優柔寡斷,最終可能會讓百度“慢性死亡”。
百度,中國互聯網公司“元老”,卻長期被資本冷落。
縱向來看,2011-2020年百度營收增長近6倍,股價僅增長1倍。
橫向來看,曾經的BAT中百度已逐漸掉隊。2020Q3,阿里巴巴營收為百度的5.7倍,市值為百度的8倍;騰訊營收為百度的4.5倍,市值為百度的9.6倍。
百度不僅被同齡人遠遠地甩在身后,還被原先的“小弟”拼多多、京東、美團、小米反超。若再加上暫緩上市的螞蟻集團,即將登陸港股的快手、頻傳上市的字節跳動,2020年漲超360%的嗶哩嗶哩,恐怕連中國互聯網市值前十的地位都難保。
百度可以落后,但李彥宏絕不認輸。
造車,可以說是百度掀起的一場“市值保衛戰”。有分析人員表示,百度做任何事情,股價和市值是其最重要的考量。
短期來看,造車確實讓百度扭轉了不被資本市場看好的局面。截至美東時間1月19日收盤,百度股價250.42美元(接近歷史最高值284.22美元),市值854億美元,近23個交易日股價累計上漲53.7%。
但王小川曾直言:“百度每年都換一個新戰略,不覺得百度有什么好怕的。”
百度的困局在于:頻繁地換戰略,卻難以見到效果,就像被封印了一樣,只能躺在搜索這一護城河里賺沒有高增長預期的錢,不能創造出的新的、可規模化的收入來源。
這一次,百度能突破千億美元市值嗎?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如果11年前,Google沒有退出中國,可能也就沒有今天的百度。
敗走中國的Google,牢牢統治著全球的搜索引擎市場。據Alexa統計數據,2020年,Google全球市占率91.98%,相比之下,百度僅為1.44%。
但在國內市場,百度獨占鰲頭。據CTR統計數據,2020年1-9月,百度搜索引擎行業全棧(PC端+移動端)覆蓋了71.2%的用戶,遠高于360搜索的34.7%,搜狗搜索的30.5%。
絕對領先的市占率,讓百度的搜索業務很早就實現了商業化。
早在2001年,百度國內首創“競價排名”的模式,讓搜索技術和流量可以更好地轉化為商業回報,百度自己也從賺辛苦錢的技術服務商,變為輕松賺錢的廣告服務商。但漫天充斥的廣告,讓用戶的體驗越來越差,百度搜索可以說贏了市場、輸了口碑。
2016年4月,“魏則西事件”將百度推上風口浪尖。國家網信辦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百度搜索關鍵詞競價排名結果,客觀上對魏則西選擇就醫產生影響。
調查后,李彥宏表態,將“重新審視公司產品的商業模式,是否因過度變現而影響用戶體驗”,“對于商業推廣結果,改變過去以價格為主的排序機制,改為以信譽度為主、價格為輔的排序機制”。
5年后的今天,在百度搜索“牙科醫院”,雖然有“看病掛號需謹慎辨別”、百度保障標識等提醒,但接二連三出現的廣告依舊令用戶迷惑,難以做出選擇。
百度搜索的結果,和用戶心中預期有一定的距離。有知乎網友表示,Google給你的是你想要的,百度給你的是它想要的。
但這并不妨礙在線廣告成為百度的“現金牛”業務。2020Q3,百度核心收入210.4億元,其中87.5%是由在線廣告貢獻的。
不過將時間軸拉長來看,百度的“現金牛”業務在可持續和增長性上承壓加劇。2017Q3-2020Q3,百度的在線廣告季度收入在200億元上下浮動,占總營收的比重持續下降至65.2%。
這一方面說明在線廣告對百度的貢獻度降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百度的多元化發展。
愛奇藝是一塊重要的業務,但一直處于虧損狀態,營收規模和會員增速放緩。在競爭激烈的視頻賽道,抖音、快手、微信視頻號、騰訊微視,甚至知乎、微博、小紅書,都在蠶食著愛奇藝的市場份額,增長前景并不樂觀。
在線廣告和愛奇藝大而不強,很難講出新的故事,百度早已開始尋求“第二增長曲線”。
找不到的“第二增長曲線”
2012年前,是PC的天下,也是百度的天下。
百度圍繞搜索陸續推出貼吧、百科、知道、空間等社區產品,深度沉淀用戶數據。2011年3月,百度市值一度達到460億美元,擠下騰訊,成為當時中國市值最高的互聯網公司。
進入2012年,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移動互聯網加速到來,百度前期積累的優勢逐漸喪失。
