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Mark Patrick
將AI推向邊緣的影響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探索了將AI推向網絡邊緣的一些有力論點。本篇連載文章中,我們將討論哪些AI應用能真正從這種方法中受益。首先,回顧一下在網絡邊緣實施AI的原因可以提供一些重要提示。請查看以下任何一項是否適用于項目:
● 無法訪問快速、穩定的網絡連接
● 產品在受限環境中運行
● 項目需要交付實時AI
● 可用預算有限
考慮到上述因素,通過在邊緣運行ML模型可以使哪些具體的AI項目更容易運行?
虛擬助手
Apple在2010年推出Siri,一如既往地再次引領了潮流。這為其他許多虛擬助手鋪平了道路,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亞馬遜的Alexa和Google Assistant。虛擬助手使科幻風格的語音控制成為現實,并通過以下方式工作:
1、首先要說一個喚醒詞或啟動語音助手。對于Amazon Echo這樣的獨立式設備,則會不斷監聽喚醒詞,并使用簡單的語音模式匹配在本地進行處理。這就是為什么Alexa僅識別特定喚醒詞(Alexa、Amazon、Echo和計算機)的原因;
2、設備現在連接到云端服務器,并發送收聽內容的錄音;
3、云服務器運行語音到文本ML模型,將錄制的語音轉換為自然語言文本塊;
4、文本則會借助自然語言處理解析以提取含義;
5、服務器會計算出所請求的內容,然后將適當的命令或內容發送回設備。
通過將ML模型移到邊緣來增進這種體驗的方式顯而易見:語音助手將具有更快的響應速度、不需要連接到互聯網即可嵌入語音控制。也就是說,被調用的應用程序本身可能需要網絡連接(例如音樂流媒體服務
面部識別
面部識別是發展速度最快的AI應用之一。這一技術仍在發展,一路上小問題不斷。例如,兩年前,亞馬遜旗下的Rekognition深陷種族主義的爭議和指控之中。這套系統在接受了2.5萬張圖像的訓練后,錯誤地將28個美國少數族裔議員識別為臭名遠播的罪犯。1
2019年,英國最大的警察機關大都會警察局 (Met) 對面部識別技術進行了早期試驗,結果顯示這項技術在81%的時候都不準確。但是,最新的面部識別系統正在變得越來越準確。Met今年年初宣布將在大型活動中采用這項技術掃描已證實的鬧事者。
許多需要面部識別的用例都需要這項技術近乎實時地工作。因此,應用程序更依賴于將ML模型移動到網絡邊緣。Met所采用的系統基于NEC NeoFace Watch,它是完全獨立的設備,并具備實時工作能力。NEC的技術還瞄準了其他幾個市場,包括零售、企業活動、節日和其他大型活動以及交通運輸。
實時監控
重工業和采礦業依賴于極其龐大和昂貴的機械。如果這種機器出現意外停機,企業可能蒙受數以百萬計的損失。例如,許多采礦作業都依賴于巨型大功率泵來保持巷道無水,并將開采出的泥漿泵送至選礦廠。如果這些泵當中有一臺出現災難性故障,則整個運營都將中斷。因此,礦業公司在AI系統中投入巨資,以期借助這些系統提前預測潛在的故障。
目前,這些系統通常基于從設備上安裝的物聯網傳感器傳輸數據。然后,數據會被集中處理,并將任何必要的警告回傳到相應的操作人員。但是,礦山和施工工地的范圍可能達到數十公里,通常地形險惡,因此將ML模型直接集成到邊緣設備中將簡化整個過程。
在邊緣運行AI和ML模型需要什么?
將AI轉移到網絡邊緣需要三樣東西:合適的硬件、新工具和用于創建ML模型的新范式。下面我們將逐一進行介紹。
經過優化的硬件
如前文所討論的那樣,ML模型通常依賴于大量的并行運算。本質上講,它們需要原始的計算能力。但是,在算力和設備消耗的實際功率之間始終要進行權衡與取舍。要將ML模型推向邊緣,需要消耗功率盡可能少的設備。當需要嵌入設備時更是如此。幸運的是,現在有各種各樣的高性能、低功耗MCU。
合適的工具
接下來需要合適的工具鏈以在微控制器上運行ML模型。絕大多數ML框架被設計在64位Intel系列的CPU或GPU上運行。相比之下,所有合適的微控制器都具有32位精簡指令集架構,例如ARM Cortex系列的MCU。但是,TensorFlow Lite等ML框架的開發使ML模型可以在此類MCU上運行。
一次建模,即可隨處運行
最后一塊拼圖是創建和運行ML模型的不同范式。這可以用“一次建模,即可隨處運行”這句話來概括。顧名思義:先創建模型(通常使用大功率的經ML優化的機器),然后使用工具鏈將其轉換為可以在任何微控制器上運行的代碼。遺憾的是,這樣也損失了從持續學習或強化學習中受益的能力。
權衡
下表列出了在邊緣模型上運行ML模型時所做出的一些權衡。但愿它能提供一些有助于確定是否將您的下一個AI項目移至最前沿的指引。
特性 | 在數據中心 | 在邊緣 |
實時 | 否 | 是 |
持續學習 | 是 | 否 |
可嵌入 | 否 | 是 |
需要網絡? | 是 | 否 |
強化學習 | 是 | 否 |
模型是否齊全? | 是 | 否 |
結論
將ML模型推向邊緣,實現了AI的新用例,從而有望帶來可嵌入式AI的革命。這些在MCU上運行ML模型所需的MCU硬件和工具的發展,均為這類技術的擴展奠定了基礎。
審核編輯:何安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2文章
47442瀏覽量
239012 -
機器學習
+關注
關注
66文章
8425瀏覽量
13277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