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續舉行的各地兩會上,關于人臉識別技術的使用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北京、上海和廣東的一些代表委員指出,部分城市住宅小區強制推廣人臉識別門禁,居民要“刷臉”才能回家,引發不少投訴。在多個城市加快數字化轉型的當下,有必要對人臉識別設施的安裝應用進行規范。
作為人工智能的一個細分領域,近年來人臉識別在國內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疫情期間更是呈現加速的勢頭。從機場車站到單位小區,市民的刷臉頻率越來越高,帶來的擔憂和爭議也越來越大。
從 “杭州野生動物園人臉識別第一案”,到“星級公廁刷臉才能取廁紙”,頻上熱搜的新聞背后,是人們對于人臉識別技術應用的三重憂慮:
有必要嗎?人臉信息,是生物識別信息的一種。利用人臉信息可以快速、精確識別個人主體,對個人行動軌跡的追蹤非常高效,但因此對個人隱私權可能帶來的侵害,也非常嚴重。
基于此,收集使用個人信息,需要遵循三個原則,也就是合法、正當、必要,涉及生物信息的人臉識別更應如此。然而,現實生活中,人臉識別使用“越界”的現象并不鮮見,濫用的風險不斷累積。
“上班刷臉打卡,午飯刷臉支付,出差住酒店刷臉登記,甚至上公廁取廁紙都要刷臉”——這樣的網絡調侃,已不是段子。這些應用真的有助于增進社會福祉、符合公共利益嗎?需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有選擇嗎?疫情期間,有些單位、小區為了安全高效,增加人臉識別門禁。與此同時,原有的門禁卡統統作廢。這種強制推廣使用的行為,引來吐槽一片。
人臉識別固然效率較高,但很多人認為,沒必要為了人臉識別省下的幾秒鐘,就交出個人的信息、讓渡自己的隱私。像住宅小區這種場所,即使大部分人都同意用,也應該提供其他選項。
有保護嗎?人臉信息具有唯一性特征,一次泄露,會帶來終身風險。這樣的信息理應得到嚴格保護,但實際并非如此。一位政協委員表示,走訪了當地的幾個小區,發現小區人臉識別的后臺系統就安裝在監控機房服務器。對于數據拷貝,沒看到保密措施。
考慮人臉識別的“負外部效應”正在顯現,對其應用進行規范,需要及早提上議事日程。數據收集的原則是怎樣的?對隱私數據是否應該限于必要部分?——在上海的兩會上,一位人大代表的連續發問,獲得了上海市委負責人的回應:圍繞數據收集、保護、流通和交易進行立法,是當務之急。
科技,要以人為本。包括人臉識別在內的人工智能是“黑科技”,但如果使用不當、邊界不清,就會變成讓人“眼前一黑”的科技。希望以此次地方兩會的討論為契機,加快推動地方立法工作,給人臉識別的應用劃定必要邊界,幫助新技術的發展更好地步入良性軌道。
責任編輯:PSY
-
信息安全
+關注
關注
5文章
655瀏覽量
38898 -
人臉識別
+關注
關注
76文章
4011瀏覽量
81860 -
法律
+關注
關注
0文章
16瀏覽量
403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