手機端的入口不再是搜索引擎,各種應用軟件提供的碎片信息、在線服務等成為主流,微信、微博統治著社交,淘寶、京東統治著電商,騰訊、網易統治著手游,分流百度的流量。
李彥宏的決策還是相當迅速,變革百度,將戰略重心轉移到移動端。
接下來兩年,百度陸續收購或投資了91無線(搜索+分發)、PPS視頻(網絡電視)、糯米(基于位置提供服務)、Uber(打車服務),形成O2O閉環。2014年,百度上線O2O外賣平臺,一度超過美團外賣的用戶量和下單量。
百度寄希望于一系列操作,讓自己擁有足夠的線下服務“串聯”能力。如果能形成移動端的統一流量入口,向下進行流量和服務的分發,則可以帶動整個生態。
如果O2O策略成功了,可能就會像今天的微信、支付寶或美團一樣,估值/市值達到萬億級別。但現實是,百度的O2O戰線一步步在瓦解。
手機百度,App跳轉速度不如Web端便利;91無線,淪為百度流量、數據的導流渠道;百度外賣,一度與美團外賣、餓了么三足鼎立,但最終賣身餓了么;百度糯米,從風靡一時到不見蹤影;百度網盤,非會員的下載/上傳速度被用戶瘋狂吐槽。
“你就告訴我,現在百度有哪些做成功的產品吧。”有網友表示。確實,除搜索引擎、貼吧、地圖等“老幾樣”,百度少有讓用戶眼前一亮的新產品。
此外,百度還嘗試過C2C交易平臺百度有啊,直接對標淘寶,但跟隨戰略沒有打出差異化,以失敗告終;基于貼吧推出一系列社交應用,但都沒濺起太大水花,被迅速崛起的豆瓣、人人、微博瓜分流量,擠占生存空間。
多線作戰,還是背水一戰
有意追風口可能失敗,無意間埋下的種子也可能生根發芽。
從2012年啟動深度學習的研究工作算起,百度在人工智能領域積淀了近9年,用戶數據和算法技術上的積累,如今已應用在百度現有或即將開展的業務優化上。
例如,百度人工智能品牌“小度”的前身,就是2015年推出的“度秘”,通過語音調用服務,重構用戶體驗;在搜索領域,人工智能可以根據大數據描繪用戶畫像,讓用戶得到個性化、精準化的信息服務。
目前,百度已形成Apollo(自動駕駛開放平臺)、百度云和小度智能助手三大科技業務,瑞銀給出的估值分別為100億美元、75.62億美元、25.76億美元,加總后相當于百度市值的1/4。
“第二增長曲線”逐漸清晰,百度選擇押注科技業務。
為此,近年來百度持續進行高強度的研發投入。2019年,百度研發投入183.46億元,占總營收的17.1%;2020年前三季度,百度研發投入138.43億元,占總營收的18%;如果按照上一年的增長比率推算,2020年全年研發投入或將達到200億元。
基于自身在人工智能、自動駕駛領域的積累,和一貫善于追風口的作風,下場造車也是一個順理成章的結果。
有業內人士分析,在百度和吉利的戰略合作中,百度提出造車需求(品牌+智能網聯技術),吉利提供技術指導(整車研發、生產、制造技術)。短期看,互聯網公司+傳統車企的跨界組合存在風險,認知差異、理念差別、利益牽扯,容易造成內耗。但長期來看,這樣的合作方式應該會成為一種行業趨勢。
但問題是,百度的腳步正變得越來越重,需要錢的地方也越來越多。
成熟的搜索業務+虧損的愛奇藝+燒錢的科技業務,多線作戰的業務體系下,隱藏的增長點被資本市場忽略,沒有得到應有的定價。
搜索業務帶來的收益穩定,缺乏可觀的增長預期,并可能會受到“黑天鵝”事件(疫情)的沖擊;愛奇藝持續虧損,隨著視頻行業競爭加劇,仍有繼續虧損的可能性;科技業務需要高強度的研發投入,但如果資金鏈吃緊,前期累計的優勢和投入的資本都可能“打水漂”。
多線作戰意味著資源的分散,若能砍掉不賺錢的、沒有前景的業務,重新配置資源,百度的日子應該會越來越好過,市值突破千億美元不會太遠。
寫在最后
2012年,迅速反應、做了“充足準備”的百度,沒能趕上移動互聯網時代的腳步,反而成為BAT中最先掉隊的那個。
2021年,似乎還在猶豫不決的百度,是會繼續多線作戰、最終斷送“第二增長曲線”,還是會壯士斷腕、果斷取舍?
被“封印”的百度,是時候破除“魔咒”,證明自己了。
責任編輯:xj
-
互聯網
+關注
關注
54文章
11149瀏覽量
103246 -
百度
+關注
關注
9文章
2268瀏覽量
9036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